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乡村音乐
读书评论:
-
经常用脑06-11本真性这个概念真的很难操作化
-
绫懒遥04-28标准的民俗学authenticity研究。
-
鸟木一寸又12-03没有我期待得那么好,史料价值大于学术价值,前面那些故事里比较让我感兴趣的可能就是乐器尤其吉他是在什么环境下插上电的(p195);从第一章就开始想这不就是《传统的发明》吗,到最后两章的时候终于出现了直接相关的论述
-
皮斯叽11-01“场”的经验研究:一种艺术形式如何借助媒体、关键人(比如为了卖唱片机而做唱片的商人)、协会等等流行起来。国内有没有研究二人转的艺术社会学学者呀?写出来肯定好看。
-
像04-14越看越生气 卢老师是用的机翻吗
-
世界是只小风车05-28文化生产范式框架对我的失败思考有一定的启发性。
-
弥芥05-28彼得森自己提出的文化生产理论的经验研究作品,拿1923-1953年美国的乡村音乐发展过程来运用自己的文化生产视角,这种自己有意识用经验研究来宣扬或证明理论的学者我喜欢。乡村音乐作为文化载体,受内、外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作者试图在长时段里展示这一过程。本真性作为乡村音乐的内核和立基之本,像是乡村音乐的代理变量,展示本真性被多方因素不断建构的过程。可能因为文化和历史距离,读起来没有太多感觉,出于理论视角目的,论述非常具体,所以不太有趣。社会性和学术性不是很高,反而更像是商业史或音乐史作品,社会含量还称不上社会史。
-
与学术怪兽战斗05-27选读了几章,其他快速翻完了。用乡村音乐史来折射社会史,并回答乡村音乐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副标题“本真性之制造”虽是一个核心变量,但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唱片、留声机、广播的作用(像《声的资本主义》),音乐界的斗争(贝克尔的“界”和布尔迪厄的“场”),民族主义(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音乐,什么是一个移民国家的音乐?那些拥有本真性的山野人所保存的音乐),美学的和商业的动力(乡村音乐在硬核和软壳的循环中发展)都是重要因素。动能和结构都在描述之中,资料详实,但感觉社会学的分析没深入展开,有点意犹未,例如还提到了种族(黑人只能唱什么歌)、政治(乡村音乐的描述词folk因与某党派关联而被排除)、集体记忆等,都有蜻蜓点水之感。
-
Luftmeer01-16《艺术的法则》中缺失的关于艺术(商)品化后的传递过程中的区隔法则是如何发生的,彼得森对民谣的研究从经验上补上了这一环。文化工业制造能力应该被纳入到对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研究当中了,对我而言最有启发性的是那个关于文化品位的“代际的辩证法”部分,消释了我对于艺术法则变迁的困惑。值得五星。
-
成不成10-11“只要乡村音乐依然是表演者、音乐行业和爱好者共有的财产,那么,本真感就算在它发生变化时也会被保存下来。”啧啧啧,精神力量之虚幻……
-
江海一蓑翁06-08美国学者彼得森的一部文化社会学力著,隶属于刘东老师新创立的“艺术与社会”译丛。本书从制度分析、内容分析和个人生命史等多个角度,详细论述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历程。本真性成为作者考察美国乡村音乐的核心线索,这样的本真性跟乡村音乐作品的多样性,跟乡村音乐创作者的自然性与野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样的本真性如何一步一步被体制化、工业化,进而内化为音乐产业一种流程化、标签化、操作化的内容的全过程,都被作者梳理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论述与分析,对于考察当今中国包括独立电影、独立音乐、读书会等在内的文化组织和文化场域生态,都大有启发和裨益。卢文超老师的翻译流畅准确,为本书增色不少。
-
你有猫病吗12-23乡村音乐吧,妙就妙在即使它的本真性是被制造出来的,它依然很真:以至于听了就想喝啤酒。
-
死透气了05-28由于自己的研究生在阅读兴趣上众口难调,我又不喜欢限定学生的研究和阅读领域,导致我要在好几个不同的方向上指导学生。我并不建议学生成为我这样的什么都懂一点的老狐狸,但也期待他们能对这个世界有像我一样的好奇心。这本书是双周读书会的最新一本,我自己读着很带劲。
-
译林出版社04-04#艺术与社会# 独特的艺术社学会视角,透过行业机制审视音乐风格的社会成因!
-
西多士09-02乡村音乐的前世今生,商业、受众和创作者的合力所建造的成熟体系。其分析思路和视角可以被延展到所有新兴的艺术领域。翻译的专有名词没有给出原词就很难受。
-
水草狗06-28产业化的音乐工业如何认识和掌握抽象的本真性,并将其再生产出来。前人往往只认识到文化产品是某种社会需求的产物,彼得森则注意到所谓“社会需求”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消费者都说不清的,而工业资本家恰恰可以加以把握并有意识地予以生产。问题意识极好,可以推广到整个文化产业。潮流为什么成为潮流,这个问题已经问过太多次,工业如何能get到消费者心中隐秘的愿望,这是更富于挑战的问题。豆瓣阅读买的电子版,翻译比较生涩。
-
麦赫德!12-22文化生产视角,突破了文化作为资本、结构的分析路径。就乡村音乐的创造而言,基于这一视角的经验研究算是相当出彩了(虽然那些音乐背景令人云里雾里)。不过,仍有很大的还原主义倾向。
-
观止07-18美国艺术社会学家理查德·彼得森的代表作,是作者历时近30年对美国乡村音乐进行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文化生产视角。
-
艾弗砷01-31一段独特的唱片-广播兴衰史。前二百页可以说字字珠玑,论述本真性的章节略有些无聊。二十年代的农业衰落让进城务工农民增加,为乡村音乐提供了市场,乡村音乐是版权盲区,歌曲收集者只需支出表演费用,而独占版权利润。当时音乐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乐谱而非唱片,唱片音质低于收音机现场演奏,乡村音乐长度自由,成本低,广播台用它填充节目空余时间。乡村歌手的赚钱方法是,利用广播台打开知名度,进而在广播信号覆盖区域巡演,巡演模式让成员精简的家族式乐队更容易存活。30年代的大萧条减少了人们的娱乐支出,于是免费的广播进一步繁荣。33年禁酒令解除,酒吧乐队出现,其不同于舞厅乐队的是,喝酒者不需要稳定的节奏,但需要音量。这为插电埋下伏笔。二战后,录音技术提高,唱片原材料开放供给,广播台开始录播唱片,现场广播模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