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后

读书评论:
  • Sein
    02-12
    博物学带来一种绝对克制抒情的倾向,一种缓缓流淌的客观叙述;我们进入过往世纪中那些不同的灵魂,仿佛展馆里的画看着来往的人
  • x
    01-08
    人是一种被悲伤深深包裹的动物
  • FermeFaon
    01-31
    “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期待一则/改变一切的消息”
  • 格莱西
    12-24
    “人是一种被悲哀深深包裹的动物”,“科学缩小成为一个稍感疼痛的点”。塞巴尔德读起来不是明快的,仿佛在井然的墓地中穿行,叙述被遮蔽在蓝色阴影中。很难不被这抹沉郁的蓝色迷住,从广阔疆域的远处传来生命另一面的回声。
  • 人生跳水台
    12-23
    不太喜欢读诗,我硬读
  • 大A
    10-28
    与其叙事作品主题相似,但用诗表达某些时刻更精炼,有时也更含混。最后一首俯瞰大地颇有中国画意境。
  • 謝邪妮
    02-05
    生命在减少,一切在衰退,时间断裂,日复一日。
  • Henry Porter
    11-27
    塞巴尔德的母题在移民的第三篇中显现得最清晰,一个人不得不走出自己有机的记忆,然后在漫游中瞥见无处不在的裂痕,一切都在解体,也包括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也更偏向于译者所舍弃的题目译法,当然她说的没错,两者都有道理,而这一理解上的决绝也成了这位近乎完美的作家最常受到的批评,也就是他对创伤的崇高,但是回归文本后就能发现,他文字中的情感正来源于此,即时刻在他作品中生成的鸟瞰,与随之而来的眩晕与坠落
  • 冬至
    12-17
    这三组诗是塞巴尔德最初的写作尝试,但当时他也四十来岁了,所以写得比较成熟。我觉得不该将这本诗集当做一般诗集来读,三组诗串联出微缩的西方自然观念史,每一组的写作手法都不同,对历史和艺术素材的使用方式也各有特色,与塞巴尔德日后的作品有很好的参照意义,他延续了什么,新增了什么,对比之下有怎么的差别。最喜欢第二组,接着是第一组和第三组,先读译后记再读正文会更顺畅些,读第一组时需参考前面的配图。其实这本诗集更合适读过塞巴尔德的人,而不是一般的诗歌读者。
  • 欢乐分裂
    03-07
    塞巴尔德独有的静穆与庄严其实在中文语境中较难体察到,也不太适合以“诗歌”的尺度去忖度,放在他作品序列中去考量是一种更适合的方式——仍是携有主观记忆不确定性的有关自然风景的描摹打量,以图文共存的形式抵达伤口和缺口,自然元素与人为活动的共生,心灵所能抵达的迷途会是荷尔德林的诗行——“生命在减少,一切在衰退,物种的繁衍,仅仅是一个幻觉,没有人知道它将去往何处。”“这是疾病,是时间的断裂,日复一日,时复一时,是锈,是火,是许多行星的盐,是昼的黑暗,或天空的诸光源。”众星汇聚头顶,亚历山大之战拉开序幕,死魂灵之石书写世界最后的结局。
  • 新京报书评周刊
    05-03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小说在近几年逐渐被读者熟知,而《自然之后》则是这位作家的一本诗集。这部诗集延续了塞巴尔德一贯的精神气质,让我们能够跟随诗歌中人物的经历,理解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清澈的目光。在这种目光的注入下,旅程变成了一种内在的重新理解世界的过程,而世界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返归真朴与简单的本质,同时又因为其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而具备了凝练的深度。在《自然之后》所叙述的旅程中,人类的精神无限逼近于虚无,却又达到了罕见的统一与聚合,其所涉及的内容超越了艺术、宗教与政治,让人们能够通过文字感触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精神本质,也让世界的图像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无限思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