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读书评论:
  • Bidasari
    12-08
    写得很好,有很多启发
  • Julieta
    08-25
    pregnant embodiment:subjectity and alienation#开心地找朋友要了台版——根本不适应繁体竖版qwq
  • 闻夕felicity
    07-30
    对照着何定照的译本读的,因为有很多中文真的不知道在说啥,一个是两岸译法不同(波娃=波伏瓦,沙特=萨特,鄂蘭=汉娜阿伦特),另一个是术语太多搞得佶屈聱牙,好几个句子中文不知所云,看英文反而简单。
  • 幻觉灯笼
    09-03
    向竖繁认输,我看的自己整的机翻版…只能说有点恨自己没有早看到,否则也不会走那些弯路
  • -
    04-04
    把女性经验和现象学结合在一起真的非常有触动,特别是前两篇的论述,耳目一新。后来略显疲劳,但是海德格尔那部分mood论述很精彩。
  • 芜塘子
    12-07
    The female person who enacts the existence of women in patriarchal society must therefore live a contradiction: as human she is a free subject who participates in tran- scendence, but her situation as a woman denies her that subjectivity and transcendence.
  • 累宝纯享版
    07-23
    幸亏自己的文章写完才读到 这么牛的东西我可写不出来 要是先读到 不是自惭形秽就是过度借鉴
  • byebyemyblue
    01-21
    Iris把这种略带私密性、女性共享的意义,长期被主流话语忽视的意义记录了下来,使得她的分析活泼、生动,不再停留于理论空壳,而充满诚意。里面有许多对“标准女性”的反思,比如“母亲”这个捆绑了太多美德、太过完美的标签。把被忽视的东西重新展现出来,女性主义者应该做的。不是所有事都要被歌颂,不是要被歌颂的才有意义,诚实地记录已经弥足珍贵。女性主义最终要回归生活。
  • CCy
    04-28
    仿佛也对自身的身体经验进行了一场回顾。讲怀孕那章提到科学设备余留的影响,以及最喜欢的月经那章,想起今天体检女孩们还是需要询问“尿检撞上生理期该怎么办”,冷漠的体检规则到底也是他们设定的,menstruation is always being concealed.
  • 沉默生啤
    01-21
    前六章(尤其是前三章)的精彩程度让我觉得哪怕哪天这书译成中文版书腰上印着“每个女人一生必读”的傻话也挺合理。
  • 吕品四
    02-04
    每一章都带来足够的思考,尤其是讲pregnancy的一章,除了对自身主客体的反思,还有对医患关系、健康状态的哲学思考。女性视角下看到的“正常状态”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时刻在流动。
  • kidultcc
    03-08
    好读到要在亚马逊下单自己买一本带回国的程度。胸部和穿衣那两篇无比感同身受。最赞的是这本书在批评的同时没有任何“怨气”,坦坦荡荡地去思考身为女性的生命经验。可惜作者去世得太早了,如果她还活着并书写一下有关衰老的话题我会更期待。
  • fushia
    12-20
    论述思路模式化十分明显 看到最后有点疲劳 不过议题还是很有意思 把现象学和女性身体结合在当时算是先锋
  • 面包漏水
    09-23
    女性的身体感受是内在与超越意向性的割裂、空间感和运动感的脱嵌、我能的取消与别人能的期待..其实想起来Ahmed讲的straight/oblique orientation了,往往只有嵌合主流直线定向的人才能有着融于世界的身体流畅感,而与固定场域不相符的人却会体验到从背景中所浮现的身体的那种总被凝视的顿感与失能。不过确实Young对女性体验本身的现象学就很棒了!真觉得她把女性经期的volatile emotion说成是海德格尔桑的自无中升起的authentic mood太绝了,而对整洁的期待与隐匿的私人性处理都正是以潜在的男性视角来衡量的。(其实想看的pregnant embodiment是期待能够有一点点是从内在中他异的仍匿名而无声的婴儿视角来写的,因此有些觉得她有点太重孕者自身的体验了..
  • grapefrukt
    05-07
    既批判了父权社会,也为女性挣脱现有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非一味地描述对女性的压迫,也并非舍弃一切有anti-feminism 倾向的概念)。由这本书想到,阅读女性主义作品对各种性别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这些上世纪的观念和讨论能够进一步走进当下的非学术话语,我会由衷感到高兴。
  • sirius_flower
    11-26
    想法很不错,把现象学作为描述工具结合后现代/后结构的颠覆性理论以达到即能把握直观体验又能做到社会批判的目标。gender还是得到保留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特征,并强调了其在性别分工、异性配对、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影响 但说是facticity感觉有点过了;实际上区分了三层:普遍知觉身体、性别身体、符号性别。中间一层是关键既依赖生理又被历史文化塑形,而Moi忽略了这一层. 后面几篇的应用点都很好,但总感觉执行上很乏力,始终没能讲清楚normativity在知觉和文化之间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