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研究
读书评论:
-
南安府大梅树11-15读过觉得有一点爱上阿多
-
智12-23关于蒂迈欧和异教终结的文章堪称哲学史研究的典范,关于斯多亚主义的研究的确非常棒。
-
冷酷母蟑螂09-29强大意志,你有我没有。
-
小陈08-13《希腊拉丁古代世界的智慧者形象》一节恰好对应哲学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说法,完美的智慧者经过形象化的方式也正是改变个人灵魂的过程,最终是为具体的形象,凝视善的理念。由此见得智慧者持有对社会习俗与文明的拒斥,以及对自然状态无时不刻的联系。精神的修习或是意志的磨砺都是确保对欲望与激情分析,持续外发的自由与独立,以此在世界生活中,知晓自身的去所。
-
抽象奶龙02-13学院派研究,很重视文本。语文学研究非常精致,对pragma和physis的解释对词语理解和翻译很有帮助。瘾君子一篇读起来很有趣味。对集体心态(背后是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批评不见得站得住脚,因为转向对自身的关注可以是某种学说的影响,但这学说本身也可能是集体心态的体现,尤其是学说以一种病理和诊断的形式出现。结合后面的文章也可以看出阿多自己的思路是以古人解古人,不是以今解古、以理论爆破文本。灵修概念串联起从苏格拉底到基督教的哲学实践,并且为理解柏拉图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不同于将柏拉图放在古风古典时期的智识和文化背景中,也不同于以亚里士多德解柏拉图,阿多以希腊化哲学回溯柏拉图,提供了理解柏拉图的新视角。最后一篇文章其实是另一种“长时段”研究,从哲学本身论证异教的终结,强调异教与基督教的融合而非对峙。
-
Potato08-25沉思活动也不过是此世的一种修行(补标
-
南极旅行家07-14阿多的书怎么说呢,辨析得非常细致。以希腊化时期的思想(特别是伊壁鸠鲁与斯多亚)回观整个希腊思想(特别是重新审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诸学说),并将上述知识扩展至随后的罗马思想与基督教。可以说上述思维提供了两希文明交汇的一个基本框架,即唯一理性(神)的法则以及多中介节点架构,在其中,个体作为一个节点分有了神明,但另一方面在此却遭遇了阿多重申的那组悖论,也即自我变得如此不重要,以至于他必须走向某个超凡的异在。或许不用把上面那段内容起得这么高,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现自己的有限,从而后者也是无限的蔓衍。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内容即是一个转向,也是精神修炼和哲学实践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并非哲学论说,而成为某种阿多所试图寻找的生活方式。
-
Minnaloushe07-05古代希腊哲学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的面貌,经过作者的提示,这一点更加清楚了。尤其是要避免一种晚近的观念来思考古代哲学,比如阿多这里提到的哲学与近代作为体系的理论的哲学,古代哲学是严格追求智慧的,以至于书写不过是修习的手段,阿多提到许多点可以提示我们怎样理解古代哲学,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受益的,近代以来的哲学基点和古代基点完全不一样,造成了其视点和目标也不一样,本书选的若干论文正是想对于今天学习古代哲学的人来说做一善意的提醒……还有一点就是基督教与古代哲学之间的衔接转型部分原来并非完全的对立,二者在目标与学习上都是十分相似的,处理的问题渐渐趋合……本书对于古代哲学学习较深的人来说可能更有惊艳之感吧……胡乱写写,权且记之。
-
