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读书评论:
  • 明羽波·秀川
    06-09
    读不下去,感觉钱浪费了。3.5分不能再多了,且不说有种《上下五千年》式的说书感,历史事件的介绍和解读本身都有很多问题。另外很感谢译者和编辑,做了很多必要的补充和勘误。
  • 中世与近世之间
    12-31
    国内奥斯曼帝国题材的书也有一些,但理想的却不多,以研究水平而言,国内学者的可以忽略(尤其是前近代),剩下的稍微靠谱的也就是斯坦福·肖的那本,可惜只翻译了上部。因此本书可以称的上是国内第一部详细的奥斯曼帝国通史著作,八百页的小砖头基本是政治史叙述,而非现代专题通史那种八股,不管是入门还是深入学习,本书就通俗性与严谨性都是够用的,译文也很流畅,苏莱曼大帝的论述内容最为丰富,总算对这位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配图问题还是要吐槽,就国内读者比较陌生的世界史而言,不是说一张帝国全图就够了,而是要有版图变迁过程,周边形势,特别是重大战役的地图。当然这不是出版社的问题,原著好像基本是文字,真希望国内世界史著作有一天也能像日本那样,能有大量的配图。还好可以参考台湾引进的那套兴亡世界史奥斯曼帝国部分。
  • harauicu
    11-15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土耳其是一个迷人的国度。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仍将向其投去好奇的目光。有向往,也有误解。时至今日,土耳其依然显得神秘莫测,他的土地,乃至他的民族始终像一个谜。《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的作者极其善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规整的宏大叙事之中也不无细节和微小事件的条分缕析,而历史巨轮偶然间触碰冰山一角引发的混乱和尖叫也被以高超的技巧放大,让人们虽不是亲眼目睹,却也仿佛见证了巨轮崩坏的惨烈悲壮。性格各异的风流人物行走在奥斯曼帝国三洲两海的大地上,用他们的手掌和脚掌去触碰历史事件,我感到这是一部属于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人的史诗巨著。甚至可以将其当成一部历史小说来欣赏,帕特里克·贝尔福的才华在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面前也毫不逊色,而这部书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并没有削弱它作为一本历史读物的严肃性。
  • 言小非
    12-18
    穆罕默德二世和苏莱曼大帝所竖立的法律今天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伊斯兰人民。奥斯曼帝国能屹立600年左右在于其所建立的体系没有贵族制约皇权,同时在王位继承方面的残忍方式保证了继承人的权力不会旁落。不过伟大的雄主大多老年昏聩,苏莱曼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导致了奥斯曼帝国持续三百年的衰败。很少有帝国不受后宫之累,但奥斯曼帝国女性地位之低,除了苏莱曼大帝的皇后罗克塞拉娜,整整六百年的历史几乎看不到女子的名字。
  • 空山
    09-03
    九月大部头打卡·奥斯曼帝国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可爱又可恨,牛气又软弱的那种 但能存活六百多年,本身就非常神奇了.前三分之二有趣(各种八卦 后三分之一打过去打过来,签合约毁合约(大屠杀真的太不能忍了,不明白何为能因为信仰问题如此残忍... 让人最大开眼界的还是奴隶制度,太与众不同了,将军事宗教政治杂糅到这种制度里面,产生了无可匹敌的帝国近卫军,真的是天才苏丹,不过天才的同时也都挺变态的,父子兄弟相残,挖眼.割耳.囚禁.最常用的就是用弓弦勒死(每次看到都感觉呼吸不畅…奥斯曼帝国真的是一个运气很好的帝国了,每次眼看要完蛋的时候总会有新的转机挽救这个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帝国.特别反感后面那些国家打着“正义”的旗帜支持或反对奥斯曼,证明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非常好的通史,适合入门.
  • ……啐!!!
