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讲

读书评论:
  • Juvenalis
    07-04
    著书作文,岂得下笔尽新,尽新则意碎而理蔽。正赖闲话熟话一二分,羹和盐梅。况熟话时有厚味,闲话间出微意耶。方读第五讲,以宰相之有伊周萧曹范型读破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美意,非唯析理入微,平情得实,实能两兼而熔炼之也。又比较苏、王二学记,以为二人平生大见解之所寄,斯文史研究之胜境,而读者所得,又有文史之外者。著作如此,可以谓书。述王苏黄花诗逸事一段,闲、熟而已,而申之以特殊-一般、老-少、中国文化的一种特征-当时实事究竟如何,何其有味。又第一讲谈苏轼渡海诗一小段,笔调不可于一般论文中求,然无此笔调,如何经纬成文。之前读朱先生的书,就很佩服他的讲学文章,能静,能厚,亲人而不野。这本书更是如此,成为新经典也不让人意外。--实在不知道哪里好,只觉得记古人事说古人心到会意处,令人落泪而已。
  • 小川
    12-28
    下午考试,读罢感动不已,听人说是”学人散文的典范”,深以为然。感觉朱老师始终在小心维持论述的中正,不求偏倚,而有时终究不能不偏倚,是乃情动于衷,至于深眷处,味同俳句,多为平易感人之小品。通研其学,尔后自铸文章,真乃理想之化境也,示我以文本背后广阔丰富的意义海洋,它绝非偏仄之中求于华彩,而是在中正之间取乎动人,朱老师自认浅薄的虔诚更能深入诗文的门户;在讲述学理的方式上是近于禅宗的,舍弃术语而采用日常性表达,方能勘验区别,用身心去拥抱这种生命体验。深为拜服,不尽。
  • 秉存
    07-14
    以时间为经线,重大事件主题为纬线,笔削得好看。且朱刚老师的文字是很可爱的,五色相间,经纬成文。细读苏轼给我很大的震撼——“童子何知,谓公我师,昼诵其文,夜梦见之。”“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高下扬抑,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优游浸渍而深交之。”“故非卤莽因循苟且之所能去也……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无论为文,还是为人,使皮毛落尽,精神抖擞。
  • 齐物秋水
    03-07
    满足了读一本东坡评传的愿望。且对其研究方法心有戚戚,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可互通。
  • 涘涯
    08-18
    真是精彩!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睿智和幽默,个人而言,尤其喜欢王安石一章和禅宗一章,不禁击节赞赏!弥补了两年前课上没听懂的缺憾...
  • 废人王亮
    07-06
    我心目中的普及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不是林语堂那种类型的。
  • 许雁横
    12-21
    来看朱刚老师变魔术!最后个体诗史一章太绝了我晕过去
  • Peter Cat
    10-16
    看作者是中文系背景,最初默认是诗话类专著,结果差不多是以苏轼为专题的宋史和宋代文学间杂的论文集。全书最着力处反倒是从仁宗至徽宗五朝的变法及党争,这固然是苏轼一生三起三落的政治背景,但作者企图以史入文心却并不成功。暂且不论作者对史料是否有充分读解力,但仅“庐山访禅”一论在禅理方面囿于材料却疏于体悟和阐发的毛病是很典型的,且贯穿全书。如何从一代之诗走向一人之诗,这种转换既然是苏轼个体(文学)生命的旨归,却某种程度在本书中是缺席的。
  • cub18
    12-27
    扎实的分析,但也相应降低了动人的程度
  • 琉璃仙人
    12-21
    苏轼的思想,文学理念,政治人格都写得比较精辟,党争风云的评述也比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客观一万倍。
  • 三变醇儒水豚君
    12-15
    每天两百页,两天读完,大概是今年最好的阅读体验了。常以为学术成果和大众普及隔阂过深,但这本书做了个很好的示范。深者可得其深,浅者可得其浅;既没有学术论文的枯燥,也不像市面流行的“讲XX”系列一样靠八卦和鸡汤割韭菜。偶尔可见抒情,也十分克制,却相当具有文学性。写东坡读林希所作制书,忽插一句“在他的时代,原也有过许多会做文章的人,不过那些人的文章多已灰飞烟灭了”,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金庸初版《倚天屠龙记》结尾的那句“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不对研究对象和时代有沉浸式的掌握,写不了这样让人伤心的句子。
