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物
读书评论:
-
jinmiaoluo08-14如何形容充实的人生?摇篮在深渊之上轻摇,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只是两团永恒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隙。
-
假装60后的80后08-10大概在我40岁那年,一个比我大2岁的令人敬重的兄长,晚上睡下后早上再也没能醒来。那是我第一次开始真正地面对死亡,思考死亡。死亡虽然可怕,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是死亡的过程,我害怕失去健康,生活不能自理,最害怕的是失智,那样连选择自主死亡的权利都没有了…可是害怕没有用,我们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努力让那一天晚一点到来,努力让人生少一些遗憾
-
子淼08-09人的存在只是两团永恒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隙,而我们在隙缝中努力寻找和迷失
-
Scarlett08-05刚刚看第一章 大概是从头哭到尾了。哭着看完 每天都在想 死之前我应该干点啥 太焦虑了
-
东林皆石08-04欧文•亚隆和已经去世的妻子玛丽莲合写的著作:“我心里有一本书,我们应该一起写。我想记录我们面前的艰难日子。也许我们的试验对别的其中一人面临致命疾病的夫妇会有些用处”“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正处于大多数同时代人都已经过世的年龄。我们现在每天都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极其宝贵。我们写作是为了理解我们的存在,即使它把我们扫进了身体衰退和死亡的最黑暗区域。这本书的首要意义是帮助我们度过生命的尽头”“生命无常-凡人皆如此。我的功课,就是活下去至死亡为止。我的功课,就是与自己的身体和平相处并巨细靡遗地加以珍惜”“我清楚地记得她一再重复:‘一个对自己的生命毫无遗憾的87岁老妇人的死,不是悲剧’。有个理念萦绕我心-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对我而言,这便是真理”
-
mohari_08-07被作者的坦诚地分享打动。一些体会:1、一份美好的亲密关系的维持需要时常互相分享,相互沟通。爱是彼此成就,包容,欣赏,理解,感恩,珍惜,陪伴。2、死亡是每个人都将迎来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你活的越充实,便死的越坦荡。3、就算是心理学大师,同样会被无意识念头和欲望裹挟,陷入难以走出的负面情绪。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积极地探索自我。终身成长,所有努力,其基础无非是这样一个真理:我们能够理性思考,而理解最终会带来解脱。
-
krashna08-062023119 向死而生,只要这一生过得充实幸福,面对死亡我们便无所畏惧。
-
Pandada08-05当看到相伴 73年的伴侣靠在亚隆身边离开的时候,泪崩
-
海狸好牙08-08欧文说他的一部分过往会随着玛丽莲的离去而逝去。是啊,两个人经历的一切会印刻在彼此的记忆中,但记忆总有些许偏差,而彼此的存在却会一定程度上弥补那部分偏差。了解过一些深刻的情感,会让自己相信一些东西,也会怀疑自己当下拥有的感情。
-
沧海姚晴08-05真诚,温暖,坦然。关于人生路上最后的日子,看到亚隆和玛丽莲的态度和所思所想,偶尔也会潸然泪下,他们的爱情太美好了,可遇不可求。这样一本书,在玛丽莲离开之后,作为一个托底稳稳的接住了亚隆,让他俩之间还有此联系和寄托,也真好。
-
向北向北05-202023已读07。4.5星。亚隆永远给我温暖、睿智、真实的感觉,如果有条件选择,我想我会成为一名欧文·亚隆式的存在主义取向心理咨询师。
-
一个小标点07-19夫妻俩都很有名,在自己的领域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看过欧文·亚隆几本心理学相关的书,写得蛮好,也很诚挚;也听说过玛丽莲·亚隆那本《乳房的历史》。这本写的是相爱一生的俩人最后的离别,如何面对年老、病痛、死亡、失去爱人,如何哀悼,又如何在哀悼中继续生活,欧文是用自己作为例子,给读者做了一回范例。真的有这么好的爱情吗,年少就遇见,彼此扶持,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相伴一生,也相爱一生。羡慕。
-
bookbug05-29死亡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未来,而是失去过去,事实上遗忘本身便是一种不断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这句被亚隆引用的昆德拉名言恐怕也是很多人难以面对死亡终局的根本原因。相比较即将失去尚未可知的未来而言,失去我们曾经拥有的生活片段、重要记忆以及身边至亲至爱显然更加令人痛苦和恐惧。于是在妻子玛丽莲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后亚隆选择与她一起用文字留住和找回记忆中的彼此拥有,共同渡过这弥留之际。而在玛丽莲最终离去后,这本书也成了对她最好的纪念,更是诸多后来人珍惜所爱,关注生命与直面死亡的一种心灵读本。
-
blueshadow05-20老婆快死了,亚隆在想要买几个茶包,毕竟这种东西买多了,剩下了也没人喝。以及,老婆死后他升起的性欲,还有无处不在的遗忘(遗忘就是一种死亡)。坦诚的写作是难得的,羡慕这种自由。
-
曼仔09-05非常重要甚至必要的死亡教育。欧文亚隆和他的妻子玛丽莲事实上已经拥有了主流意义上近乎完美的一生,各自在学术领域高度实现了自我价值,相爱七十余年,家庭幸福,一直健康地活到了快九十岁。但即便是这样完美的人生,在临近生命尽头时的痛苦和折磨也那样具体,丧偶之痛也照样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心碎。生命的孤独、对丧失的承受、对死亡焦虑的直面,是所有人概莫能外的功课。
-
meiya07-04欧文·亚隆在中国出版的所有书籍我都看过,有的书还看过好几遍,可以说我是他的书迷。最新这本他和妻子玛丽莲合著的《生命的礼物》,讲述妻子病逝前后的心路历程,一如既然的好。全书感情真挚、细腻,带领读者去思考关于爱、死亡和存在的意义,尤其面对陪伴自己70年的妻子离世之后,亚隆这个老头在自我疗愈和剖析中展现出来的勇敢、真诚以及可爱更是深深打动我。阅读此书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自己状态太低落的时候读,因为会引发嫉妒,嫉妒亚隆夫妇博学多识,著作等身,全球旅行,财富自由的同时还青梅竹马伉俪情深70年,儿孙满堂环绕左右,更因充分活过死而无憾!
-
沈书枝05-31书里使我触动的是对死亡焦虑和深重丧失的思索,虽然它只是在日常的叙事里零星散现,算不上是专门的探讨。对于死亡的焦虑更深层次上是对被遗忘的恐惧,对于未完成的自己的痛惜,人类是多么执着于永恒的存在啊!而欧文又详细记述了丧失给他所带来的悲痛与退行,以及这个激烈的情感渐渐由高亢转向低沉与缓和的过程。书里玛丽莲执笔的章节不多,当然因为她很快去世,不过也感觉细数自己的收藏和朋友有点缺乏吸引力,这样说仿佛有点歉然,欧文和玛丽莲所在优越的社会阶层和生活条件,他们已活到高寿的年纪,在某种程度上大约影响了我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