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传统
读书评论:
-
篝墩子01-17翻译很赞!和刚看到标题自己预想的内容完全不同,但是内容很好,再次夸赞翻译!“知识传授”传统/方式、学生对老师,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它既割开一个口子向你展现可研究主题,并且提供研究资料:又提醒“师”之与“教”(同时也有“学”)“生”之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推荐和《探寻社会之旅》一起看!
-
小新阳01-05这本书其实还是有点料的。以学生回忆老师的方式写思想传记,其实非常有情有义。有好几篇读来几分感人,台湾有些古典味道的翻译更是增添了许多味道。一代人回忆一代人,一代人继承一代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 默顿的序言写得特别好,学术是需要传承和延续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你在研究生期间跟随一个老师,你必须时刻追问自己,我选择跟随这个老师,在与他亲切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不是有很多东西是光看他的文章学不到的?我导师的人格形态是怎样的?我导师面对世界的精神气质是什么?我跟随他的时间段里,他的研究旨趣是什么?我是怎么从他那里一点点受到教益的? 默顿追问的这些问题其实也每一个学生在反思自己与老师关系时应该追问的问题。 这本书至少向我们展现出,在学术资本主义化如此的美利坚,师道犹/曾存。
-
钝刀龙戈06-14很棒!翻译质量上乘,有古汉语韵味。默顿《论知识的口传》一文高屋建瓴,充满洞见。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当个老师讲课的好处:既可以打磨思路,又可以得到反馈不断更新,还能给人以启迪,多么好的职业。韦伯、维特根斯坦、亚当·斯密、萨缪尔森、米德……都是天才,同时又都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使得他们迟迟不愿发表自己的著作,而不断在口头授课中让作品趋于完美。他们直到作品发表想必也是不满意的,但他们对作品的苛刻要求,又岂是平庸者所能理解的呢?科学界的制度化评议,使得每个爱惜羽毛的学者,都应惜字如金。基督教传统对社会学的影响是个很有趣的话题,早期社会学家不少有道德指向。索罗金极富个性,隐隐能见我导的影子,学生说“整个课堂里好像满是飞舞的油彩和大理石碎片”,美呆。德国人说“教授者,持异议之人也。”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