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断裂

读书评论:
  • 魏公村里烤包子
    11-05
    很好读,作者历史学社会学双重背景的加成很重要。同时是关于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社会史与知识社会学讨论。那些前辈们读那么多社会结构,能预测到那不由自己掌控的命运么?
  • 宁静的童年
    12-22
    匆匆读毕,倒也值得一看。历史叙述部分很好,理论建构和解读比较无聊。越来越觉得,好的叙事胜过一切,大多数的理论建构都是鸡肋。理论并没有启发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而只是作为历史叙事后的一种“套入”。以吴文藻被停掉资助,离开云南大学为例,说清这背后的观念分歧,资源争夺,学派竞争,人事恩怨……就好了,好的历史叙事已经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非要抽象出概念框架,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在运用中只不过是给历史叙述重新画了一下妆而已,根本无法启发对历史事件的解读。那要这些概念又有什么用呢?区分出那么多不同的要素,但在实践中,不同要素的比重,发挥的作用,从来就是千差万别的。如吴文藻所言,好的理论是应该是一个解释框架,一种假设,是质的研究,甚至是有预测功能的。这本书完全没有做到这些,整体比较碎片和割裂。
  • #林中路#
    10-25
    虽说作者之后提到“描述”并不太重要,但本书吸引我的恰恰是这一部分。这里所运用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稍显牵强。
  • Ammonoid
    10-25
    来来回回打下很多字又删掉,还是第一次不知道怎么写短评。看完后回家路上一直在流泪,暗紫色的薄雾削去月亮几寸澄明,但月亮仍不露面色。我和月之间的车来车往如同时代一般被我们坚定的对望消去了软弱的嘈杂。月亮不需要谁来倚靠,只凭自身的光辉接纳着贫穷与苦难、肮脏与狡诈。哲学家也许会依他们的逻辑说,照耀着生生不息的月本身才是生生不息。但社会学家应该更会赏月:他们知道月的宁静缠绕着烈火,月的真诚吐露着柔情。周晓虹序中看起来带着些许泰然处之甚至自怨自艾的“性格决定命运”中隐隐探出头的是倔强与偏执,在这矛盾的两者间等待着的,就是月的社会学底色和中国社会学的气质与灵魂。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那些断裂中的坚守余温尚存,而传承所做的就是让断裂迟早成为一根脱落的发丝。感谢陆远!
  • 奥兹的铁皮人
    10-24
    社会学的“倒霉"岁月。
  • 凭泉
    03-15
    读至李景汉给纺织教员当助教一节,实是意难平。鸣放前后的希望与幻灭,虽然没有详述,仍然可想象。前辈们,受苦了
  • 苏拉维西
    03-21
    精彩绝伦的一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学人的生命历程为着眼点,探讨了早期中国社会学的悲惨命运。其实背后缘由很简单,社会学可能太中立、太价值无涉了。正如周晓虹在序言中总结的,早期中国社会学既追求进步又强调秩序,这不左不右的无论国共谁都不会待见。而当一批学人试图放低身段将自己转为应用技术时,那社会学系何来存在的必要,交给统计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不可以吗?于是在意识形态、经济建设等系列宰制下,早期社会学被取消了。不过要批判的是,作者试图指出是学科的自身特性导致了悲剧,这在前4章分析得很深刻;然而后面开始,就有点往权力决定论那个范式去靠拢了。也不是不行,但应阐明历史上党是如何看待社会学的这一知识谱系,可这点鲜见于书中。最后读到学术大家的凄凉晚景不禁感叹,人还是要努力活着,才能等来希望
  • ZZ
    03-27
    回溯学科合法性的努力,学科史的梳理和社会学的困境分析不错。知识社会学的框架总觉得有点难以支撑,从社会学家的经历看社会语境,但是并没有比较深入的具体社会语境的解读,所以很多分析感觉欠缺力度。院系调整的具体操作也没有讲很清楚,还是只是想隐晦地说新政权不接受批判性的意识形态对抗?
  • 子不语
    05-20
    还是要让历史学背景的人来写学科史,比如作者和姚纯安等,他们往往具有一种历史沉淀的淡然,而不会限于学科内部的盲从和琐碎……
  • 小小只佰佰佰
    02-03
    博士论文的水平十分厉害了… 历史学出身的功底扎实。就是觉得一些观点表达的好隐晦,很多地方读出点“非布尔什维克”的意味但又不很明显,感慨文字使用的高超技术也制造出了知识接收者的等级和区隔呐
  • 惟文字间
    02-19
    所以红色中国为什么会取消社会学?
  • 成不成
    03-27
    新意在于“外史”的引入,尤其表现在第五章丰富的材料中,第六章则颇有“曲线救国”的味道。但就建国前“内外史”的结合来说,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某些推论过于简单,二是未注重社会学之于人文社科学科这一“外史”中的位置。诚然,材料与精力的有限也是不可否认的。最后一章点到即止,留下了极具现实感值得深思的问题。
  • S
    02-13
    史学功底下作者对史料的发掘可谓详细,结构安排和文笔可谓精彩,论述学科困境的视角也可谓给人新意,更难得的是对学科人文情怀的把握有度。算得上是社会学学术史研究的上乘之作。
  • 吴灰灰
    01-01
    社会学是一门需要人文情怀和使命感的的学科
  • 大糖
    04-21
    八十年筚路蓝缕 三代人步履维艰本书不仅生动地记录了前辈的思想、生活轨迹,还描绘了社会学这一学科跌宕起伏的命运。文笔有张力、有内容、有深度。回归现实,却总感觉历史仿佛开始重演;那么,社会学的未来又在哪里呢?社会学本就是一门诞生在工业革命后的反身性学科。它的存在意味着一个文明的自我审视,而如果社会学沦落到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这难道不是一种文明的盲目吗?
  • Chosen 1
    03-16
    去年的新书,在学科内部很热门。对于社会学“特殊内在困境”的剖析很到位,对前辈学人(知识行动者)的讲述也清晰。为我们展现了特殊年代下一个小众学科和学人的波折命运。Ps:做通才还是专才?可能真的学到一定境界就不矛盾了。
  • 濒危嗜睡症患者
    03-04
    源于小远先生十年前首届余天休奖获奖博士论文,确实是一篇非常扎实的博士论文。我的感觉,这个题目可以获得的一手材料非常有限,但作者努力了,也尽力把理论和历史结合起来。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感觉理论框架和历史材料还可以更好地融合,章节之前有些脱节,第一章的理论讨论略过时。代序里周晓虹老师对学生的爱护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 金城
    01-23
    应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社会学史研究了吧。
  • 江海一蓑翁
    11-22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陆远老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论著,探究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发展史。作者接受过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系统双重训练。之于历史学,他在本书当中,充分发挥了史料搜集与梳理的功力,于学人文章、访谈、日记和学科教育档案等零散的第一手史料当中,描绘出比较清晰的学人思想历程与学科发展脉络。之于社会学,他充分继承了其导师周晓虹老师注重社会学理论训练的衣钵,不只区分清楚中国社会学不同学术阵营与学术流派之间的学术理念与治学范式差异,也将社会学学科跟新旧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交待得清清楚楚。而作为颇有文化世家渊源的青年学人,作者在透过冷冰冰的文献,以同情式理解,去把握当时学人的心灵境遇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这本以学科史和学术史为主题的论著,也同样值得广义上的知识群体仔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