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生家庭和解

读书评论:
  • 海上阿童木
    12-29
    《与原生家庭和解》是一本家庭关系分析学派的书,可以看出武志红等人学说的源头,可能因为著述年代较早,且里面的案例不是很详尽而显得有些泛泛,但是对于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如何认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还是有所启发。
  • 竹刀羔羊
    10-18
    做父母的应该看看,所谓的“严爱”,可能只是出于你的“遗憾或者伤痕”的投射和重现。浑然不知,值得深思。
  • Ann
    04-16
    自我疗愈的过程。一个上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推荐原生家庭有问题的人一定读一下,哈哈
  • Andrea
    04-16
    感觉是给心理咨询师看的书,主要是讲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影响,这样看来儿童创伤的模式很多,不尊重不满足承认孩子的欲望都算,看书的意思好像是说所谓的和解就是要接纳承认自己的每一个人格和欲望。为人父母真的是好大的责任,书中强调的也是之前就知道的一个道理:“只有当孩子确实是在一个他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气氛中长大的,那么当他面临分离的需要时,就能够舍弃与母亲(或亲密抚养人)共生的感情,完成向个体和自主的过度。”
  • 阿鹿曦
    10-18
    儿童时期被压抑被隐藏的情感,长大成人后会拼命找到方式发泄出来。因童年时期太弱小,于是大人带来的巨大痛苦无法承受只能逃避麻木自我,自我的真实反应情感被隐藏,长大后就无法体验自己的喜怒哀乐,要么对某种情感过激反应,要么对某些情感冷漠没有共情能力,长大的成年人需要面对自己儿童时期的悲剧,自己不再弱小,从中获得力量,也就修复了自己。儿童需要在一个有爱包容的环境里长大,顺应孩子天性,孩子不是父母的另一个自己,不可私自占用,有意识发展成为她们理想中的自己,可怕的是一些父母无意识把自己的悲观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觉得安全,他才敢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成长。
  • 远哥远哥快来迪迪拉克
    08-17
    翻译扣1.5星,翻译太影响阅读了,本来是非常经得起推敲的论文。
  • 橙橙橙
    03-27
    翻译很勉强,内容比较杂乱,不好读。1979年出版的,观点沿袭了佛洛依德的理论,强调了母亲的作用而忽视了父亲。
  • Diva.plus
    02-28
    实际上要拆解成两个过程……但太综述淡薄了……几乎毫无参考价值
  • 冰yu
    05-22
    治疗精神病专家的精神果然是精神错乱的,本书是没有什么逻辑的,而且是一本比较偏学术的书,翻译的也不好,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C同学
    07-07
    觉得文不对题。阅读太专业晦涩
  • 涩琪七
    11-07
    读了一遍,觉得有点懵
  • 习之
    03-13
    读完这本书,没感觉这本书是在说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内容,像是一本心理学研究的书。这本书虽然很多表述过于专业,翻译的有点糟糕,读起来有点费劲。但是本书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有几点还是很值得思考和参考的。对弱小者的鄙视是避免自己无助感爆发的最容易的办法,也是软弱的表现。那些体会过无助,所以了解这种感觉的强者,根本不需要借助鄙视弱者来展现他的强大。鄙视是弱者的武器,也是对自己某些糟糕情感的防御。成年人或多或少会有意识地、克制不住地对孩子施加权力,这种权力施加是所有鄙视与歧视的根源。一个人无处发泄自己的愤怒,所以把它宣泄在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这也不足为奇。
  • Chloe
    05-05
    童年的遭遇和与家人相处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处理事物和情感的反应机制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抑郁:
  • 笑死朕
    05-25
    翻译得不好,有些句子根本读不懂。 但是一本好书。
  • 青竹
    03-07
    其实,是要与自己和解。我们一生害怕和抵制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只因为这些事情在我们毫无抵抗能力的生命初期发生,如果有勇气去“回看”,觉知童年的事实,成年人也就能获得解脱。
  • Jian上眉梢的A
    08-31
    有点乱。适合于一定水平的精神分析师读。有些概念讲得不清楚,逻辑也不太明白。
  • J.
    08-12
    童年的遭遇和与家人相处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处理事物和情感的反应机制,很多人都会消极地去对待青春叛逆期这个话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春叛逆期是摆脱原有的环境获得新的自我最好的机会不应该被一味的压制。成年人美化怀恋童年,因为童年生活带有一种自发性,可以真实表达自我而不被压抑的自发性。这与成年后大多数人不得不存在的与内心相去甚远的陌生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对比,在一种虚假的自我中始终得不到表达和真实的认可。一个人能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对自我的真实认识。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和童年,唯一的良药是获得自我成长的良性反馈机制。
  • TrenT
    10-07
    本书对我来讲,最有用有两点。1.如果你现在有某种生理疾病,而且不能从你童年之后的事件找到原因,那么从童年找。怎么找哪,很难,因为他被包裹在美好的童年中了,我们只能打破美好童年的回忆,才能真正找到原因。2.教育小孩,要让他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看到你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