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的道德意義

读书评论:
  • 豆友12634967
    02-24
    @2020-11-23 19:45:53
  • 草枕
    01-01
    醍醐灌顶。对于书中提到“羞愧”实在是深有体会。尽管我是农民出身,但在大学里看到清洁阿姨,在社会上见到无家可归之人,我总会羞愧不已。书中的观点很好地阐释了我的想法。总而言之,本书对阶级环境中情绪的描述十分到位,深受启发。无他,因为我是“平等主义者”。作者最后提出了方法论与期待,我也如此期待着。
  • 无相
    10-26
    亮点和我认知中的缺憾兼具,遂以折中作结,逻辑的矛盾、对待显性社会公约的肯定及对相反的隐性规则的忽视,不过是人类所无法抵达的桃源愿景的某种折射
  • Xback若歌
    11-16
    读过台湾的版本,作者从道德角度去分析阶层,一改布迪厄的场域、资本角度,在博士论文中可以借鉴。
  • 食菠萝
    12-03
    社会学与道德哲学/伦理学结合的可能路径,inspiring~
  • 竹影横阶
    03-01
    读罢,对理解自己往昔的经历,有豁然开朗的启迪。
  • 11-12
    非常精彩!补(努斯鲍姆、亚当斯密、哈耶克)
  • 豆友233756957
    11-17
    第一次知道的概念连接,主要分析解释主观阶级经验经常被压抑得到的面向及其重要性
  • haah
    07-31
    感觉一般。写法的尴尬点在于先把a版本的布迪厄拎出来,再把b版本的布迪厄造出来,然后批判一下b版本,最后提出自己的改良c版本,不过其实c版本也就是原初版本的一种道德聚焦变体,而b版本已经是对a的一种有意无意的简化与扭曲。不过意识到布迪厄惯习概念的包容性这点很出色,从而很好地将它置于重规范面向的post-disciplinary studies中(所以,真的post吗?)。同意【有所保留的伦理自然主义】。“Sociology with the ethics put back in”本身是很有趣的。
  • maydaymayday
    12-13
    一星仅代表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路径使用等等,不代表作者不优秀、本书不优秀
  • 白垩纪
    09-30
    需要好好费一番功夫来阅读和思考,作者的分析思维缜密、鞭辟入里,全文贯穿着对社会科学轻视道德情感、轻视规范性视角的指摘。如果社会科学假装理性和客观,又如何来回应这些无比重要的问题呢?对阶级问题的分析可以与布尔迪厄的《区隔》形成一个针锋相对的文本。可以算我博士论文的benchmark了,激发了对批判实在论的兴趣。
  • 月亮脸
    09-17
    Ch1,2,跟着大佬一起读布迪厄的《区隔》和《世界的苦难》,来自个人反思的抗争总比寄希望于集体主义的结构性对抗读来亲切。(但又是一种承认阶梯合理性的状态-我也想要那样活着。。)
  • 孙二一
    01-23
    好书。全书多处引用威廉姆斯,纳斯鲍姆等伦理学著作,展示了关于道德运气,道德情感等等伦理学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何作用已经应该如何应用。将伦理纬度带人社会学,让社会学重新去思考真正有益,真正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当然这本书也对布迪厄的理论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批评和发展。
  • 塑料皮孩
    05-26
    快速浏览了一遍,还需再看。05年的书,08年就翻译了,够快。现在看来,其中关于道德与伦理的观点失去了新意,可贵之处是用这些观点讨论阶级不平等,用经验材料说明阶级与道德之间的复杂联系。现在阶级不平等成了没人敢提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其它委婉的话语和概念来代替它,阶级概念还有什么价值,如何使用它,值得思考!
  • 宇凡
    08-13
    预定今年阅读最佳前三名!将社会理论 + 阶级/性别民族志 + 道德哲学结合起来,反思社会学太关注“恶”的道德与情感(如羞耻),而忽视了尊重、可敬等美德。这些道德与情感又是与阶级、性别,更与“人之为人”交叉的。中产阶级跨阶级、跨性别、跨年龄,想和一位工人阶级子弟交谈、表现出平等与包容时,为什么反而让人工人子弟感到不适?为什么工人子弟向上流动也会有一种向上移出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