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革命

读书评论:
  • 闰土
    12-29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庐陵
    04-15
    斯诺与毛、周的谈话十分宝贵、他对文革的观察也有意义,其他方面,有宣传夸大之嫌
  • u
    08-17
    毛曾经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从来就没有对于错,只有以辩证的思想去思考,只听一面之词未免太过武断。。
  • Augustus
    03-21
    铁杆毛粉姜文在《让子弹飞》这部太祖本纪里拍出“起来,不准跪”的片段,想必读过此书此段:当农民来参加10月纪念日,走过检阅台时,许多人都向毛主席叩头。我们不得不派人在那里看守,以防止他们跪倒下来。要使人民明白毛主席不是皇帝或神仙,而是一个希望农民象人一样地站起来的普通人,这是需要时间的。
  • WatsonWell
    08-08
    斯诺再一次用自己的笔做了历史的澄清,也许毛周的很多话不一定是心里话,但是我们需要他们说出来并记录下来,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 仲麝
    08-14
    斯诺努力想做到客观是看得出。但鉴于他的所见也有限,又也许是作为对一个政客行使政治手段的默许,或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德妥协,他还是偏向毛的。
  • 零零碎碎
    02-21
    虽然文中的很多人物的采访有点刻意,对那段历史的描述也有些片面,不过关于文革,算是从比较客观而又肯定的角度去写,在国内这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 goodfella
    07-30
    文革期间的纪录,“四个伟大都不要”,是不是出自这里。
  • small脉望
    05-19
    了解中国的现代史,就必须读之.
  • 聊斋
    05-01
    很好奇那段历史,也许知道了我们才会对我们的祖国更亲切
  • 悟空&憨豆
    01-21
    了解文革主流叙事外一面的极好的入门材料,对于文革的起源和目的有着很准确的判断。附录中收录了斯诺与毛主席及周总理的谈话,两位共产主义战士迥异的风格和周密的合作令人印象深刻,对中国未来的把握也精确得惊人。
  • 包子
    01-18
    如果对文革时期个人生活展现更多一点,会更精彩。书中毛泽东对新中国知识日渐垄断,教育的不平等,十分不满。他渴望创造一个更平等,人更有尊严的世界。想想我们今天普通人努力赚钱,为了买房,买房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为了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场券。那时候人们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如今是狂热崇拜资本,被资本奴役,今天真的更清醒自由,变得更好了吗?
  • 西布
    02-23
    20170222:美国左派的书,在文革中期的一次访问记录,和主流宣传不一致。到底谁更客观呢,估计还得50年才能相对客观的评价。
  • XufengKou
    01-12
    非常珍贵难得的历史纪录,让我们后人有机会通过斯诺的观察(虽然是有相当的局限性)了解了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事情。尤其在本书中收录的斯诺1965年与1970年与主席和总理对话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WG前后领导人的想法而言极其重要(虽然背后的全部真实意图我们无从得知,但其中透露出包括两条路线的斗争,主席酝酿WG的时间点、主席对WG前期相关事件与个人崇拜的评价等在内若干宝贵的一手信息)。希望等自己对这一时期的文献阅读再做积累之后重读此书。Note: 我读到的是1976年出版的港版增译版,希望这本书能够有再版的机会。
  • 彼得潘耶夫斯基
    02-14
    天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值得敬爱的
  • 熙娃
    01-27
    不知道斯诺是真傻还是装傻
  • 影树
    12-27
    “毛的声音低沉下去,他微微地合着双眼。地球上人们的状况始终在迅速地变化着。他说,从现在起的1000年后,我们所有的人,甚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可能会显得相当可笑。”
  • 纵横
    11-30
    当然,要想深入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所遭受的苦难、波折而后又绝地反击,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那就不可以不看这几个人的作品:杰克•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威廉•韩丁的《深翻》和《翻身》;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漫长的革命》。同时也要深入的了解“文化大革命”,不要简单的人云亦云进行彻底的否定。
  • 一个小标点
    10-31
    1936年,斯诺首去延甘宁时,他们还是“赤匪”;60,64-65,71,当年的年轻人成为这个国家的执政者后,他三次访华;72年,斯诺去世,未能亲见尼克松访华,虽然,是他把此消息带出。书里许多文革间资料,看得许多感慨,许多当年毛亟于解决的问题,现在仍存在且更严重,如知识的精英化,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北大工农家庭的学生数量,1958年为67%,到1962年下降38%, 当时这结果令人震惊,而如今农村出身的学生有15%麽?关于中医,人民公社,五七干校,革命委员会,党和军队,生产建设兵团,毛与刘少奇(城市党)分歧,与苏联美国越南柬埔寨台湾的关系,周以一己之力维持整个生产和行政两方工作,周与毛工作风格的迥异和共生,毛以个人魅力与群众联姻,对抗这个他亲手缔造的党所成的官僚机器,等。非常好的资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