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对地方实力派的整合
读书评论:
-
仰望与思考08-27整体来说还不错,相比于齐锡生的《分崩离析的阵营》一书,本书少了很多细节性描写和分析。齐锡生的那本,虽然主体是分析处于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但却详细描述了国民政府在抗战之前是如何整合地方实力派的,以及详细叙述了国民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作为本书的补充性资料读物。
-
清风不堪酬04-16作为实际上的包邮区军阀,蒋介石对其他地方实力派(军阀)的整合很多时候都属于“快意事竟做不得一件”,以因势利导为主,主动出击为辅。本书反驳了许多认为蒋介石是各种事件“幕后黑手”的陈论,选取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唯对这一关系中最大的变量(中共)分析不足。
-
汾河水怪02-26题目选的有点大,虽然有很多史料佐证,但还是详略失当,只论述了一部分的问题,可读性也比较差,只记得对传统“放水说”的否定,可见学术讨论的进步。
-
戒骄戒躁12-13第一二章制度层面,第三四章追剿,第五六七章从两广(陈济棠、陈铭枢)、川黔(刘湘、王家烈)、山东(韩复渠、刘珍年)分析,第八章强调“身处蒋系却非蒋嫡系的军人”。书中各派力量的分析十分扎实,史料详实。但各章抟在一起成书后显得有些散漫,不够系统连贯。(微信读书16)
-
zuijin zhongyu11-27晚上睡不着,顺便把一本早该看完的书看完了
-
Mr_劲直10-22书的题目很大,在部分领域作者做了较深的考据,但内容来说,缺乏整体感,无论是对整合过程,还是对整合背后的逻辑都没有剖析得当,里面提出“蒋并非完全是借‘剿共’来削弱异己”等新观点,对研究者并无较大启发。而且,书中对中原大战、两广事变、西安事变等几无着墨,让这么大的题目有名不副实。近现代历史研究,史料众多,难度极大,如何精准使用资料,平衡史论和史料,防止掉入宏观框架不够予人启发、微观太细导致立论缺少价值的陷阱,是极难的一件事。这也是为什么刘几知会提出,史学家应具有“史才、史学和史论”吧!
-
宓娉06-12学派写书,尽量客观公正,很多史料引用,(史料中的用词很讲究,学习了),是一段丰满的历史,也确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07-02分析不错,就是前后重复太多。
-
扉12-09本作以整合地方派系为纲,实则是借此梳理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组织构架、央地关系。作者质疑“放水说”,持蒋欲意在红军转移过程中将其歼灭,并非有意“放水”的观点。但我个人感觉蒋还是“既要...又要”,对红军和地方割据势力两手抓,希望做到两手硬:剿共的同时分化瓦解地方军队。怎奈红军的发展超出蒋的构想,屡次从层层围堵中跳出来,到最后中共终于成为蒋一生的心腹大患。蒋只好退而求其次巩固在剿共过程中收取的地方成果,然而各地方军队各怀鬼胎,听调不听宣,使得派系斗争和军事割据成为国民党始终无法摆脱的顽疾。伴随着日本入侵步步紧逼遂至焦头烂额,攘外必先安内战略无奈破产。一点不足之处:篇幅不短,虽然文献资料细密繁芜,但有说车轱辘话之嫌。
-
敖之10-02如此看来,49年的历史走向,相对来说,似乎倒是更好的一个选择。假如当年门神赢了,恐怕还得再经历一个内战,解决自己党内的势力。门神的内战,就不只是党内的政治相争,恐怕要重现30年的四方军事混战了,人民也要跟着受苦。
-
冢虎03-05浅尝辄止,对问题的阐述还是不够透彻。蒋对地方实力派的收服有着国民党内部的党争和中央与地方的政争的背景,其整个过程是随着红色割据和日军侵华的不断扩大,地方实力派作战不利而使得蒋对地方的渗透不断增强。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发展,蒋对各省的渗透和统治也不断稳固,等到抗日战争结束,蒋基本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大一统,可惜很快第二次内战爆发,这一大好形势也随之而去,原被压制的地方实力派重新抬头。其实作者并没有讲清楚为何会出现地方实力派,这一问题的根源要追溯到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的抬头,在变法和新政的背景下改革军制,各地自行编练新军,从而在辛亥时期出现了一地点燃,多地爆破的情况,地方势力全面崛起。联省自治风潮只不过是地方要求中央将现实全面予以承认,将其结果合法化的诉求。