    03-01
    不得不直说……七十年代的英国作者,现在看来,无论基本单一政治+军事史的视野,还是暗搓搓的老牌帝国主义视角,都已经有些过时。然而问题就是,还没有比它质量更高,或者译文更好的奥斯曼帝国相关译著。台湾翻译的三卷本《鄂图曼帝国》,似乎圈子里已经吐槽很多了。特别想说的还是,四罗来的译者处理专名本领似乎很不错,至少问题已经非常少了。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书里各种语言,看括号中的拉丁字母,应该都已经统一用一种标音方式转写过了,而非各民族语言的标准转写。而转写原则是什么?译者和中文版出版者有什么可以交待的?抱歉,一律付之阙如。这一点委实让人不开心。
  • 倔强的小野猪
    06-13
    非常规整的政治史书写,对历代苏丹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建基于土耳其民族认同与穆斯林宗教的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发展成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对不同宗教与民族的包容。这种包容性加上实用主义的考量,让他们创造性地发展出由被征服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奴隶之家”等一系列行政制度,既保证了帝国的稳定,又杜绝了穆斯林世袭带来的危害。在连续几代英主的统治下,帝国蒸蒸日上,最终在苏莱曼时代达到了顶峰。但不同宗教的矛盾,奴隶之家制度与穆斯林的冲突,以及过于依靠苏丹个人能力都为帝国的衰落埋下了隐患。从外交来看,奥斯曼帝国先后作为基督教世界的威胁和各国用来制衡彼此的工具而存在。无论是强盛还是衰弱,这个庞大的帝国具有一种奇特而顽强的生命力,甚至比计划要瓜分它的对手多存续了一个世纪。(略枯燥)
  • fatman
    11-16
    翻译流畅,推荐。纸质一般,有错字。
  • Kly
    06-05
    一部富有激情的奥斯曼苏丹家谱。说实话,不怕浪费时间,可以一读。不值得买,更不值得精读。
  • 看不见的城市
    07-17
    但见一座高峰拔地而起,又缓缓崩落。六百年的兴衰史浓缩在一本书内而又不失深度,实属不易。前半部分(兴)尤其好看,种种材料(史学回忆见闻录等等)搭配作者绝妙的文笔,几乎让人觉得在读的是来自伊斯兰帝国的绚丽传说。后半部分(亡)则更偏向传统史学著作的写法,不徐不疾地道尽一个(曾经)辉煌帝国漫长而又充满血腥与苦痛的衰亡。
  • 某四
    08-18
    【2019087】想也知道不好写,不到八百页,六百年,平均一年不到一页半。我知道不能这么算,可还是忍不住要这么算【喂】就通史来讲,走马观花是难免的,但作者的针线活儿做得真好,花色适宜,疏密有致,把一个大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写得那叫一个起伏跌宕千回百转。除了迷信、能打、手足相残的“优良”传统,印象最深的还是帝国上升时期那与众不同的、开明而实用的奴隶制度,它别有怀抱地吸收了异教徒中的精英分子 ,巧妙地避开了统治阶级世袭制可能带来的风险,神奇地实现了真正的唯才是用。另外,后半本儿对十九世纪欧洲列强乍看像发神经、细想是坏心眼儿的种种“制衡”行为多有展现,全程翻白眼儿,看完以后整个大脑都被斗大的“贱”字填满了【喂】#每月打卡#
  • 无有为
    12-04
    600年的历史,不是作者问题,谁也做不到一本书说好一部600年的帝国历史。总结一句话,打来打去。
  • Moja
    08-18
    奥斯曼土耳其,起始于宗教,发迹于武力,扩张于战争,鼎盛于包容,衰败于经济,没落于体制,消亡于乱世。屹立亚欧大陆六百年的大帝国,无数充斥着血肉的历史,在文字中简简单单翻过,让人感慨万千。2019.8.18凌晨1:44,七十万字,我读完了。
  • 测海
    12-09
    目前读到的最全的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从开国之君到末代君主,简要介绍奥斯曼发迹之前的局势,读之不会有陌生感。以帝王本纪形式书写,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政策等方面,信息量大。欲彻底精读这一本,可以泛读十本左右相关书籍。
