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书评论:
-
augen06-28一部民族的史诗性挽歌,一部属于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孤独”。他们有高歌,有围着篝火的舞蹈,他们在岩石上作画,他们用羽毛制作衣裙,用桦树皮制造花瓶,他们住在抬头能看见星光的“希楞柱”,举行除病祛害的“跳神”。他们仰望天空,沉醉河流和山林,心中敬畏神明。他们生于“风声”,最后又被埋藏于风中。作者用“清晨”、“正午”“黄昏”和“尾声”四个乐章,奏响了一首“命运交响曲”,通过对鄂温克人生活的挖掘,使朴素,耿直,智慧的人性之光在作品中通体透亮,以沉静婉约的文风,空灵曼妙的语言使读者得以见证一个驯鹿游牧民族近百年的变迁与兴衰。从人文角度来说,是一部对鄂温克族的风俗与历史较为贴近的记录;从情感方面来说,我想不论身处怎样的时代环境,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爱与苦痛亘古不变,总能击中人们心中某一个柔软的角落。
-
小小05-13。。。在看了我的阿勒泰电视剧后,就联想到了这部小说,两者之间,有种联系
-
你欺负野生动物03-11我看到后面觉得写了太多人死,好像刻意地使用死亡作为情节推进的工具,作者就自己点了出来,有点神奇的体验。同时我也想知道,活在当地的人如何看待这本书,是本源而真挚的,还是刻意而繁杂的
-
咚咚咚次打次01-27对我来说不太行,我无法沉浸在故事中。不知道为什么,听这本小说我如同个冷漠的旁观者,心里激不起一丝波澜。
-
贤治居畑下03-30有这么几本书都号称自己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白鹿原》,占据家族史、魔幻现实主义、民族史诗这几项主题,却无关孤独。《一句顶一万句》,写出深刻在骨髓中的孤独的本质,甚至对于孤独的理解和力道丝毫不亚于《百年孤独》。并且通过走出与归来的主题,塑造了一个与马孔多比肩的文学地理位置——延津。《尘埃落定》,令人着迷异域文化气质、渗透着宗教意味的魔幻主义,和对一种文明的覆亡的诔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文明边缘,残存母系社会遗留的痕迹,以一个百岁老祖母为视角,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
-
嘻呱霜04-27描写死亡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作为看客到后期都已经麻木。
-
月亮02-13感觉在看着每一个人排着队去死亡。
-
安静生活03-29开篇语言优美,以为碰到了一本好书,但读到后面有点像流水账了。还是佩服作者让我认识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游牧名族,鄂温克族。
-
個果01-15不差,但也没好到值9.1分。看下来是一个游牧群体的兴衰,平铺直叙的写法让它显得没那么宏大,因此也没被打动。最好奇的还是萨满是不是真的像书里写得那么神。去掉滤镜说难听点就是各种生怀流和一个接一个不同的死亡。但是套路太明显了,先是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接着一句类似“但是他那天却没能回来”这样的话术预告,然后解释到底是怎么死的,一本书看下来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这样的写法,难免乏味。不过还是能感受到的还有鄂温克人在生活方式和性方面的原始激情,他们与自然生灵的关系是那么纯洁神圣。但是也只有这些了。最喜欢的一句话:“我还没有尝过被喜欢的人所舔舐的滋味,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我一定要活下去。”
-
玑衡01-22非常一般… 盛名难副
-
想喝绿豆汤04-01后半部太烂尾了,似乎急于模仿马尔克斯
-
子非鱼04-05是一本读完之后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书,书中有太多的生与死,所有的悲伤都像安排好的,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仿佛人这一生,就该如此,不断地迎接到来,面对失去。
-
不董08-24个人觉得是一部有些过誉的作品,看得出作者想描写一部民族史诗的野心,可惜笔力不逮。开篇和结尾很精彩,后半程为了展现民族凋零完全变成了情节推动人物的剧情发展,读起来总还是能看到故事背后作者的存在。
-
剃刀的锋利04-12有几处人物设定太像百年孤独,有几处死亡来得过于紧凑仓促,但无法掩盖其磅礴的温柔。男人们不在时“我”的第一次迁徙,只建起了两个希楞柱,部落的萎缩就已经敲响丧钟。跋的叙述格局极大,羡慕那些和土地共存过的创作者,所滋长出与自然的共情能力。
-
放荡小熊08-12读了一天,非常非常感动。阅读之前,因为经常在高中阅读理解题目中碰到作者迟子建的文章,不由自主地就作出了关于主题层面像是“回归自然”“敬畏生灵”的预设,本以为扎根于自然的写作或许对于灵秀之景的过度描绘,与陌生文化的初次摸索对读者来说,可能会失之于无趣,但是在开始了阅读后,就发现这是怎样一种轻盈和缓而又一气呵成的体验呀,故事线索脉络清楚,情节推进中每一个“钩子”的放置,有效而又充满着自然纯朴的意味。坦白讲,一开始确实猎奇心理占据上风,万物有灵的直白表述确是带来了十分震撼的效果,后来随着熟悉了整个故事有关神灵的机制,往下情节发展读者都可以预见,也算是一种阅读趣味。 真实的人物最后在尾声中显现,而后消融在流动着金光的河水里,在自然面前表露热情,即使困惑地走了弯路,自然依然会宽容地接纳,足矣。
-
小蒲08-03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经常遇到这位作者,不喜欢这类作家的作协腔。可这本书却好看得让人在沙发上坐了一晚上直至翻到最后一页,结构和叙事能力真是好。对书里那支鄂温克人有了极大的兴趣,很难想象啊,在离我那么近的时间和空间里,曾真真实实生长着那样古老的游猎民族。
-
下一棵树01-17大兴安岭深处的一个个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接受了风葬。
-
云深不知处03-26这本书能有这么高的评分让人意外。作者想写一个民族的史诗,文明的傲慢,和文明冲击下,一种生活方式的消亡,但落到文本上太乏力,没有写出深度。人物过多但没有特点,不够鲜活也不立体,走马灯式一个一个出场又落幕。赞叹每一个写作者都不容易,写完这样一本书付出了很多,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