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
读书评论:
-
PtEros12-05朋友说大熊国人都是疯逼气质,读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感觉,就像坐在心爱男人摩托的后座,在高速路上疾驰,你永远不知道呼啸而过的风带你到何方
-
morgan le fay05-04终于开始享受俄罗斯文学了,这窄门的钥匙我寻找了好多年
-
Kitsch Duke03-16布尔加科夫是个天才,读到最后我号啕大哭了,对于人类妄图改变点什么的努力,获得为了内心的平静,愿意背负的代价,越执着,越伤感,所以,永远忘不了黑夜里的静默飞翔,撒旦的侍者解除诅咒,变回庄严骑士,夜风轻拂发尾;大师对两千年前的自己大喊「你自由了!他在等着你!」,月光之路浮现,本丢彼拉多终于得到了宽恕,而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伊万流浪汉的一个梦——“他不配进入光明之境,只配得到安宁”,那么,这又是谁的安宁呢?
-
可以证明02-08惊人的真挚,因为意识形态产生的违心之言是一点点都没有。看完感觉自己也真挚了一些。
-
夏草10-08撒旦和随从们、大师和玛格丽特、耶稣和彼拉多,三条线交织在一起。一曲魔幻的圆舞曲,完结于银色的月光下。随着作者的想象飞升,进入自由的世界。
-
某四08-27【2019091】穿过掩藏着时空之力与理想之光的奇迹之门,以大师的浓墨、以魔王的毒汁、以男女公民的叛逃之心与暴戾之气,就着生命尽头的微暗之火写就的浪漫而恢弘的绝美之书,暗影下有锃亮锃亮的求索,和焦黑焦黑的讽喻。译者在后记中提到十月革命浪潮过处巨变横生,1918年的布尔加科夫“饱经惶惑和痛苦。思想的矛盾、疑虑,心灵的动荡、追寻,后来都化成《白卫军》等作品中人物的感受。”我想《大师和玛格丽特》也在其中。啊……想飞,想变妖精,想养一只别格莫特,想创造一个不得安宁的主人公,两千年以后再给他自由【醒醒】
-
孟冬11-23眼看整个城市生活一环接一环地陷入沃兰德的魔力怪圈,就期待第二部里有人能揭穿并制服他的阴谋,而当大师和玛格丽特这条故事线逐渐明朗便转变了对沃兰德的态度,甚至对他的离开感到不舍,尤其在宽恕、永恒的家园那章。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在呼告上帝不能时,只能转身祈求魔鬼,因为一旦发现上帝不再庇佑我们时,谁都会受到魔鬼的诱惑,自由的另一面是对道德规则的弃绝,是为所欲为,只要接受,便会成为道德社会的不法之徒。但究竟谁合法呢?齐奥朗说“魔鬼充满了活力,所以他没有任何一个神龛,人太容易在他身上认出自己”所以心安理得的诋毁他,反过来去养护上帝那些贫瘠的特质。魔鬼不指望创立一门宗教,因为人类的存在不就已保证了他永远不会失色吗?玛格丽特的飞行像夏加尔的画,永恒的家园则让人感觉如同置身于布尔加科夫铺就的月光之路上
-
Fabio法布10-12总有人在写永不会过时的小说。
-
利索10-23“我怎么会给女士斟伏特加!这是纯酒精!”
-
溏心冲浪板07-06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翻译诶,一套明清白话派头,还尽是什么“胡同”之类的词,看得很是不爽,好在小说本身的精彩程度完全压过了翻译的不足,酣畅,过瘾
-
夏言03-03即将出的新书,因为隔壁很开心的小伙伴自作主张地贡献了这个北方文艺的封面,而浙江版的新封面还在微调,所以只能在此暂作说明。
-
渡边04-09在看书之前,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呃,难以概述的故事。想象之奇特,情节之奇谲,在俄罗斯厚重的现实大地上当属罕见。小说人物众多,结构繁复,如果带着对主线或作者意旨的探求去读,很容易就陷入迷阵,单看一幕幕场景却又如此令人惊艳,过目难忘。作者无疑创造了又一个不朽的魔鬼形象,书中的沃兰德不仅承接靡菲斯特,更可直追《失乐园》里的撒旦,气势壮丽辉煌。
-
野马般的思路03-16这是一本神书!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
巴伐利亞酒神11-06为布尔加科夫惊人的想象力、天才的架构能力以及流畅的文风所折服。这500页小说读得,就像在痛饮一瓶伏特加!
-
lzy03-02善,有时会虚伪。恶,却从来都那么真诚。
-
惟见小吴君04-19这本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首席!
-
郁则02-09即使使用了最典型的象征与符号,依然能够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激动。我一直都很喜欢具有嵌套结构的小说,博尔赫斯的短篇,昆德拉的《身份》,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都能够见出分明的维度差次。或许这些技巧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讲一个与“书”有关的故事,布尔加科夫亦然,“书”在流传过程中自然卷携进了错综复杂的历史,我们稍不注意只会用平坦的视角看待。但是“书”的历史本质上是一种指数级的增长,比如18世纪一些人对某“书”存在见解,19世纪一些人对某“书”存在见解同时还对18世纪那批人的见解有所争议,这样层层堆积。当下永远比原始搞一个整数的维度,那么中间的链条呢,关于链条的链条呢,交织起来过渡空间。而且,“书”可以是实体,可以随意被赋形为迷宫、记忆、清单、甚至只是一个道具。这绝不是简单的“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