  • 犯罪系数Zero
    12-02
    奥斯曼的民间宗教态度很有意思,基督徒使用写满阿拉伯字母的护身符,土耳其人深信斯拉夫圣徒的遗物,具有非凡力量。1872年罗马尼亚一个村庄传闻吸血鬼出没,毛拉跟神甫联手作法都赶不走,最后村民请来位黑人术士镇住了鬼气。哪家教派法力高强,就信服哪家,巴尔干人的态度大抵如此。还有基督徒男子,贪慕阿拉伯的一夫四妻制,特意改宗伊斯兰。
  • 欢乐分裂
    08-07
    4.5;前半本辉煌流丽,后半部陷于写史流水账+拥英视角,总体可读,尤配以地图国界变迁+周边国兴衰蔚为壮观。发源游牧,具出色军事能力,东征西伐扩大版图,缓慢渗透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东方开始碾压西方,成为联结欧亚的贸易中心,称霸海陆,是罕见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对比轨迹接近的天朝,可参照出宗教信仰对稳固政权的凝结性),难得的是亦能兼容并蓄,包容多元文化/宗教,保护人文艺术,苏莱曼时期达至巅峰。每个王朝的衰落亦惊人相似,各种内讧、腐败大伤元气,君主排斥改革、保守专政;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殖民扩张+俄罗斯的崛起,衰朽帝国成为制衡(欧/俄)砝码得以苟延,各附属国纷纷独立(可侧面了解希腊波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埃及等国的血泪史),对亚美尼亚的残忍屠杀震惊世人,一战火焰终于焚毁了这个曾经荣耀的泱泱大国。
  • cicada
    11-01
    土耳其的崛起与衰落,映衬着它赖以生存的价值的辉煌与暗淡。东方对西方,亚洲对欧洲,帝国对民族国家,宗教对世俗,帝制对共和,传统对现代,扩张对发展——改变还是坚守,这对于土耳其来说始终不是容易的抉择。所以说那段帝国时代是土耳其、欧亚两洲,也是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Fan
    11-02
    详略得当,非常好的通史。只有一个问题,这本书把东方问题里的英国写的过于正义了,难以置信XD 都是积重难返的病夫国 奥斯曼还是比清国高了一档啊
  • 力夫
    11-06
    作为译者,就不自卖自夸了,着重说一下原作者和出版方。根据我有限的经验,我最喜欢读英国人写的文字。本书原作者是英国贵族,果然也没让我失望,不疾不徐地带着读者讲故事,待你回过神来,已经读完了一个帝国六百年的历史。出版方更是给了我惊喜,编辑、设计十分给力,精彩的配图为这本书增色许多(英文原著配图不多,而且不甚清晰);特别是卷首的地图,是我们理解这个略显陌生的国度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当前的严监管环境下,做成这样一张地图,想必花费了编辑大量的精力(评论里有一位朋友说没有地图,不知道是何缘由)。最后鸣谢我的朋友罗闻兄,他提供的照片十分精彩,让人忍不住也想放下书卷,用自己的双脚再次丈量一下书中的土耳其。
  • danyboy
    10-07
    利用假期读完这本厚近800页,70万字的奥斯曼帝国史,非常值得一读。我一向对回教及相关文明不感兴趣,但此书改变了我的看法:1、奥斯曼帝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伊斯兰帝国(如阿拉伯),而是一个“天下”,既是伊斯兰的天下,又是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这种继承包括了多民族、宽容宗教、疆域等诸要素。2、与中国有太多可以类比的因素,尤其是18世纪以来从衰落走向现代化改革,东西方两个“病夫”面临的局面相似,改革目标相似,国民对帝国旧日迷梦和传统文化的自豪相似,改革稍有成就即回归旧制度的”厉害国“模式竟也相似,国际与国内精英阶层公认的独裁者哈米德二世同时是普通国民眼中的爱国英雄,他治下的帝国回光返照与今日我国相似之处尤不可胜数。3、作者为老派英国人,写于70年代,因此将英国写得光明正义,此处可稍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