-
非我02-19日本的威胁使得国内民族主义高涨,蒋介石利用这一资源实际上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外患之下,蒋介石秉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将剿共塑造为政治正确的意象,对地方实力派也多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如若周天子令诸侯派兵助战一般使得地方实力派加入剿共的阵营,最终将中共也包含进“抗日”这面旗帜之下。但这一联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外患解除就难免瓦解。 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虽仍难逃派系竞争之意识,但实际上已有作为国家领袖之意识。地方既是军阀坐大之凭借,但同时也是集权外的另一种选择。
-
左大将实朝大监04-01用十九路军、两广、川黔等具体案例分析了抗战前南京政府与传统上被称为“军阀”的地方实力派相互博弈的过程。视角上则双管齐下,除了国府这边,也关注各地地方实力派内部变化。本书整体完成度不错,对几个重要问题都有所回应。作者认为在“剿匪”和日本侵华这个大背景下,蒋系朝廷对地方实力派的整合手段是多样的,且多以政治经济手段完成,但根本还是以嫡系中央军作为底牌与资本。驳斥了过去很多针对蒋的阴谋论,认为这个整合过程蒋其实预设很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因势利导,因时而动。整合的结果从抗战角度看是不错的,其他角度则不尽如人意。十年后的西南的整体崩溃,其实也宣告了整合的失败。另外作者还关注了蒋本人性格与心态对整合过程的影响。蒋本人的缺陷其实特别明显,对其策略制定与施行影响巨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蒋可能是注定失败的。
-
药居士07-14作者用力不谓不深,但全书的组织编排有问题。夫攘外先安内,蒋介石削弱群雄,统一政令,此过程一波三折,此题材也扣人心弦。但全书如学术论文之拼凑,叙事既非以时间线,考证又非以人物线,议论更不敢僭越常谈,故读之如同嚼蜡,可谓不善文也。如此题材,宜将各派势力分门类,一一简述流源,介绍首领,再记述蒋氏削弱它的手段与始末,条目清楚,读者易于接受,而此书或可因此成为学术与通俗相结合的读物,受众更多,反响更大,岂不美哉!
-
Jerry11-28题目有点大了,结构上也有缺陷,已发表的部分明显比未发表的要扎实的多。不过,瑕不掩瑜,仍是质量不错的一本著述,结语写的不错,颇有学术意义。
-
Tradition04-29主要看点是对蒋故意消耗分化瓦解地方势力的一种修正。指出蒋在中原大战后主要以妥协协商方式解决与地方问题,驳黄道玄放水说,由于地处地方势力不便布兵,故蒋本意放g出赣欲消灭于湘江。蒋在入贵川后才随势而定抗战大后方之说,地方乃至在蒋愿意出钱情况下欢迎用其兵出省,因其地方财政承担不起兵额,总之是修正原有蒋恶意消耗说的学术作品
-
金智媛01-22不错 对1928—1937 近十年时间里国民政府对地方实力派的整合进行长时段的考察 侧重于国民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互动 地方实力派内部的博弈等 同时 有力批驳了一些成见 对于 十年里本朝的发展 作者秉持着“为尊者讳”的原则 聪明地进行“避重就轻” 的轻描淡写 总之 对于国民党对地方实力派的整合 除贵州等少数地区以外 评价不宜过高 这也为国民党在大陆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讽刺的事 国民党被本朝打退台湾以后 蒋介石终于有机会真正完成了高度中央集权 成了真正的“一国之主” 与此同时 海峡对面 本朝也一定程度上效法国民党的方式对付残余地方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