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特质论
读书评论:
-
东青02-21典型的文化研究书籍,建树在于将传统的性别阴阳说具换为男性特质的文武论,使之更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为了印证、解释中国男性特质的文武差异,雷金庆以比较学方法,调动大量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知识作为支撑佐证,足以见得储备之丰富。不过,也正是因为其中牵涉到的中国文化体系过于庞杂,反倒导致例证的事无巨细显得零碎,颇有一种为了证明而证明之感。仅从电影学角度来看,形容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国际化男性气质的那一章,可谓完全没有实质性的深入见解,说水浒和三国时,倒有三分意思。总体来说,论据丰富而理论不足,对电影研究的帮助较小,也许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的标题。
-
健康学习30年04-06通过性别视角和特质对经典文本再阐释以致于某些观点看得我目瞪口呆,比如说关羽和武松压抑的性欲望,现当代的举例里只看过莎菲日记感觉一定程度上会有刻板印象,但是男作者写男总有一种不适感,看这本是想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审视。以及文献索引这个作用真的不错!
-
小巷03-31从文武二元来论述清晰地展现了男性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颇有启发。文中讲女人要想被看见必须扮成男人显出英雄气概来才行,男人要有性吸引力文的特质比武重要,因为那是获得政治权力的直接途径,很有意思
-
Zzzzzzxx03-19出乎意料的好看!看完好想找里面分析的文本来看
-
S君啊03-14中国男性的“文武”特质,挺有意思的。
-
浮霜09-08我真的不太适应人文学科的论述风格…
-
鶴少爺03-25这种从文学、电影作品出发的分析,总给人一种要么隔靴搔痒、要么过度阐释的感觉,尤其引进精神分析之后,什么水代表阴,善水性就代表对女性的征服……尼玛。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人心中的男性气质,应该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
不是我11-19这本书在学术上影响挺大的……关羽是个去性化的人物,所以作者把他还原了,不过把兄弟之情硬往同性恋上扯,心也是real大。
-
江海一蓑翁06-05从中国传统概念里的“文”和“武”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中国男性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囊括了社会建构分析、符号学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材料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到丁玲、王安忆等作家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再到成龙、周润发的电影,经典文学、民间故事、影视作品无所不包。无论是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还是征引的材料,都可以看出作者的宏大视野和独到见地。“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又一佳作。
-
dormouse04-13写得满有意思,虽然部分内容有点硬套范式的感觉难以令人信服,但视角很有趣,文武模式确实是个好的切入点。顺便一说三国那章就差没直接出现“关羽和张飞是受刘备是攻”了……= =
-
Tnail1308-10可能受古希腊柏拉图定义的男性关系影响吧,反正书中的很多观点非常的新奇和大胆,以及看完之后感觉书名叫《男性性特质论》似乎更合适。
-
#覅#09-07补标。非常大跨度的文化研究。前三章,传统背景的男性特质与文武对立(内在动力),脑洞极大(亲情友情爱情什么的都是情,自然有共通处),写历史同人(homosocial)的一定不要错过!后五章,写近代以来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女权运动、欧美男性特质冲击等(外部动力)对男性“文-武”二元关系的改变。对张贤亮(现代才子佳人模式)、贾平凹(劳动阶级英雄体现着传统的对女性的贞洁要求)、丁玲-茹志鹃(我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从《百合花》到恋童恋尸的……)-王安忆、老舍等人作品的文本分析很有趣,第八章涉及影视类,第九章有流行音乐。角度思路新奇有框架,但终归有牵强地方。比如把“龙”解释成伸缩自如、可软可硬的阳物象征……弗洛伊德听了要掀棺材板。
-
一切归零07-23当做文献索引挺好的,其他的就……
-
婉菁05-18武—文 所谓的中国男人
-
南池子01-03当然,裴宜理、司徒安和白安睿也玩了中国男性气质的“文/武”划分
-
horensiebitte07-17首先得说这确实是一本真正意义上有趣的书,作者对于经典文本的解构幽默又有逻辑,但over-interpretation永远是别人挑肥拣瘦最好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