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与苏丹
读书评论:
-
子寧不嗣音02-03伊丽莎白时代伦敦与莫斯科/马拉喀什/君士坦丁堡/伊斯法罕的交往,以及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域外因素
-
意庭03-19英国与穆斯林世界的早期交流史,微观,偏文化和商业
-
泥豆尼痘昵03-30看读完《武士威廉》后,马上拿起这本以伊丽莎白时期外交关系为线索的书来读了,虽然说风格完全不同,但同样非常有趣。本书大致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章节,可在后半部分出现有一章专讲一个人或一章专讲文学戏剧作品,此时的时间轴是再次来回挪动的,所以在有些人眼里会感觉颇为混乱,然而这一点对于我个人来说问题不大,原因是读后颇有收获。首先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市面上专门论述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这段混杂历史的读物非常有限,而这一部分内容作为英国迈向世界霸权不可或缺的一环却是极有价值的,不要局限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败前后的那几个西欧大国,而是在政治博弈中放入更多更多的角色,沙俄、中东以及非洲在那个全球商业版图建设即将加速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另外书中解读的英国文学戏剧,特别是莎士比亚,可算得上是一堂文学课。
-
丹奈04-08伊丽莎白女王与穆拉德苏丹的结盟,奠定了后三个世纪英国在黎凡特地区政策的基础,较之与摩洛哥苏丹的结盟,与奥斯曼帝国的结盟商业的考虑更重一点,讽刺的是奥斯曼帝国在英国派遣哈本作大使时,没有对等的派出大使去伦敦,可见他们对西欧国家的不感兴趣,这也是奥斯曼帝国衰败的开始。马洛,莎士比亚戏剧里对犹太人和穆斯林的看法,应该是英国当时对这两个族群的偏见的体现,这种偏见通过他们的戏剧被放大了,后世的反犹主义运动的兴起,他们也有一份责任。谢利兄弟在波斯的作为并不如史书描绘的那么美好,他们更像是两个英国冒险家,试图成为第二个哈本,为阿拔斯一世制作大炮,训练军队不过是此次行为的副产品。英国与摩洛哥以及奥斯曼的结盟,只为了抗衡西班牙,待到腓力二世去世,两国缔结友好关系,同盟也就消失,英国的重心转向北美殖民地。
-
nobodyknows06-27中间大段在解读莎士比亚的作品
-
雾凇09-08无论过程多么微妙复杂,伊丽莎白的确通过这种联盟为新教英格兰打开了困局,让新教英格兰在天主教控制下的欧洲站稳了脚跟。选择了在伊丽莎白时代广受欢迎的戏剧创新,来剖析英格兰与伊斯兰国家联盟在英国民众阶层中产生的影响和反馈。角度不错。
-
摩公09-25角度不错,看得进去,流畅。
-
山抹微云06-26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联。本书从中段开始貌似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叙述英国和几个伊斯兰帝国的互动,另一条分析了这些互动是如何影响或是在当时的戏剧中反映出来的。美中不足的是,两条主线交汇得有点生硬不契合。英国和伊斯兰地区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并非是两种注定不能融合的文化,相反当时的英国和奥尔曼及摩洛哥都有着频繁的商业往来,“东方”文化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英国人的生活 - 这是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这本书有个很浪漫的英文名“This Orient Isle”。这是怎么被翻译成《女王与苏丹》的?不知道还以为是伊丽莎白和土耳其苏丹的八卦故事呢。翻译是英式语法直接生硬地翻成中文,读着太便扭了。
-
sopher10-10遇到戲劇什麼的都跳過
-
盲忙07-28早在成为威震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之前,英国就与俄罗斯的鞑靼人,波斯的什叶派以及摩洛哥和奥斯曼的逊尼派穆斯林眉来眼去互通有无,这其中有地缘政治和宗教原因——因为选择新教而遭到欧洲大陆的孤立,急需找到其它的政治同盟,于是敌人的敌人就变成了朋友,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金钱和贸易的驱使,和过去资源以及土地掠夺性强权不同,英国人几乎是运用贸易和外交开始发家的,而这一切正是始于伊丽莎白时代,知道他们四百多年前就和穆斯林国家纠缠不清,对于理解今天英国社会更加复杂的宗教移民问题也有一定帮助,而在了解了他们身上的这种基因之后,也不难理解几百年后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向某国投怀送抱的西方国家了。 而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无疑是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让全书后半部分更像是一篇超长剧评。
-
Jerry08-05大杂烩而已,读不下去。战略上讲,远交近攻而已,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真是璀璨。
-
陆钓雪de飘飘08-27摩洛哥大使抵达伦敦数月后的1601年底,莎士比亚开始创作《奥赛罗》;在《麦克白》(1606)中一个女巫在密谋对付一个水手的妻子时说:“丈夫是‘老虎’号的船长,到阿勒颇去了”;乔治·皮尔的《阿尔卡扎之战》中穆莱·穆罕默德之死的场景是4年后莎翁《理查三世》中理查死亡场景的来源;罗伯特·格林的《塞利姆》模仿马洛的《帖木儿》而布置各种场景,其中的挖眼在1606年的《李尔王》中也出现了;《亨六》热度超过了《马耳他岛的犹太人》,惟一一次明确提及先知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信仰;《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被赋予了一种人性的深度,别忘了摩洛哥亲王;《理查二世》将亨利与土耳其苏丹联系;《亨四》《亨五》和奥斯曼苏丹比较;《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引入最重要的反派摩尔人亚伦;舍利热甚至让大家怀疑莎士比亚之代笔,参《第十二夜》
-
死透气了08-27揭示了16世纪天主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再穿插莎士比亚的剧本,写得很生动。后浪的书这几年在制作质量上有了长足进步。
-
虾米08-31解构伊斯兰与基督教二元对立。伊丽莎白治下的新教英格兰,需要联合伊斯兰世界来对抗天主教欧洲大陆。交流间,比起原教旨主义的顽固不化,政府、商人与大众细民则灵活、开放得多,充满各种“创造性发挥与策略性误读”:正如葡萄牙人和威尼斯人将什叶派萨法维人塑造成与早期基督教战士相似的圣洁斗士,英格兰人也以其神学赋予逊尼派的萨阿迪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一层怪异的新教光芒。利益趋同之下,再难看的也都看顺眼了。戏剧舞台上,大众对马洛、莎士比亚等人创作的摩尔人和土耳其人既觉得恐怖又爱得不行,深感在人性这件事儿上,文明人与野蛮人实在没什么差别。此书写作目的很清楚,比起刻板的文明冲突说,文明间复杂丰富的对话才是历史叙事的主流。
-
danyboy04-214.5星。这本书的副标题应该取为“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地缘政治”方才贴切。书虽然是通俗的非虚构历史,但很是与众不同,前半部分比较中规中矩,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商人、航海家和大使的视角,复现伊丽莎白和奥斯曼、摩洛哥之间的往来乃至联盟,以共同对付天主教世界,攫取商业地位,关系错综复杂。但后半部分作者深入探讨了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作品,分析为什么这些作品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伦敦的舞台上,有哪些可能的原型,或是回应何种与伊斯兰世界相关的问题。但这种写法并非那文学来证史,更不是文学评论,更像是“文学的历史世界”那种感觉。我一直在思考古代文学在古代史中如何存在,如何成为可能,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也是我愿意打接近五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