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购买

读书评论:
  • 寻川
    05-17
    泽利泽读到第三本才读出感觉来,可能是因为本书中援引的大量判例比其他书里拼凑的小册子更有说服力,明显更能支撑那么宏大的结论,也更容易顺畅地联想到其他成熟的研究领域。美中不足大概是,“不是什么”论证很充分了,“是什么”却依然很模糊。
  • 黄克思
    08-02
    其中案例的丰富,直接引语带来的感触,无不让人感叹亲密关系是艺术的源头。这本书可以用来直接解决(在网上劝谏朋友或被人问到类似问题)一些现在我们的发展阶段遇到的亲密关系问题。
  • 咖喱布鲁斯
    07-31
    正如他自己所说,此书限定的亲密关系范围过窄,亲密关系早就和经济关系纠缠不清了
  • S
    03-20
    论点通俗,但论证无力。
  • 萧士达高维契
    03-21
    亲密关系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如何联系?传统观点:严格区分,情感团结的领域与效率计算的领域。化约论:一切都是经济关系(贝克尔,波斯纳),或者一切都是文化建构。作者:是一个连续统,不是严格二分,也不能化约为某种基本关系。该书主要研究美国法律体系中如何作出区分,法律人的思维:将社会范畴套入法律范畴,规定不同类别的亲密关系随之而来的权利义务。作者对法律的研究做得扎实。
  • SiyuanDr.
    01-26
    “分割领域”学说与“敌对世界”模型主张,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的运作逻辑截然相对——情感渗入理性会干扰效率,理性进入情感会破坏团结。“只不过是”的观点,则将亲密关系中的经济活动归因于理性计算、文化建构或是权力支配。而作者认为,亲密关系与经济交易绝非水火不容的两方,经济交易内嵌于亲密关系并有利于后者的维系、调和与创造,例如家务劳动的承担和礼物的赠予。通过检视伴侣关系、照料关系与家庭关系三方面的经济活动,泽利泽发现人们在日常实践中创造了相互关联的生活(connected lives)并进行着关系工作(relational work)。每个人都会就置身其中的多重亲密关系进行区分并标示出关系之间的边界,从而得以确定不同关系所适合的经济交易类型与交易媒介,这一过程时常也对关系之外的第三方构成了影响。
  • 假作真时真亦假
    02-02
    《职场妈妈不下班》的前期工作,反对公私二元对立论,亲密关系和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经济活动是各种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相互作用不遵循市场规律or传统或情感的要求,而是遵循人际之间对家庭关系的意义进行协商调和的复杂逻辑。亲密关系的存在同时赋予了经济活动特殊性,使这一部分消费具有了强烈的感情意义。(这个寒假哐哐买小卡算是也让我感受到了这点……
  • 莫奈之家
    01-19
    很有趣的经济社会学作品。作者解释标题purchase既可理解为为亲密关系付费(pay for),同时又可理解为掌控(grasp)——亲密关系的巨大控制力会影响人们的组织经济生活方式。传统经济学观点将经济过程和情感生活(亲密关系)的关系理解为两种:“分隔领域”(separate spheres)和“敌对世界”(hostile worlds)。一个以理性效率为导向,一个以情感和团结为导向。任其各自发展,每一个领域都或多或少会和谐运转。如果这两个领域紧密相交,就会产生相互玷污:理性计算对情感领域的渗透会破坏团结,而情感对理性领域的渗透则会干扰效率。世界并没有划分为亲密关系和经济这两个相互隔离的领域。但日常生活中往往将人们的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跨越婚姻、非婚姻、伴侣、照料等各种不同。
  • 吃个橘子8
    01-01
    泽利泽,写毕业论文时的老朋友,这还是第一本读完朋友作为编辑的书籍。从经济关系研究亲密关系,不错的切入点,但是写的比较表层了,没有更深度的探讨亲密关系和经济关系的边界在哪里,这个边界如何影响了身处亲密关系的人。不过文中提及了不少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恋人之间礼物的赠予和因为爱情发展出商业关系的付费,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 泥鳅不会游
    02-25
    有些启发,但和我的想象完全不同的一本书,作者试图在“敌对世界”(谈钱伤感情,职场不恋爱等观念均属此类)和“只不过是”(亲密关系从属于经济、文化或政治)之外探寻第三条路,大概算是典型的“学术突破”吧。
  • candyme
    03-20
    看了不到一半,太学究气了…
  • ཉི་མ།
    10-23
    #2022058#
  • 找不到你
    05-05
    用很学术的话说一些常识,村口王大妈能讲得更透,还深入浅出
  • 洗衣液
    06-03
    读起来像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但是有点无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涉及很少,话题挺有趣但书的内容比我想象中要无聊,读的过程中总有一种虚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