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研究
读书评论:
-
頨譞11-14韩立新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内容基本根据本书照本宣科。
-
阅微草堂05-15社会学中,亚当斯密和黑格尔为法哲学原理见面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以国民经济学为背景的经济学范畴;如果把市民社会概念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核心的话,那么法哲学就是以德国哲学的方式阐述的国民经济学,换句话说,法哲学就相当于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
-
瑶草要喝水05-22一个字:“绝”。以我目前的水平和高度我还是要说:韩教授在马哲上的理论水平是真的高。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实乃神作。希望我国的马哲研究者都能向韩教授看齐学习,甚至是超越。
-
含碘软膏08-21满纸马哲言 一把特色泪
-
冰火菠萝油04-19马克思的思维进程颇似黑格尔“正反合”的三段论:《第一手稿》(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穆勒评注》(市民社会——“总体性存在”)、《第三手稿》(劳动和社会的结合——“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社会存在”)。当马克思完成这一进程时,他已经几乎接近了《提纲》中的“实践”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高度,不同于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广松涉的物象化或张书记的“两条线索”(经济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并存),韩立新认为《穆勒评注》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真正确立的转折点,在相对充分吸取了国民经济学的材料后超越了赫斯的类本质概念,虽然这里对晚期黑格尔的理解还是颇像老保的国家主义者,但是在“交往异化”之后马克思的思维却几乎和《精神现象学》中的黑格尔一致。
-
半目12-24韩老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
云天11-1210天的时间,几乎没有中断过一口气读完的,之前听过中国政法大学的导读课,所以读这本书时几乎没有什么障碍。韩立新教授可以说是以黑解马,一种比较新奇的视角,对一些高频词的翻译不同于国内的主流译法,读完整本书脑子里大概能够疏离出整个巴黎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作用,也区分开了异化、物化、物象化、对象化、外化、拜物教等词的含义,这都得益于从德语的原义来解释,给五星,其一在于理论功底深厚,立论新颖。其二在于我的硕导认识韩立新,人情分❤️
-
Mockingbird10-19这部文本研究型著作的几大要点:1)将《1844年手稿》视为Marx思想转折点,且主要是以“社会”视角为核心依据,Marx的“社会”既涵盖事实层面的经验性描述(包括对社会背景下的对象性关系的描述),更升格为价值层面的类本质规定(即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其理论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精神”;2)在部分接受张一兵等人提出的“双重逻辑路线”的同时,更多援引了Marx在整个“巴黎手稿”时期吸取的国民经济学资料,尤其注重对《穆勒评注》及其他经济学笔记进行互文分析,在此基础上方才更充分地承认从第一笔记到第三笔记的内在发展过程(亦即从费尔巴哈式的先验人本学到黑格尔式的经验辩证法的转变过程);3)注重对手稿作出“最初语境分析”,尽可能避免以后解前;4)广泛吸收了广松涉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
怒眠08-24硕论资料。韩立新是近几年在这一领域成果较多的老师。从“社会”这一视角分析《巴黎手稿》,在文本学、文献解读方面都颇具新意。有些文章尚未看,一则能力不够,一则暂不需要。以后有机会再读。
-
wstdq12-13韩立新对马克思的解读是老年黑格尔派的解读,或者说,斯密主义的解读。读出了马克思理论中比较反动的一面:现实即合理的黑格尔辩证法。真真是仁者见仁,盲人摸象,大象辣么大,谁说的都有一点道理。然鹅,窝果学院派都是反革命派,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斯密主义的解读,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目的都在于告别革命,论证黑格尔曾经为普鲁士王国论证过的主题:吾国已臻化境。问题在于,对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阶段的研究,一旦离开了马克思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而寻求某种单一的解释逻辑,实际上不可避免会陷入削足适履的陷阱,其中,思想的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自足的、仅仅与思想本身有关的东西。这也是黑格尔传统下的哲学史思维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