  • 听谯楼打九更
    12-24
    小声说这本书我读哭了。
  • 空山
    04-18
    民国人谈史,大抵代入感太强。故林语堂写苏轼,我辈读起来有隔靴之憾。今人读史,又多求趣味及戏剧感,故所谓某某几讲,往往失之浅薄,所谓大师之言,不知和评书孰有高下。然《苏轼十讲》则大不同,文字推敲,平和端正,无有偏颇,然于其中,东坡先生之形象,跃然眼前,其才气漫溢,其胸襟辽阔,其心绪氤氲,直至其个人之无助、反侧、未顿悟之顿悟,顿悟之未顿悟等等,无一不于纸背之下,力透数层。治史之作,兼及人物,可类于此书,惜其少乎
  • 小城鱼太郎
    09-29
    只有弄明白一个时代和一群人,才可能较好的了解某一个人,这本书是很好的范例。对历次党争台前幕后的所有人物,作者对他们的了解似乎并不少于苏轼,而且平情相待,不妄断清浊正邪。由此知道某专业基础之低,大部分人物至今还没得到过较好的研究,文集更没被得体地整理。在此情形下,不重要的孤篇也被细细推求过数十遍的那种对一两个大人物的密集研究,因为比例失衡,其实也是很成问题的。一方面连他衣饰上的每条细纹都看得一清二楚,另一方面站在他身侧的人们全都面目模糊,这不可能不导致大惊小怪和畸轻畸重。
  • 小伙锅
    09-29
    再看时想起当年课上种种
  • 殊同
    08-27
    以史笔入文心。书中诸讲都已有专文发表,但本书以一种更通俗易懂的写法讲述,对读者颇为友好。其中,乌台诗案、庐山访禅和个体诗史三讲颇有趣。尤其乌台诗案一讲从发现“御史台本”和“审刑院本”的差别入手,指出最后的“特责”乃是神宗所为。庐山访禅中对苏轼在庐山所作诸诗,从思想变化的角度重订编年。个体诗史则将苏轼苏辙的思想脉络追溯至杜甫,重新构建诗人晚年的内心世界。既有和前人研究的对话,又在此基础上陈述己见,已远不止是对苏轼的入门介绍,而是提供了一个研究苏轼的更高起点。个人认为,第九讲关于公共文坛的论述略显简单。
  • 琴斋书话
    06-04
    苏轼的诗词中常常会出现“鸿”的艺术形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夏计东西”这是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诗句,也是首次出现“鸿”的意象,“雪泥鸿爪”是比喻人的相遇:飞鸿在途经雪地时偶然留下了爪印,这不是雁的故意,也非雪地的想法,完全是一个偶然,这里体现出此时对人生境遇的看法。然而这不仅是他最成功的意象,更高度概括了他作为漂泊者的人生。“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赢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鸿雁”“磨牛”“月”是贯穿苏轼一生的三个意象,苏轼的诗词引人入胜,这些诗句背后的缘由和心境也需要专家为我们做出精妙的解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的这本《苏轼十讲》以十个主题串联苏轼的生命历程,并将其“如鸿风飞,流落四维”的一生,置于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中
  • 若存
    11-18
    四星半。几乎每一讲都有相应的论文作基础。如第一讲为《何处不归鸿:苏轼的人生与诗》,第二讲为《北宋贤良进卷考论》《论二苏贤良进卷》,第三讲为《乌台诗案的审与判》,第四讲较多参考了王水照《苏轼豪放词派的涵义和评价问题》,第五讲为《庐山真面目:苏轼的禅悟》,第六讲为《士大夫文化的两种模式——读王安石虔州学记与苏轼南安军学记》,第七、八讲为《但愿人长久:苏轼的处世态度》,第九讲参考了王水照《“苏门”诸公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也吸收了著者《面向公共“文坛”的写作——北宋士大夫非集会的同题写作现象》的成果,第十讲为《论苏辙晚年诗》。甚至在一些具体作品的解析上也有根据,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蓑”字解为量词,即本诸王水照《“一蓑雨”和“一犁雨”——量词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