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读书评论:
-
momo01-22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lthy H and Sick S really analogou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ver-existence and existence?
-
躁马05-23没读过,也不会去读。
-
堕落的爱德华10-30读了第6章 喜欢喜欢 不过确实逃不开parfit的non-identity problem
-
lil stubborn08-29生死问题上求助于这种哲学真的是可笑,每次看一点都会被论证的可笑程度惊到
-
lien03-16主旨:生育没有任何净效益,有限的好处也低于所付代价。1、只有已经出生的人才能享受good而遭遇bad,假如good多余bad(虽然不太可能),总的来说ta得到的就是good-的人生。对于没被出生的人来说,并没被剥夺任何good(因为ta不存在),这就是not bad,即可量化为零;而且ta也避开了一切bad,这可说是good了。因而不出生总的来说是good。由此不出生(good)比被出生(good-)好。2、盲目乐观主义者会认为后代能避开一切苦厄。然而这得由无数个幸存者偏差构成。一旦被出生,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一样,不可能永远好运永远空枪,如果一直玩下去(一直生)的话总有后代会被苦难击中。结论:生了就会施加伤害。不生非但不出于厌恶,反而出于仁慈。
-
goddess12-01如果从前你认为本书仅素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淆,甚至所谓知识精英的无病呻吟的话,这两天建议你佬再重新思考一下
-
loafer ewan09-30读了1/3实在读不下去了,从句绕来绕去,头不昏太难。立论的基础是4个公设:1快乐的存在是good,2痛苦的存在是bad,3快乐的缺席是not bad,4痛苦的缺席是good。而存在的人总是痛苦多于快乐,bad-good=bad;不存在的人则是good-not bad=good。
-
韩乾02-01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这个观点并不像它初看起来那样惊世骇俗。这句话其实是我们在旁观他人痛苦时,对自身之无能为力的一句安慰;也是亲历痛苦时的自我安慰。很多时候,恰恰是这种悲观主义的解释才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可能性。
-
水之南09-26在功利主义内部论证:最好的事是从未出生。而且人有道德义务,不让孩子降生于世。很有趣,作者来过几天,一个很好玩的vegan。
-
merleau02-03整本书建立在最简单的范畴谬误的基础上:说不存在的的人是更快乐还是更痛苦就像说桌子是快乐还是痛苦一样可笑。better never to have wasted time on this book
-
元非08-07无神论者生孩子是不道德的。一个结论。
-
Jin05-05“把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决定背后存在着各种理由。这本书告诉我们,从哲学上来说,这些理由都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