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

读书评论:
  • 山雨
    03-20
    细雨绵绵,是温柔的;而其中呼喊,又是撕裂的。它以旁观者的角度疏离平淡地叙述身边每个人的故事,也包括自己的故事。乡土不是含情脉脉的,是身在其中痛苦万分,回想起来却愈发色彩斑斓。
  • xiaoOo
    03-22
    对真实的少年记忆的理解和感受写下的少年故事,穿插着夸张虚构的情节就像一个棒槌,当你陷入真实回忆的时候就给你一下,让人感觉很不爽。
  • 木沐21
    03-15
    余华老师的书读着还是那么的“难受”旧社会的陋习展现得淋漓尽致,读着特别糟心。大男子主义,对女人老人的不尊重,女人自己的不自爱,贫困无知愚昧恶毒,人性的丑陋……好几个角色的死亡都很荒诞离谱书的时间线特别跳。男主在南门,被领养,回南门发生的故事和遇到的人都是跳着叙述的。整本书都是回忆,看后记才知道余华老师是故意这样。“记忆的逻辑”,时间成了碎片,回忆起来是片段式的就很合理了。“我曾经赋予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 zhangli_just
    02-18
    总觉着年轻的余华更真诚2024过年读完的一本
  • 澜若祀
    02-17
    这很余华 倒叙穿插式的童年回忆 让人陷入感伤 又让人充满阳光 小小年纪 仿佛一生
  • 人美陆子野
    03-13
    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令人内心闷闷疼痛的人生。余华用简洁的文字精准表达情感,可见功力。虽然没有经历过相同的事情,但会回想起一模一样的感受。文中跃然纸上的人物众多,我最感到疼痛的,确是短短几句没有外貌描述的吹笛子男孩的父母。
  • 西北一枝花
    03-05
    余华太会讲故事了,已经长大太久了,余华带我用小孩子的视角看这荒诞的世界。
  • 笃悠悠先生
    03-10
    这是余华年轻时候的文笔。没有后来那么残酷,倒是多了一些细腻。
  • 见风
    03-10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时间将我们推移着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 赤赤赤渥
    01-05
    余华的第一部长篇,一部站在余华创作转折点上、兼具前后期两种风格的小说。暴力、血腥与冷漠是依旧存在的,且这种双向的暴力(内向自己的家庭,外向朋友、师生、社会),如基因一般流淌在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身体里,代代相传。最典型的,作为传统家庭结构中的核心、父权制的掌舵者,“父亲”这一角色已经在先锋作家的笔下被解构,祖父、父亲与我,肉体暴力或是精神施暴,他们在家庭中的结局最终都是走向自我边缘化或被边缘化的道路。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从《呼喊》开始,余华已经开始看到人性的光辉了,他笔下的部分人物开始恢复良知,人物形象开始趋于圆形。小说中有对于童真友谊的描写以及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肯定,这表明余华恢复了对正常人性的体察与描写,这种现实主义、人道主义的复归也成为了余华从先锋派后期转型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 1234567
    01-17
    写尽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恐惧不安
  • 二柠
    03-31
    回忆录式的故事讲述,好像是一个充满悲伤的童年小孩的回忆,暴躁叫嚣的父亲孙广才、晚年委曲求全的祖父、在河边溺死的弟弟、在脑血管破裂却未被发现中离开的苏宇、被父亲抛弃的国庆……不被待见的讲述者本人,其实读完之后感觉心情挺沉重的。余华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说,这部和《兄弟》都是早期写的,感情色情偏灰暗,虽然是畅销书,但不是很想看《兄弟》了。
  • captain
    10-04
    有点不太能欣赏这部小说也没什么共鸣也没记住些什么鲜活的人
  • 芽儿
    04-26
    没有让我连续读下去,或许是孙光林的回忆太散了,一个人物接着一个人物地描写,然后时间线才渐渐清晰,一直想看孙光林离开家乡在外的描写,却没有。难道只有苦难的回忆才会记忆深刻?喜欢最后面那段老师与学生的回忆,大概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吧。
  • 飘雪
    01-18
    于我而言是余华最好的作品,超越活着。
  • 郝佳西
    01-05
    一个敏感的人、不被欢迎的人、找不到自己位子的人,一本琐碎回忆录。有时候挺希望自己钝感的,感知不到太多,也记不住。而记得住的人,反而是那个悲凉的人。老年时在公园长椅上自己在回忆里漫游时,好的片段也在,坏的片段也在,甚至也许记得清弟弟死前直视太阳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