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亲密

读书评论:
  • Ehdn~
    03-19
    又一本蓝色东欧,讨论人性,灵魂之爱之类的,日记信件式的彼此分析内心深处的感情,孤独和价值感的探寻,配着德波顿的爱情理论来看,这一天实在有点信息接受疲劳。可所谓终究亲密,真的就是无话不谈,毫无保留,连自己都要保密的也要倾诉出去?而且那个人不是安拉和上帝,这种操作真是太难了~
  • windflower
    10-10
    在作者的标尺下,世间大多数的爱情都是垂死的,而终极亲密更是遥不可及的。
  • momo
    12-05
    四分以上,五分不满。虽然浓缩着大量的鸡汤与矫情,但实话实说,确实写得不错。理性的中年男女遭遇狗血的危机,还能够找到这么浪漫的第二春太难得了。亲密如果代表肢体接触,生活分享,那么终极亲密是分享自己的焦虑与疑惑、理想与羞耻、矫情与挣扎等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事实上,牧师第一次回信可能是职业习惯(但也很温柔),后来几次有些烦了(女方好会撩,是双方受损灵魂的撩拨),再到沦陷(沉默的爱),深爱,分手等有序进行,让我不禁感慨这该死的中年出轨真的太狗血也甜美了吧!Ps,牧师姐三观太正了,记者也是有意思的家伙。
  • 流浪R
    10-12
    1996年的小说,选了一个在警察社会中不屈不挠的牧师在物欲横流的自由社会中的风流韵事进行讲述。两个出轨的角色在彼此身上找到自己灵魂最深处的密码,互相倾诉,最后互相转换角色的设计非常动人,而弥散在剧变后的东欧社会的急迫感与空虚感值得反复凝视。
  • yinyue
    04-29
    是情爱的困境,也是时代的难题。难以接受,也不得不接受。
  • 不冬
    12-11
    “也许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寻找一条走出空虚的路径,忘掉虚无。”
  • ALTAZOR
    10-25
    好像我内心里矗立着一座岩石,我自己必须先爬上去。我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来展现所有美丽和伟大,但我们能不能展现自己,甚至自己的想象。不信仰超然的真理,不信仰人自己无法创造的正义和爱,人类的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但爱,生活在爱之中恰恰意味着为之努力。
  • 過季的西梅
    08-13
    怪不得說無神論者往往更能接近上/帝
  • 虾米
    05-26
    比起昆德拉的戏仿谐谑,赫拉巴尔的糖衣毒药,克里玛的文字并不张扬,反有些波澜不惊,这主要与他处理的题材有关。在他笔下,没有特别两级对立的时刻,无论意识形态还是个人伦理。你看他写主人公(一个牧师)的信仰危机和婚外恋,其妻的精神出轨,大女儿吸毒和未婚先孕,主人公所拯救而又把他女儿肚子搞大的年轻人的背信和狂热,他所崇拜的已故父亲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告密嫌疑……作者文字“平静”却有一股巨大的启示力量:只要承认道德有其相对的一面,则人们的生活将永远处于灰色地带且具备合理性。用愤世嫉俗的话来讲,如果信念能帮助人们逃离现实、冷漠和残忍,那么爱情和毒品与之又有什么区别?生命是从一个黑洞走向另一个黑洞的旅程,“架在黑洞上的那座桥,止于另一个新的黑洞的边缘。寻找桥梁有何意义?”
  • 無望。
    02-13
    不要试图在人的身上寻找神
  • Berlinka
    11-07
    终极亲密——那是一种完全信任的能力,即能够向对方倾吐一切,包括最隐私的东西,甚至对自己都保密的东西。从不欺骗对方,哪怕欺骗了自己。生活在爱之中,恰恰意味着为之努力。也许唯有信念,相信爱是我们一生中能遇见的,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最重要的奇迹。
  • sheepmate
    11-16
    柏琳推荐。一个牧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却败在了人类的感情上,牧师过上了与信仰分裂的生活。牧师是痛苦,他的妻子失望,他的情人绝望。实际上,没有人做错什么,这一切都是缘于爱,缘于无助与绝望,但从不邪恶。在上帝面前,我们都不孤独。
  • 赵天霸
    01-20
    去年读的了,很乏味的一本书。故事似乎想要探讨神学和人性,但是实在是太不吸引人了。更像一篇论文
  • 沙沫
    01-30
    把对上帝的寻找转为对人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