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与价值

读书评论:
  • 不知啊谁知道呢
    09-07
    好读,在文体上来讲。讨论了一下哲学的衍生问题
  • Hashhush
    03-26
    3.5 译自德语原文的新译本,译者序虽琐碎,译文却很通畅。要问的是,题目为何延续“文化与价值”这种似是而非的错译(稍了解些维特根斯的都明白他不会这样大而不当地命名),且为了配合密涅瓦这个出版品系列多加一个“论”字,真是本末倒置。尾页原名直译的“驳杂的议论”不是很好吗?
  • 象倌
    01-10
    译者存在感很强的一本书,不过并不妨碍,也不至于产生误解。拿维翁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充满了生命。——不像一个人,倒像一堆蚂蚁。”
  • Aulis
    08-22
    我不知道该评论什么,就觉得维特根斯坦好聪明好天才。真的,非常羡慕既聪慧又努力的人,不管说多少遍还是这句话。
  • 绵延
    11-09
    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确实很难对应“论文化与价值”这个大题目。抛开维特根斯坦对音乐、建筑、宗教的理解,以及对莎士比亚和弗洛伊德的批评,书中的思想密度不算高(相对维特根斯坦的其他作品),但类似“人们的问号打得不够深”这样的句子,一句就够你停留很久。维特根斯坦虽然傲慢,偏执,甚至相当“自信“,但他本人思想的魅力依然是少有人能及的。放下对某个完整的思想的期待,感受他思考的方式,总是更有趣也更享受的事情。
  • 士之怒
    07-05
    1931年,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之所以没有进步,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还继续使用现在这样的语言,哲学就会始终停留于同样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论是希腊人、中国人还是印度人,他们面对的哲学问题总是类似的,他们的语言却完全不同。语言是在人类进化史中产生的。是糟糕的、无能的语言产生了哲学问题,还是哲学问题产生了如此这般的哲学语言?后来,维特根斯坦改变了他的观点。是实践给了话语以意义。
  • 自然法大法官
    08-12
    「如果我写出了一个不错的句子,而它们碰巧是两行押韵的文字,那这就是一个瑕疵」 「你视其为天赋的东西是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天才是让我们忘记才能的东西/天才是让我们无法看到大师的才能的东西/只有在天才薄弱之处你才能看到才能」
  • Bamboo Insight
    01-24
    1 数十年来,迄今该书可能已有近十个中译本。据译者所言,之前大多根据早年第一选本所译。而晚近的第二选本,这可能是第一个德文直译。2 晚出选本的内容,在篇幅上增加不少,限我个人记忆所及,对于理解维氏思想,确实助益不少。特别是1931,1947年及其前后的些许段落,交代了不少思路来源,比如家族相似的原型、对象,思想坐标系之类。3 对音乐是外行,许多谈及音乐的段落,于我犹如天书。拆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几个段落,比喻之巧妙惊为天人。4 本书并不是鸡汤段子选本,和维氏其他著作没什么区别,不过是话题看起来更围绕生活的一般面向,手法还是后期维氏强调的「不要想,而言看」一般演示。不明白为何有网友认为这是一本入门书。5 译事艰辛,还是要说声:辛苦了。
  • 鲁班班
    02-08
    读了两遍还是觉得没读过哈哈
  • 避开目光
    08-21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总是用一些碎片的语言来表达。这让我对他的思想的把握非常困难。这本书尤其如此。感谢译者楼巍老师的赠书
  • Gigantomachia
    10-24
    译者序真是啰里啰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