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之旅

读书评论:
  • 木卫二
    11-16
    结语很干脆啊。如今,我们都住在了百货公司
  • 示播列
    07-24
    很经典的文化研究(文化史)著作,翻译也靠谱。
  • 璃人泪@2011
    08-05
    作者很会穿插有画面感的例子,意外地好读呢
  • 最后一代等秋叶
    08-19
    从时空来切入非常有意思,但从涉及精神分析的部分开始不那么明晰了,有些反复的征引和阐述显得冗余,整体感觉像读论文。期待下一次时间与空间的认知重构。
  • 只抓住6个
    09-16
    这不是工科男的科研论文,作者此前研究的是布莱希特戏剧。本书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看完觉得人类好脆弱。有人感到自己被当作包裹,有人说迟早出大事(确实),有人怕在包厢里被杀,有人担心颠簸累坏肌肉,有人受不了况且况且的声音......总之当时的人们全都是马车的托儿。
  • 湮没人群
    07-12
    经典的能力是一本书留下后人几百本书的开掘空间
  • 维舟
    10-25
    “铁道之旅”其实是切入点,副标题“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才是落脚的重点,作者所感兴趣的并非铁路本身,而是铁路对社会结构、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带来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人的感官意识层面的冲击。很多章节的写法让人想起齐美尔社会学中对城市空间地理的叙述,以及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公共人的衰落》中对现代城市空间、个人意识等方面变化的阐释,所不同者,桑内特意在批判,但本书的兴趣似乎只在勾勒这种变迁本身。
  • 北纬
    02-24
    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也因此没给两星或一星),但我觉得非常枯燥且言之无物,理工科论文会比这好看一百倍。全书基本是一些过时的感官体验,作者好像很喜欢抛一些看似高深然而并无意义的词汇和句子,而且一大半都在引用。写那么多弗洛伊德真的不觉得很扯吗?
  • 浪掷
    08-03
    蒸汽使动力摆脱自然限制,车厢与完美道路的轨道组合,火车在19世纪初隆隆地驶进人类的历史。美国铁路发展的特例、工业意识产生几章尤为精彩。火车所代表的机器或者说工业力量,不断渗透、参与到对人的感官、社会制度、城市格局的塑造中去。后勒口丛书书目还看到《过剩之地》(The land of too much),可以期待下一本喽
  • 路边待沽白菜
    08-01
    火车呼啸而行,拉来的是一个“抽象社会”,从空间中剥离地方感,用标准时间规训地方时间,而乘火车旅行时的包厢则是“陌生人社会”的雏形,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其实可以搭配着《远方的陌生人》一起读。装帧设计精美,翻译流畅,另外译者资深铁道旅行迷,书与人可谓“金风译路一相逢,便胜其他译者无数”,哈哈哈……
  • 巴伐利亞酒神
    08-08
    故意留着后面几章,在火车上读完的。朋友说,人类发明了航空器,从此失去了对地球的敬畏感。这本书便是研究这种“敬畏感”的,人类发明了火车这种怪物,从此失去了对马车旅行的敬畏感。也因此,当新的事物出现,旧的事物便呈现出诗意。想想绿皮火车的珍贵,也确实是从高铁贴地飞行以来开始被世人察觉的。不管怎样,为探险家这一职业的消亡感伤之时,也为“全景式旅行”的诞生而鼓掌吧!
  • Sarcophagus
    04-26
    原书在时空范畴历史社会学、感官人类学、交通运输社会史等领域久为经典,技术制造、地理空间、社会结构、精神心态、身体感知、文学呈现诸维综合,深具启发。中译者学理辨析细致,资深铁路旅行迷,更有英国风土漫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