公众史学研究入门
读书评论:
-
尹繁荣01-04老师真的很nice!!
-
下笔如有神08-11本书作者李娜是国内第一部公共史学领域期刊(以书代刊)《公共史学》的主编,本人是马萨诸塞毕业的博士,致力于口述史与城市史研究,西学背景深厚,本书分国别介绍了西方公众史学发展的理论特色与国别(学派)特征,包括“让历史回归大众”的美国模式,与“历史工作坊”式的英国模式,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还包括对于欧洲、南非、拉美地区公众史学的介绍,所有内容均来自外国文献的引述与分析,但是对于国内近20年来公共史学发展的成果与历程,知之甚少,没有提及杭州师大、宁波大学、温州大学诸位口述史前辈的研究贡献。在此之前有宁波大学钱伟长教授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该书虽不尽完满,但是记录了诸多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现象,另外温州大学杨祥银教授主编的《口述史研究》(已出三卷)中已经译介过许多公众史学理论,本书也未提及这些探索与贡献。
-
方可平06-30听觉和记忆的关系给了点思路
-
Sunnnnnnnnnn06-14读下来感觉像是文献综述、学派脉络梳理
-
尐田01-17公众史学呼吁要以人为历史真正的主体,走向实践,史学家要对现实要有责任与关怀,与公众共同构建过去为历史。本书对理论问题见识深刻,在如何在这个国家起步的问题中,可惜只叙述了想象的光景,少有实用的指南,但不损害该书的意义。在这片「文化沙漠」上,愈来愈觉得应尽快出现该方法的批判。
-
holly200702-21泛泛而谈吧,不如同人杂志干货多。
-
伍星星11-19public history从来都是两个角度,但是这学期旁听的历史系的教授也只强调受众这一个方向,其实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会有新的发现。
-
别字大王09-18要是本科阶段可以看到就好了。对公众史学的理论梳理清晰,深入浅出。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公众史学发展历程,出国想要申请这个方向的话这本书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
范德罗11-30明显感觉作者的理论能力远远高于文字写作能力,以至于除第一章“史”的部分之外,其他地方总是一头雾水,抓不到重点。读完有一个感觉:中国近百年内是不太可能有真正意义上“公众具有主体性且以求真为目的的”公众史学了。王希老师的前言明显看得更清楚一些。补充一下,想系统学习公众史学,不建议从此书开始。
-
Friend_Laurie06-28又是一本清单型的学术综述书籍,但是梳理得挺清晰和用功的(跪
-
陶陶然09-02不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切入研究公共史学,感觉都像鬼扯。
-
侍书06-21有几篇拼合重复的痕迹太明显
-
乐亭01-25跳过了第四章,重点看了口述史部分。和最初理解的公众史学有点不同,最初认为公众史学仅仅是要考虑如何调动起公众了解历史的兴趣、如何以更开放的方式展示历史和构建起的集体记忆,而没有考虑公众参与的历史构建。整体阅读感受犹如上博物馆学,有启发感但有些东西有点无聊,对其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也有更多的理解。比较在意的是很多部分的内容其实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系,比如媒介发生的变化使得公众史学拥有了如此多实践的可能性。特意去查了一下其中提到的几个国内的口述史活动,基本上都是15、16年的事了,那个以高中生为主体的比赛活动方还蛮厉害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普通高中生很少有精力能够接触参与这样的活动。
-
迷你泡泡羊02-09自己的东西不太多,但看看理论还是不错的,记录了很多东西
-
朱颐钊03-29写的还可以,权当做是对学术史的梳理则可也。这种literally的教科书,常常会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初学者未曾大量接触材料和议题,看教科书也不能make sense;老手早已经锻炼出了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上的自觉,反觉得如纸上谈兵。
-
愚公04-30李娜,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公众史学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口述历史与叙事中心国际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本书是其撰写的一部公众史学的导论,一方面是介绍公众史学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是介绍公众史学的具体研究领域,是一本明显的综述性质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开始了大学扩招运动,这造成了文化的普及运动,当然也造成了左翼文化的流行。鼓吹民众文化的左翼思想,显然更加符合扩招后的大学生们的喜爱。从历史研究到公众史学,反映了这一时期欧美文化从精英向大众文化的走向,而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史学的提出,其实是跟历史中兴起的文化史等民间史学是大体同步,研究民间社会,向民间社会传播,其实就是一体两面。史学虽不媚俗,史家也要吃饭。
-
·04-05在参引文献、前沿把握、理论焦点、本土视野等方面与同主题的钱茂伟几乎完全互补。于集体记忆、博物馆政治、城市文化记忆、社区营造等方面有相当理论含量。国际视野明确,案例介绍丰富。有明显译介和多文拼合痕迹,不乏自我重复和译名前后不一,一众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社会理论大家译名不符国内通译。
-
esor07-12“求真”与“服务”缺一不可,史学家当与公众“共享权威”。虽说是学科导论式的作品,却因为李老师极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丰沛的情感与道德感而免于枯燥。对公众史学的传统、框架、伦理和本地实践都做了极为详尽的归纳,棒棒的知识增加了。由于大部分是论文的集合,每节独立性较强,为了交代明白,有许多段落交叉重复,是美中不足了。最后十几页对课程设置和国外研究特点都理得一清二楚,是额外的帮助了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