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带的治理
读书评论:
-
天人五衰08-02确实聚焦到了目前治理体制的难点和要害,但是理清治理困境背后的逻辑是一方面,能够探索一些问题解决的思路又是另外一方面
-
榴莲吃点薛定谔08-23忘了啥机遇啥时候读过此书,今日跟别人交流,忽然觉得好有共同话题h
-
大笔记和大报本12-19角度新颖有意思,把医闹、钉子户、城管、黑校车等敏感问题,直接提出来并建议献策。一方面改变了大众的认知和偏见,一方面很好的起到了社会学家的“国师”角色。先天下之忧而忧,真的很棒!
-
巴特06-05书名应该是《边缘地带的管理》
-
刑正叨逼叨07-09原本当一家之言 管理视角,但讲到退伍军人还是哪些明显带感情色彩的词汇的时候 触犯了我的感情
-
ynlwch04-11呈现了行政与自治、政府与社会的两难。很多时候,治理者不是十恶不赦,被治理者也并不都是弱者。认知现实社会,需要更多调查研究,看见复杂身份和多重立场,透析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关系。
-
颤抖的企鹅11-24其实是 边缘地带的革命 刘晓原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三杨11-09本书的观点是在基层行政或地方行政领域,执法者往往是弱者一方,面临许多难题与困境。因为选取弱者执法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本书突出执法者的难处与被执法者的强势一面无可厚非。但是书中的观点总给读者带来一种政府执法是受害者的理解倾向,作者更执着于针对个案事件的就事论事,不能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结构下来分析边缘地带因何产生。倾向于批判被执法者的暴力行为,但是往往忽略在一个集权政府,资源集中的情况下,被执法者能用什么来保障自己的利益符合公正的道义?不论是法律还是经济资源,最终都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换言之,最终解释权并不在被执法者的可控范围之内,天然的不对等。更何况,那些沉默的被执法者往往才是真正的大多数。
-
哈布斯堡的荣光10-08一篇论文书,讨论了史前的民族政策问题。该书认为,我D在49前声称民族自决,后面却翻脸不认,应属准确无误
-
-V111-10话题很有趣,仅限话题有趣
-
对日勿耳04-18从行政实践细节调查出入手,深刻剖析了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街头秩序,国家行政,城市冲突的呈现祥态和深层逻辑;城管,信访,拆迁,医闹等城市治理过程中,由于高度规则化的行动要求与高度复杂化的现场互动造成的行政缝隙与瑕疵;隐性的自由裁量权和灰色的利益链条带来的暴力与暴利,戾气与冲突
-
一卷残书惹夜归04-21不可否认,这本书与我的预期比较远。本书主要是事件性的评述,关于城管、拆迁、信访等问题,核心观点是弱者为一线执法者,而非“边缘地带”的底层群众。问题是,边缘地带或许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地理空间上的边缘,如城中村、边疆等;二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如一些小摊贩、乞讨者。这些在本书中并未看到,以及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的分析。本书所分析的“边缘地带的治理”其实质依然是从政府到社会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这种管理不可避免要遭遇到复杂现实环境的打击,而社会自治则被直接忽视。一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边缘地带,只依赖于政府的“管”是不现实的;政府更多应该强调其秩序等公共产品的提供,至于具体事务的治理可以交给社会自身。当然,看到一本你非常想反驳其观点的书,也是激发自己思考、避免偏执与封闭的一种方法。
-
树上的船长02-22话题都很有意思,体验式的调查研究也见功力。篇章好而乏系统,是缺憾。边缘为何成边缘?何以不边缘?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