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
读书评论:
-
音谬论05-12实际上还是不错的,巴迪欧对德勒兹思想的认识有合理之处。哪怕抛开哲学论调,这本书里巴迪欧对德勒兹个人形象的描摹也是很好的。
-
种瓜得瓜12-30暂解没蓝江的导读,我根本看不懂(内容不至于难到看不懂,我不熟悉德勒兹、巴迪欧的概念),喜欢巴迪欧的解读思路,强调了斯兵诺莎的德勒兹,决定论(人非拉普拉斯妖,世界对于人是混沌)下对流变生成效果的肯定(重复与差异:深入解读生命自身的解释,走向时间、记忆)。我是世界的褶皱、效果,而世界的显现也只能从人的视角(记忆、时间)出现,我是世界的意识,并导向所有表征疆域的解放。两点:①.要突出德勒兹本体论(非常美妙的本体论,以后详述)中的必然(偶然性是无数因果必然性的交汇)②.反对尼采反对德勒兹的价值论述(精英主义),因为一切已经抹平——要从这里建立规范。或者说德勒兹根本就没有建立价值评判标准,而只是描述了事实(人作为效果而存在,也不对,他肯定了超人)。甩锅,翻译问题,巴迪欧不怎么说人话***
-
榛果。11-06打破,重组,构建又打破,我是指意义本身。
-
木荷02-22看完巴迪欧写的德勒兹,并没有对德勒兹有很清晰的认识,倒是看到了巴迪欧自己的立场。本来想作为了解德勒兹的窗口,还是老老实实去读原著吧。这本看得我头疼,除了些新概念以外,不知道作者的意图,对于柏拉图和尼釆,笛卡尔和柏格森等人又加上了一层迷雾。看这本书真是给自己找麻烦。
-
哥德堡03-09我起了个大早,早早完成任务。午后阳光灿烂,莫扎特也很流畅,普洱茶也不错,这书就是读不下去,整体完全不能把握,只抓住了几个亮点。时间与真理的那套逻辑很是惊艳。
-
北茴03-27巴迪欧或许,走得更为彻底。德勒兹还不够德勒兹。但是我更喜欢德勒兹本人的情怀,不矫揉造作,但又令人感动。从另一本书中得知他的自杀,我实在无法想象,对差异满怀包容与肯定的他,是如何从病床上爬到窗前一跃,实现生命的最后一次“生成”。他教会我耐心。
-
又是想开的一天04-01翻译的确实很拗口,也不知道是巴丢自己真的就这样还是译者翻译问题(导言里面就提了这个可见求生欲...)还有mmqm被拉出来批判一番的斯宾诺莎。是听了讲座之后才去阅读的大体来略有些了解但底下还是阅读德勒兹原著吧。
-
阳阳与太阳12-31法国人写书就是这么啰嗦,烦死了,翻译也很垃圾
-
彼得潘耶夫斯基03-28正如同德勒兹的《福柯》绝不是一本福柯思想的简介,巴迪欧的《德勒兹》亦非德勒兹哲学的概论。想通过本书理解德勒兹的读者,最终见到的将是巴迪欧自己所实践的“当代哲学”;德勒兹只是一个概念性人物,而概念的提出者,不是德勒兹本人,而是巴迪欧与他所铺展的哲学剧场。
-
养鸡场客卿02-26应该说,除了批判德勒兹“生机论的整体主义”(千叶雅也解读此书的层次)=批判1之外,巴迪欧还进一步批判了德勒兹“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批判2(在谈直觉的小节中)。在“尼采或马拉美”的小节中,德勒兹和巴迪欧的对立被浓缩为单一的偶然性vs.复数的偶然性,或偶然vs.偶然的偶然,这,只能看成在批判2的延长线上的,漫画式的对抗。巴的问题在于,承诺“大写的一不存在,只有实际的多,而其基础是空”(p.68),仍然没有给出结构主义整体主义之外的新路。巴迪欧这一承诺,在《存在与事件》的第5沉思中达到了临界点:“不会存在‘多个’空,只有一个空”;“正是由于一不存在,空才是独一无二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构想怎么就,克服了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
-
~~03-15哎,翻译的还是挺扭曲的。当德勒兹把终极意义抹杀掉,取消掉中介,而将生命(或许另一个终极意义)散步于每一个事物中去,只是按照强度进行区分的时候。巴迪欧再次取道海德格尔,将德勒兹的思想理解为“大写存在”的单一性在存在者中的反复书写,由此原先亲密无间的二者又被拉开了距离。
-
Eco01-27巴丢在《主体理论》中把德勒兹形容为一个抹杀革命可能的思想家,在这本书里又将德勒兹的多元视为一。巴丢的可能偏颇的“误读”,或许是福柯不幸言中的“德勒兹世纪”里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声音。
-
ly的读享生活01-28巴迪欧和德勒兹都倾向古典派,探讨形而上学诸如一与多、有限与无限等问题,但巴迪欧忠实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而德勒兹诉诸于斯宾诺莎或莱布尼茨,两人在哲学上既有共同话题也有罅隙,这部巴迪欧谈德勒兹也表现出统一对立。他们共享着一种语言学哲学,巴迪欧坚持认为,只有数学才是真正哲学家的“义务”,这被德勒兹贬斥为纯粹量的形式的东西;他们在“主体和真理”上也存在很大分歧,巴迪欧认为,“事件”可以在概念上,或理性上得到理解,而德勒兹赋予物质感觉以一种构造主体的超越性功能。巴迪欧的“事件”需要被思考,德勒兹的“事件”需要被感觉,奇异的是,对于引起“事件”变化的时间序列,比如“褶皱”,他俩的观念趋向接近。就如译序开宗明义:“这是一部敌人的书。”或而言之,最了解你的,最可贵的,正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