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十二讲
读书评论:
-
四部居士08-12晚明史和東西交流比較好,畢竟是本色當行,其餘一般。
-
人均产量07-31语言简洁利落,引用翔实清晰。
-
游乎游乎05-22几个党案讲得很明白,东林、倭寇等相关观点也受教了。
-
momo05-02内容很考究的 最喜欢第一章 朱元璋时期的几大案 算是给我这个明史小白的科普 后面几章 捡着感兴趣的读了
-
清徽03-25科普性读物,一些观点不太认同
-
青云一步Lennon12-31嘉靖倭乱的章节对亦商亦寇的汪直只褒不贬;中西文化交流的章节对于西方经济、文化甚至宗教无限推崇;大篇幅给东林党、钱谦益涂脂抹粉,一看作者复旦的。哦,明白了
-
缝内裤的Kurt02-19东林党辨析那一讲挺好。
-
皇甫铁牛04-18专题形式的讲稿,对年表都不甚清楚的读者而言其实有点不太友好,但反过来讲,也不用关注那些时间线的事情,把大的脉络捋清楚就好
-
阿辽沙11-13感觉现在读者对明史相关都很挑剔,因为可能个个都自视明史专家吧
-
时间煮雨10-30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本书是作者为研究生开讲明史研究课的讲稿,原以《明史讲稿》之名由中华书局于2012年出版。此次由中华书局再版,删去“明史史料学”等四讲,以新名《明史十二讲》问世。在这十二讲中,作者以专题的形式,围绕重要人物与事件,讨论了有明一代的重要问题。第一讲太祖高皇帝与胡蓝党案、第六讲张居正与万历改革、第九讲东林书院:质疑旧说追究真相和第十二讲“每于败局算残棋”:钱谦益的悲剧,是这十二讲中分析讨论得较好的几讲,因其发前人所未发,颠覆对相关事件与人物的传统认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第九讲,作者分析了东林人物原本只为探究学术,澄清风气,却被强加东林党之名,对东林被冠以党名的来龙去脉做了讨论,这颠覆了既往史家的认识。但作者有时对史料的过度阐发,以及书中史料未标明出处等问题,未免使人遗憾。
-
深蓝12-27可读性很高,通俗流畅,挺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
-
狄公崔阁老12-12补标。三星半,略有拾人牙慧之嫌。看着也琐碎。
-
φαρμακον12-22记得小学初中时读《明朝那些事儿》,读万历征朝鲜,总对这个王朝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王朝兴盛,不过上下精诚勉力,制度周密运行。如能“戒慎警惕”,终不至于吊死在煤山树上。待年岁稍长,见识渐增,才觉黄宗羲评论之精妙。“真禽兽”妄杀无辜,“假君子”空谈大义。为公者,殚精竭虑在前,横遭仇怨在后;为私者,包藏为利为名之心,口吐为义为国之言。北京城将破,崇祯苦无将才可用,恨文臣人人可杀,若太祖燕文地下有知,该如何与蓝玉孝孺等说?家亡血史,有报有偿,只恨因夺一家之资,而涂炭生灵无数。后人不鉴,以为独夫有尧舜之资,便可效法光武得中兴之业,实则做人牛马,为他一人之家产辛劳而已!
-
江海一蓑翁06-23中华书局在之前出版过的樊树志先生面向硕士研究生的明史研究讲稿的基础上,去除过于学术和专业化的内容、并重新编排修订后的一本再版新书。如此处理之后,本书之于大众学术科普书的定位更加清晰,而在具体内容上,又保留了先生基于一手史料展开论述、富于问题意识与史料辨析能力的内容精华。虽然难以涵盖明史研究的全貌与完整脉络,但仍可管窥明代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特点。值得推荐。
-
胖达叔06-11不务正业的时候,就喜欢看点历史读物,出于职业习惯,尤其喜欢这种学者写的读物,中间能看到大段史料的引用(虽然我古文也只剩大学那点底子了),也会引用中日学者的研究论文(尤其在写倭寇问题和白银流入问题时),更重要的是,作者精擅的晚明史领域真是写得太好看了,比如东林非党论,温钱对峙的御前会议,攘外和安内的纠结。这本书原为作者在复旦时候的明史讲稿,删去了史料学和专业的制度和经济史的四章,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显然友好了许多。
-
Keith07-29评论不用带那么大滴恶意。这本书确是《明史讲稿》删去两节后的再版。樊老爷子在他的每本书中都会把一些他的经典论断如“东林非党”重复又重复。。但是,对于像我一样之前未入明史讲稿的人,此次再版也属幸事。
-
穆霒06-29樊的书多是一鱼几吃,意思不大。
-
bookbug06-08我对书内容本身没啥意见,可读性一如既往,但是对书局这版其实就是把那本《明史讲稿》十六讲直接删掉四讲然后改头换面以十二讲的书名出版有点意见,毕竟这对买过旧版的读者很不公平,因为只从书名上看还以为是新著呢,所以反倒不如原封不动直接再版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