项平12-19读过第一部Hadot。提句跑题的话,越来越觉得Foucault晚年借其“Exercices spirituels”概念讨论生命政治,其实很像是陈义宁先生以“人伦鉴识即清议之要旨”,将东汉清议置于魏晋政治史细节再慢慢去做义理上的探源。如此相较二人思路、究考材料,Hadot倒像个晚清遗儒了。顺着往下想,看他说“解释古代哲学文本是我的工作”,忽然就感受到为何他一聊到图宾根学派,聊“柏拉图学园辩证法的延续性”,便避当代争议而略过不谈。但聊到B. Mates以“entity”译斯多亚之pragma,J. M. Rist译“thing”,而A. A. Long则译“state of affairs”,Hadot还是很兴奋,认为应避免用concept, terme或signifié解之。sens或许适合。
-
走啊走04-19哲学变得这么零碎,仅仅是解释词语。。。
-
Hypnos09-13真的是大鲨鱼一样的学者,研究内容广而杂但是不乏深刻见解。不过自己还是弱,读起来费劲,前面有的地方的大段的拉丁文引文在只看一遍翻译的情况下还是挺难在后面记起来的
-
泽漆05-16热泪盈眶,所心折者。从注释开始,以πρᾶξις归终。如果说阿多的小学颇可感佩,那么他的观看就是伦理学。德尔菲,大地之脐,之于我的意义不止于此。“我们的故土就是我们所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父所在的地方。”阿多和福柯彼此误读,却在同一条路上行。属神的μάκαρες,默存焉得识。
-
劈头士》睁木10-25已购。选文杂,还有奥勒留的毒瘾问题~相比哲学,其中的神学问题更吸引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神所具有的知识,亦即神学与智慧,是某种超越于人类的事物,它只显露给神,因此,只有神才知晓其奥秘。并且希腊的神从来就不是荷尔德林所说的“沉默的神”,依希腊人看,这些神以种种不同的方式在言说。《迦勒底神谕》不仅包括理论方面的神谕答案,大致对应于柏拉图神学;而且还提出了若干宗教礼拜仪礼法则,也可以说是与神进行沟通的神圣方式。因此,在这些《神谕》中有一种彻底的宗教,既含教义也含圣礼,它整合了柏拉图主义与通神术。通神术是由神亲自启示的一门技术,为的是人能够与他们进行沟通。人们普遍认为该神谕乃迦勒底人尤里安之子,即通神师尤里安所作,并且,此二人皆被认为是活跃于马可·奥勒留时期的魔法师和通神师。
-
济贫院长正太喵10-23非常棒!但是对于哲学修习能否带来精神的宁静我不抱阿多那么肯定。阿多的某引注承认奥涅留搞哲学影响了健康。二世纪普遍焦虑的集体心态,我觉得是存在的。
-
镜中09-30第三本阿多。如果说读《古代哲学的智慧》读出了崇高感,那么在这本论文集里读出的是神圣感。神圣感多在一分「不可及」,一直被轻视与诟病的希腊化时期哲学在阿多笔下俨然成了一个乌托邦。在“精神修炼”的框架下,又零零碎碎用辩证法与修辞术的研习术、未成文学说等来对这一时期的实践哲学论证添砖加瓦。阿多所展现的文献功底亦不可小觑,加之他敏锐的宏观视野,古代哲学在他手里真是魅力无穷
-
Ludwigsama01-11阿多的精神修习和福柯的自我技术一个关键的不同点在于阿多不认为古人有一致的自我的观念。希腊罗马世界中人的灵魂总是由两个异质的——神性的和动物性的——部分构成的,处于一种居间的状态之中。精神修习的目标——成为智慧者——恰恰是意味着经历某种不再是自己的“出神”的体验(这也就是说,去“提升灵魂”以至其完全与神性的部分(灵机)合一而享受神的快乐(也就是说幸福))。阿多给的例子是对于斯多亚主义来说,成为智慧者就是意味着成为宇宙理性本身,在这时,智慧者本身成了一个“高于其自身”者——这正好与福柯所谓关心自己所获得的“自身中常驻的快乐”相反。
-
閱閱江樓齋主人05-18学过哲学史的人,对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想必都会有一个刻板的印象;然而,如果一直停留于此,那就是再可惜不过的事了。我们之所以与伊壁鸠鲁、斯多亚派感到隔膜,那不是中西之别作祟,而是古今之别。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去读《论动物的构造》呢?精神修习,在整个古代世界犹如空气和水一样的东西,我们今天却全然地遗忘了,以为哲学只是概念的论证。我们不是不理解西方,而是不理解古人。对我们自己的祖先更是如此。不管怎样,从这本书的译介可以看出,这几十年来,我们对西方的理解还是有进步的。然而这在我们哲学专业内部还只是一个新兴的苗头,就更别说整个知识界和民众了。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