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
读书评论:
-
陈毓秀11-25"能与传播保守主义政治主张的报纸、期刊和小册子势均力敌的是英国各个基督教会里的牧师们分发的成千上万的布道书常常是印刷的。"这翻译。。。
-
saidelizi03-01分成两段看完此书。前一部分的阅读感受记的不清楚,主要是英国地方选举,很受启发,尽管地方选举被寡头集团操纵,但至少也要通过宣传和公开选举来获得选票,从而为观点传播以及竞争提供可能,新兴市镇的选举则更能代表当地多数人的诉求,柏克正是因为无视当地选民的利益和呼声而丢掉议员资格,最后一部分写的很另类,在分析了改革派的民众和领导者之后,视角转向社会的主流保守派,分析他们的宣传策略与活动,这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尽管激进派是社会的非主流,但是上层也是通过允许保守主义群体的社会舆论与行动来来进行对抗的(当然权势层对激化的保守主义的民众运动也是极力打击与镇压)。另外此书也隐含了一个观点,大众政治转折性的变化的条件工业化的深入让工人阶层成为数量众多且不能忽视的群体(降低了底层贫民的数量,增加了中产阶级的数量)
-
立青03-30一口气读完要晕过去了;洛克那章不出乎意料地和剑桥学派一个脉络
-
Sisyphus04-02不喜欢这样的写作,既没有结构性和分析性,又没有时间性和故事性,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神。
-
Dean Zhao03-30英国十八世纪市民社会和大众政治参与发展史,特别是激进主义政治的发展历程。
-
铜豌豆09-23读到一种政治成效的滞后性:英国在18世纪从革命向发展过渡,将大众在精英统治的有限框架下和平地纳入新的体制,虽然当时不温不火,却带来19世纪新景象。
-
石枫11-24写的很本分的一部可以用做写作教程的书,算是汇编了二十世纪后期英国学界的修正主义成果。十八世纪的英国确实暗流涌动,庞大的公民社会尚且能够克制住激进主义与政治化浪潮,但十九世纪的到来终究改变了一切。
-
江湖散人12-11历史的角度,翔实但不精彩
-
Te amo12-1418世纪英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都能在zf和议会当中得到体现,即使选举法延续的是1429年制定的旧例,但是逐渐形成的“院外活动”——压力集团的政治参与模式,如游说议员、刊发报纸和小册子、请愿书、动员民众进行集会和演讲等等,以及主要由制造业工人发动的骚乱——给予了各个阶层和压力集团以挑战贵族精英权力的模式。而为这套模式做支撑的是从中世纪演变而来、各个阶层都普遍认同的一套价值理念,即贵族精英应知晓自己权力的边界,捍卫信仰zy、出版和言论zy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中下层民众对传统和习俗的认同是上层精英的保守主义理论能够进行大规模传播的根本保障,从而被简化为对君主制、宪政、国教和等级制度的普遍认可,因为人们认为这套制度为英国带来了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和普惠式的经济增长
-
夏季群岛03-21南京大学英国史的老朋友、迪金森论大众政治,超越经典解释与修正派的新见解,即:强调变迁。即使是一个土地贵族社会,但是旧统治方式已经不再。
-
Derridager10-20这种“复调”的长难句翻译让保证了十个小时充足睡眠的我在上午看到一半的时候沉沉睡去,醒来之时已经下课。不过资料翔实,可是这又有什么用。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五章还可以。
-
Scipio07-24还行,不够清晰,太细化了。
-
快活林07-29这一套书都很好,但是这本翻译不如后出的几本。
-
生锈的佩剑02-18精英和民众的平衡协调才是民主真谛
-
w君03-28全书读完算是对英国十八世纪的政治形态有了一个了解,它是现代英国政治的塑造阶段,是一个保守与改进互有往来的阶段,而且保守还占优势。但最后激进和改革如何胜出呢?本书很好的的地方在于描述了一个结果的形成阶段,而且梳理的很清晰,材料也很充足,尤其第八章对我启发很大。全书翻译前半本错字和不通顺处有点多,但还算完整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
Praetoria02-16很难相信译者不知道一些名词的先例,全书读下来猜了不少,极其影响读者对狄金森的观感。狄金森的旨归其实是清晰的:除了围绕议会展开的个人/党派/意识形态之争,院外政治活动、公共领域中的团体和各阶层斑驳燎原的欲求,同是18世纪英国政治中一个可以像“辉格党寡头体制”、“美德~商业”、“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那样结构出来的维度。结构化的典型手法在第一、二、六章,初创性较强的内容主要浓缩在七八两章。
-
犯罪系数Zero07-20优点:资料丰富、分析到位,通常认为17世纪选举腐败,本书表明,选举其实要讨好平民,很辛苦。缺点:行文干涩,长句、不分段落,看完一章能要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