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命运

读书评论:
  • 梦桜居士
    10-22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
  • 小鲨骨头
    09-22
    这是一部真正堪称史诗的小说。对于历史,我们除了需要严谨客观的史实认识,也需要这样有血有肉的第一手感性经验的创作结晶。一个精神受了震动的作家,一部捍卫人性、控诉极权的作品。
  • mohicaniano
    12-28
    在2015年末,抱着病、坚持着跨年读罢这部伟大著作,算是新年第一天里的第一本(也不知今年会读掉几本)。读到结尾处的“亮光”时,想起那句歌词——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残存的自由总会留些残存的希望。.没有大结局,不需要大结局,那些在书里生活过的人物最后没有交待的命运会往哪里去?现实摆在那,用不着去猜、去乐观地幻想。
  • 您老朋友王狗熊
    02-03
    童话笔触!!!而且居然读完了~差点读吐了,最后一百页匆匆而过,因为我读了四十年后另一本叫《沉沦之师》的书,二战并不是苏联的胜利结果而是败亡的开始。
  • 欢乐分裂
    06-02
    一本遭到逮捕的书(非苏联笑话,乃荒诞的真实),一段复杂漫长黑暗的历史,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为叙事中心,辐射出其姻亲友邻以及枝蔓相连的无数普通人,围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绘就的社会全景,既有战场的正面描摹,亦有后方民生刻画,兼具对苏联建设过程中种种现象和政策的看法,无论军人或百姓,对轰烈革命或伟大卫国战争产生质疑或动摇。在一个随时准备出卖所有人的年代,互现攻讦、暗地举报是常态,亲人间无法沟通,家庭分崩离析;然而格罗斯曼对小人物的“善”依然寄寓希望——超越宗教意义与社会范畴的善良是人性本能,并印证契诃夫式观点:“唯有人才是俄罗斯最宝贵的财富,尊重人、怜惜人、热爱人,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的民主。”全书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段是关于纳粹与苏维埃的互为镜像: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
  • Ubik
    06-10
    2020年189本:适合国人读和思的一部巨著,毕竟我们只有未说出口的存在于脑中的想法不被监控审核。
  • 海月云天
    10-28
    可怜的达维德,你和我的孩子一样
  • Hvarf
    12-02
    作者小说里几乎所有人物最终都走向悲剧的终点,这是二战苏联斯大林时期整个俄罗斯人的命运。但作者并没有在作品里描写彻底的绝望,相反它寄托了作者对于人性之善终将超越体制的希望。“今天精神还处在很可怜的水平。不过我相信未来!我相信,日益发展的不只是人的力量,还有仁爱心,还有人的精神。”
  • 白玉京
    12-12
    伟大的作品。格罗斯曼作为亲历者记录者和反思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和记录于二战,大清洗和苏联和那个时代的人民,看后很容易想到中国,如果一个制度不能激发、顺应人们的善,那么它就不是完美的,甚至,它不是好的。书中维克托说“我以为,我们还谈不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在于重工业。社会主义首先要有凭良心的权利。剥夺人的凭良心的权利,是非常可怕的。”
  • 某四
    01-28
    【2019008】此书当然会被“逮捕”,它不仅把天神似的斯大林与魔鬼般的希特勒都写成了同样有悲伤和恐惧的人,还指出了他们各自领导下的两个集权国家本质上的同一。将人性中最美丽与最丑陋的部分同时剖开、反复揉搓、细致描摹,是那种会在你的头脑与心灵中卷起风暴的作品,可风暴过后,留下的不是废墟,而是“被踩疼的冰突然在阳光中闪烁起来”的样子。感谢瓦西里•格罗斯曼的勇气与智慧,感谢安德烈•萨哈罗夫们的胆识与耐心,感谢微缩胶卷技术【喂】一些书会在时光中湮灭,还有一些书,终将在时光中找回自由。梁文道说“我在文字和电子媒体介绍书介绍了二十多年,很少遇到像《生活与命运》这样的作品,觉得推荐它是自己不能回避的道德义务。”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除了《爱与黑暗的故事》,这是另一本我认为我有责任推荐给女儿的书。#每月打卡#
  • 鱼更
    04-04
    前两卷是对托翁的不太成功的模仿,情节散乱,人物刻画潦草,差点弃书。第三卷全面铺开,水平剧烈提高,对科学家一线的描绘尤为动人。如果说托尔斯泰写出了旧俄贵族对人生意义的迷茫,那么格罗斯曼则写出了二十世纪俄国知识分子面对极权的迷惘和惶恐。苏联尽管赢得了斯大林格勒,国家和国民的命运仍然无法避免地滑向悲剧的深渊,读着令人伤心。
  • 潇小湘
    11-29
    慕名而读 看的好辛苦 啃书累 九百页的合订本 老娘练举重呢 这是
  • 齐婴宁
    01-28
    只有俄罗斯人能写出的巨作。也只有中国人更能懂得其中悲哀的巨作。
  • 虾米
    01-29
    跟托尔斯泰比起来可能还差一截,但比索尔仁尼琴好得多了去了(我一直觉得索氏的文学成就只配呵呵两字)。有论者认为此书使用的是最陈旧的现实主义手法,但我认为这样的手法用到极致就把书变成了一本魔性之书。魔性到什么程度呢?差不多到故事一半的地方,纳粹集中营军官把被俘的苏联军官找来谈话,说你我所代表的体制互为镜像,所以这场战争如果我们两家联手那是最好,如果一家消灭了另一家,那也不错,因为胜利的那一方连带着可以把战败的那一方的精神继承下去。这段论述正好处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难分胜负的时候,也是书中所有人活得最自由、最像人样的时候。在这个中点之后(也就是苏联转败为胜),那些使某某主义显得可疑的东西(专制、清洗、集体化……),马上变成胜利的制胜法宝。所以战争从来被人们认作检验所谓真理的试金石,作者的讽刺精神简直登
  • bird
    11-06
    终于啃完了,伟大苏联文学积淀的作者,都是这样博闻强识,带着文字的和生命的敬意构建一个完整清晰的书面世界,上帝一般俯视人世间的苦难,洞察人性摇摆细微毫末。书里书外的命运,自由投射的疑问,格罗斯曼用这幅长篇画卷回答并亲身践行了。景物描写绝好,逼真复原。破壁残垣面前不断闪回的故国春日,沧桑顿现。道长竭力推荐这本老掉牙的经典,想是遗憾中国为何没有这样的作品,和侥幸流传下来的清醒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