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城

读书评论:
  • 灼灵
    09-17
    少有的资料,却跟生活息息相关呢
  • 随遇而安
    10-23
    基层治理领域的重要参考书,对应到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 GALAXY
    09-11
    作为随笔,细节展示却不多。视野并不宽,重复感很强烈。有一定价值的题目:集合式居住的交易成本与高密度居住的拥挤效应,社区不可能实现的共同体目标预设,老城与社会塌陷,积极分子需要半正式化,行政化从要做事开始,社会组织只能锦上添花,运动与精细的矛盾,标准化要求与差异性需求,兜底与自主。讨论很不彻底,以至于对策显得随意。一个70分钟播客就足以替代了,《ep.36 中国式社区:一个尴尬又模糊的存在》 中间地带。
  • 用心棒
    08-13
    基本上讲透了社区、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之间的关系和问题,南方城市的案例很多,北京(北方)很少;看到最后会发现所有围观层面的社会问题都是中国人劣根性的问题,如自私自利,从众,事不关己的沉默,文明的启蒙依然没有完成,鲁迅要是活在今天的社区可能要成全民公敌了
  • 零维
    12-16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中的探索则是常青的。”实践经验+逻辑推演+理论概括,很有启发的社区治理著作。比一些同领域的德不配位的学术裁缝强太多了。
  • 蓝皮
    04-16
    几乎是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范本了。原因有三:其一行文不刻板教条;其二足够下沉样本鲜活;其三有思考并对所谓范式提出反驳。但是,正如作者所说,这是学术随笔汇成的小册子,活性有余而系统性不足。
  • 神宮寺香澄
    04-16
    尽量住高档小区吧,远离人口稠密的老破小。不一定非要买房,在高档社区租房未尝不是好选择。这次上海的事情让好多人发现花了大半辈子的钱给自己买了个监狱,甚至是地狱。
  • 方芮欣
    11-01
    很认真地读完了,办了个讲座,参见https://b23.tv/DosD6eK
  • 刘二狗
    01-03
    P289,作者认为城市管理应该是政府主导,其他第三方服务都是浪费。专业化分工是值得警惕的控制。如果有零分,我愿意给零分。
  • 鶴少爺
    11-19
    首先,敢于说出事实——“多元自治”并不存在;居民自治不能被制度化、规范化;自治缺乏激励;很多所谓的“创新”陷入越创新越复杂越困难的局面,然后在政绩要求下,不得不继续“创新”——现有的治理体系和方法都有问题(是嘛,两样互相矛盾的东西,其中一样不动,另一样再怎么改革怎么创新,都不可能理得顺)。不过,作者说自治难(小社会)并非社区行政化(大国家)导致,但提出的三个原因——社区规模扩大导致的异质性、社区自足性降低、自治缺乏必要的支持——其实弯弯绕绕到最后基本还是大国家和小社会之间的矛盾。
  • 敬之
    11-03
    语言很实在,观点很清晰,帮助我了解这个议题。
  • 胡萝伯爵
    10-19
    先锋书店翻完的,因为卖得很贵,所以翻得很快。感觉,对于盘根错节的社区问题,用随笔的方式去书写未尝不可。最近在走访南京的老旧小区,这本书给我一些整理材料的思路。
  • Karl
    12-15
    高密度、陌生化的中国式居住,理解社区治理的起点。
  • Zzzzzzxx
    04-02
    细节比较详尽,如作者所说比较像随笔。对于不了解社区治理和城市化问题的读者来说,是挺好的材料
  • Errol
    04-20
    3.5/帮助反思了一些主流认识偏差,提出的解决思路是有效的、行得通的,囿于学术随笔,没有做贯通经验间更高层上的连接工作。
  • 生活意义是什么
    07-12
    论买高档小区之必要性,那种老旧小区问题真是颇多
  • Dynamo
    03-08
    华中学派学者有关社区治理的随笔集,对社工而言应会颇有启发。全书的中心可归纳为:社区治理应是一个顺应都市特点、顺水推舟的过程,而不应逆流而上。基层和学界往往把一些想当然的观点和所谓的“国外经验”硬塞过来,结果事倍功半,反消解了过往实践中的优势。社区治理中很多先入为主的合理性预设都需要打破,譬如福利是否越广泛越好?治理主体是否越多元平等越好?行政化是否去除得越干净越好?不过,作者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解决手段上却显得薄弱,有时几近天真。基层组织并非铁板一块,其目标似乎是所谓的“善治”“宜居”,但实际上基层领导的“政绩”又和官场生态捆绑在一起,“社区居民民主投票添了三张麻将桌”和“在某主任的组织领导下实现制度创新、引入X家社会组织”相比,何者真正满足需求,而何者会被各方青睐,其实并不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