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tes of Park Avenue
读书评论:
-
Kkkk芙01-05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评分为啥有这么大的差距…在越来越多的“studying up” ethnography里算不上出彩,但的确是提供了另外一种关于哺育和教育的叙述。
-
温柔的鲸鱼10-22配有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献注解的成人版绯闻女孩或者保姆日记。上东区内幕的细节以及一些句子还是值得做个简单的笔记。
-
听说03-30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逼着自己非要买这么贵的包包 摊手
-
jiangxiao09-06用词有点矫情,后面一部分非常啰嗦,不停重复
-
Y门食客11-07第一次读到一本书的作者如此不真诚。她非常渴望融入一个群体,且与该群体一样物质、肤浅、虚荣、拜金,却假装自己与他们不一样。说自己搬到上东区是为了孩子教育,其实是向往有钱人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地位已久,强烈渴望爬梯子。还矫情地一塌糊涂反复提及自己刚搬到上东区体验到了文化冲击。冲击个P,其实就是没有被真正的有钱人放在眼里而已。她说她实地观察到了男女权力不对称。这还用你说吗?不是哥伦布就别宣称发现了新大陆。如果能做下深入分析,还能增加点本书深度。可惜没有。最后一家人搬到了上西区,他们的孩子没能进入上东区私立学校。爬梯失败。字里行间充满对上东区的留恋。作者是小草型的人,风吹过顺势而倒。他们对环境有极高的适应能力,从不质疑、挑战外在环境规则。纽约是个大丛林,有诸多微生态系统,不是所有人都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
-
Giracesc09-03几乎看不下去,无论是作为小说,还是人类学家田野笔记,还是 whatever,都比宫斗剧还乏味粗鄙。
-
GW_Parables04-17书是出版社寄过来的,SS的大众市场一直做的很好。人类学+UES都是营销亮点。作者虽然是个phd但心智像个高中生虽然掏心掏肺但表达能力太差全篇充斥着翠花进城的彷徨激愤。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群体收入远超全美但没有系统的产业并不富裕,所以买房买包大费周章幼稚园小学头破血流。里面的女性恐慌不安是她们经济上仰人鼻息奉迎屈从,要钱多了叔叔们会大骂自己老婆是个c**t..因为前妻也要钱。老公收入高但金主一撤资收入锐减杠杆太高的甚至会破产跳楼,男的发年终奖金女人被炒鱿鱼离婚。美国的白女女奴的比中国女性多很多,和家庭主妇传统有关。只有物质使用权没有财产所有权。所以很多女人打孩子的主意,鸡娃的动力某些程度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风光。比如医院里有这种妈妈为了面子一直掩盖孩子从运动教练买drug..结果孩子嗑药挂了。
-
大萌04-12中文版书名是《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有些段落啰哩啰嗦,当作消遣读完了,还赶不上gossip girl有趣……
-
羽揚01-29絲毫看不出這人受過PhD訓練,分明是一個精於算計的social climber。另外,買得起私人飛機的上東區富太需要用birkin來區分敵我麼?
-
∞04-02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居高临下令人作呕,mean到令人发指。完全看不出作者半点受过高等教育的影子,传递出的价值观甚至感觉连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没有,浅薄、轻浮、虚荣且无知。我的天这种东西印刷出来对得起为此死去的那些树木、生产出的油墨、排版印刷人员的时间吗?
-
蘭若10-20看到最后作者失去女儿的那一段……所有的母亲都焦虑地想控制一切……但即便是在上东区,你也可能会失去一个孩子(只是概率小一点),你的孩子也不可能完全如你所愿……其实会经常想万一我摊到一个有病的孩子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你就摊到了啊,控制感本来就是幻觉
-
msxx11-02作者打着学术的名号讲着上东区的“秘辛”,字里行间还带着“知识分子”的patronize,最后还来了一个非常love and peace 上东区女性大团结的故事倒也是挺没想到。书还特长。两星半吧。
-
焼きたてパン12-16作者是个很刻薄的人…因为融入不进去那些富豪妈妈的圈子就把人叫做猩猩…动不动就不规范引用的人类学段子都是讲非洲啥部落或者大猩猩的…这能类比嘛??不能不觉得她只是酸葡萄心理…看的时候一直想到 蓝茉莉那部电影,不同的时候那部电影里的人类学肆业生是成功变成了一个上流社会的native,这个作者是企图变成native不成,于是借人类学名义写了个充满偏见的所谓fieldnotes#连我一个贫民窟女孩都看不下去了#这锅人类学不背
-
不闭关了10-23周六在床上躺了一天看的。很难看,本以为会剖析上东区常春藤全职母亲群体,没想到就是一个下城女作家的带着羡慕鄙视的调侃。而且是那种典型的畅销书女作家口吻,平民化“温暖”的“聪明”的“幽默”。大部分都是庶民的逆向歧视,也不想想本科就是常春藤的女生们能让自己空洞吗,顶多就是在你面前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