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莱昂的旅程
读书评论:
-
israfel09-30非洲人哈桑,欧洲人莱昂的一生,是个传奇般的圆。每一句话都像唱诗,像赞美,像祷告,淡远隽永,平和喜乐。文风完美呼应了和解和宽容的主题。
-
没没没关系11-19对书中的宗教和历史都很不了解,其实看得不是很明白,前半本挺有趣的,后面几章看得稀里糊涂,草草翻完。
-
三竹鼠车车01-17不要犹豫,离开那里,不要怕漂洋过海,不要怕翻山越岭,不论哪个国家,不论什么信仰。
-
Lacrème12-31一些过于现代的法国的想法让人出戏。有些名词不知道是原作还是翻译的锅不是特别准确。接下来想看真实历史上的Leo写的Description of Africa, 还有法语原版
-
炼金术士王知渊01-29生动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历史小说,很难想象这本书的原版(法文版)早在1986年就出版了。
-
黄老童02-26后半段有些仓促,但是,整体很舒服,很美
-
哈比比03-31读格拉纳达三部曲的时候,作者说她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艾敏-马卢夫的「非洲人莱昂」,无意间得知掌阅书城有这本书,为此买了掌阅的会员。从格拉纳达的陷落,到奥斯曼人征服开罗,一个个伊斯兰世界中的里程碑事件,就这样映入眼帘,这同时也是一个拷问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小说,缺点是有些流水账!
-
Célès03-30波澜壮阔的流亡生涯:年幼时在安达卢西亚奈斯尔王朝灭亡前逃离到摩洛哥菲斯,长大后爱上远行,遇到来自游牧部落被卖的努米底亚女奴希巴;因政治牵连流亡开罗,还娶了切尔克斯女人,以外交官身份介入到奥斯曼与她族人的冲突中;又被“绑架”到罗马作为教廷特使,以便与君士坦丁堡谈判,还被介绍了同为格拉纳达逃亡者的犹太女基督徒;在罗马陷落后又逃往突尼斯,与家人重聚度过终年……在流亡旅途中,他慢慢超越了宗族与宗教的局限,最终告诉自己的孩子:穆斯林,犹太人,基督徒,他们都应该接受你原本的样子,否则他们就该失去你。如果人们的思想变得狭隘,那么告诉你自己,真主的土地是宽广的,真主的手和心也是宽广的。不要犹豫,离开那里,不要怕漂洋过海,不要怕翻山越岭,不论哪个国家,不论什么信仰。
-
涒灘05-17温和MSL写的伊斯兰历史。通俗易读。希巴为了莱昂舍身留下印象深刻。
-
SuburbanRamble08-06与其说非洲人的旅程,不如说一个穆斯林的漂泊。因为战争,莱昂在亚非大陆几个国家漂泊,西班牙摩洛哥埃及土耳其意大利,甚至还莫名其妙做了回基督徒。书中女性角色有点悲惨,感觉都被“抛弃”了。喜欢书中的历史背景多于故事本身。
-
yy19_thick01-14“阿拉伯人”都是诗人吗,shen了~~~游记×自传×故事×历史×小说……
-
绿音儿&外星兔08-19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
Michael12-09完美的拼图,真正挠在了痒处!
-
singsingsong07-16好久没有读过如此通俗易懂,却又妙趣横生的书!一个点能够延伸出整个世界:查理五世,麦加禁寺的黑石,切尔克斯人,苏勒曼大帝。
-
小簟轻衾10-15马卢夫的小说就是伊斯兰史啊!泪流满面
-
枕流07-29很精彩的书,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真的能把马卢夫和他笔下的人当做当今伊斯兰世界的“主流”吗?
-
贝利撒留.ape11-12优点是格局广大,用一个人的一生串起了那个伊斯兰世界的动荡时代;细节丰富,充满对环地中海世界的风土人情的描述。缺点是情节设计过于平淡,而且流水账化,读起来有种为了满足上述优点,将这么广大的一片世界的不同地区建立联系而不得不把一个人的一生均匀分配,详略取舍失当。翻译的水平比较好
-
维舟11-16一本因其书名而易于遭忽视的好书,内容又易于被看作仅仅是“史诗”,但更确切地说,这是作者阿敏·马卢夫的自我寄托和一贯主题:找到一个自身文化中的“世界主义传统”,以此来对抗那种持久的封闭和狭隘。这实际上并不仅仅是阿拉伯文化的问题,或一个“遥远的故事”,总在回想自己盛唐“开放”气象的中国人对此也应有共鸣吧
-
猫熊不要黑眼圈08-25P72 真主不希望我的故事都在一本书里写完,而是像海浪一样,有起有伏。每次旅行,他都会向我关上一扇门,并打开一扇窗;每到达一个新的港湾,我的名字里都会加上上一片故土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