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河豚欲上时

读书评论:
  • 5楼的毛
    02-19
    这真是看过注释最多的一本书。。
  • 青灯夜读
    03-25
    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饮食社会学用社会学方法分析饮食对人的影响。
  • Zzzzzzxx
    04-04
    挺可爱的。要是对食物的描绘和介绍更活色生香就棒了
  • Mirror-劉耀文
    05-04
    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 理论合适也有解释力 但例子有点太个人
  • 阿良良木元直
    02-14
    说不清看完这本书之后手里的麦当劳是不香了还是更香了:如果是因为我饿了才吃而且在一人食,那就一点也不香了,脱嵌般的感觉根本就还是孤独吧;但一想到吃了这个汉堡就仿佛在世界走了一遭,一口下去就咬下了全球化的毛细血管的一支,面前的汉堡形象突然伟大了起来,带着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崇高敬意,我含泪吃完了它。——对了,河豚呢?
  • 吴三尧
    04-07
    一本轻松好读的美食日记,也因为行文比较私人化,导致一些理论插进来比较生硬。
  • 手指饼干一枚
    02-24
    有趣的尝试,强烈的个人风格,我愿称老王为梗王,或者food nerd(而不是foodie)。有关某校的部分全程憋笑。看完觉得,关于生活世界,还有太多可“学”的,实践的抑或理论的——或者将二者分野弥合的一种真诚技艺(“转译”和“联结”)因此多加一星。返京前几天r才查知并得意地告诉我李先生是他老乡,移民加州挣来的别墅就在我们散步路过的河边,于是开学第一天就去吃,是地方性与全球/现代性混合的奇特体验。所以看到李先生牛肉面被Q十分惊喜,占了全书1/3篇幅的注释引文遍地宝藏。不过还是要多一人血书把尾注换成脚注,行文本就闲散缠绕(如前所述应是“梗”多且反思性强所致,也是作者一贯文风),这下更是体力活了lol
  • 可达鸭董事长
    02-19
    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的短文集,更像是好读自我民主志。自序值得不跳过,其中推荐的两个读法都好玩:一是按章节读是自我到自我的过程;二是跳着来按照1/2/7/8/9/10读完自我,再读3/4/5/6非我。缺点是注释占了后半本实在是太累了,不如脚注来得轻松。ps.一个冷知识:哈尔滨红肠其实是立陶宛风味的。
  • 今将疯Pro
    01-26
    装帧有趣,内容无趣,过于私人的碎碎念毫无阅读体验,“专业学术”与“科普日常”的结合显然没有成功,只让人看得昏昏欲睡,倒不如直接看《甜与权力》一类书,绝了。
  • 蘑古力气大
    03-22
    不太懂为啥分那么高…
  • Janus
    07-15
    基本事实都搞错,没去的田野不要瞎逼逼啊
  • 草田羽人
    01-28
    平日里读多了仿佛机器合成或者满是“隐微写作”的文章,对学术已经有点厌恶了,读到这样的书才有种“解除学术写作的封印,跳出个鲜活的灵魂”的感觉。虽然由于地域差异很多记忆中的美食略有区别,但是,一边跟着作者的回忆和“冒险”,一边也想起自己本科时候的“苏皖边境油焖茄子考察团”“扶墙进扶墙出”的烤肉自助比赛,想起研究生时候的“追寻螺蛳粉之旅”,以及“为了一杯幽兰拿铁留在长沙”的人生历程。
  • 把噗
    05-15
    成了一锅杂碎。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各成长阶段的饮食经历,想浅白平近地谈论饮食文化,结果没能浅入深出,流于表面。
  • fredyan
    01-02
    在人文社主编的鹿鸣文丛第一本,隆重上市,请多多支持
  • 瘦鱼
    04-26
    写了很多吃的却不像美食散文,引了很多理论却不像学术作品,有点尴尬。作者试图把自我经验对象化,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眼光去审视,出发点是好的,但可能美食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都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