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法
读书评论:
-
林愈静02-09科技进步面前,人们因为恐惧而固守维系旧社会秩序的伦理观。实际上,新事物往往以摧拉枯朽之势碾碎一切虚妄之念。有时,拥抱未来,并没有那么可怕,勇敢发声,参与建立起新秩序才是明智之举吧!
-
陈小二03-12很喜欢的小说集,作者解构了一个由人、机器、资本与工业时代遗存、生态风险与未来谶语等组成的复杂系统,解释了科技的异化作用与社会风险。《云爱人》里令女主困惑的,不是AI能够多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并加以模仿,而是自己明知这种所谓情感源自算法,完全虚假,却仍然无法控制内心真实的涌动。这其实也是恐怖谷理论的反思。《恐怖机器》里的无惧者也值得琢磨,“他们是经过上百年过度竞争后产生的绝对强者。他们拥有绝对忠诚的集群意识,自主关闭恐惧回路的能力,甚至为了增强不同个体间的融合感,抑制了面孔识别的脑区,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自我,保全集体。”很多的脑洞都很有意思,我们究竟该如何超越自己的认知去认识这个世界?不停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不停锻炼我们的心智模式,要知道,现在的小朋友看我们就像是我们看五十年代的大人一模一样了..
-
旧书君08-04《过时的人》和《造像者》都读过两遍,暂时跳过三刷。这本集子我就是奔着四篇新作来的。其中当属《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佼佼,在姜和刘宇昆之后,又一篇(伪)记录片脚本。生殖异化到繁殖进化的闪回交错,画面感颅内满屏播放。而且陈的笔风也愈发干练,曾经炫技到令人有点不爽(作者对读者进行智力碾压?)的修辞亦逐渐消失殆尽。《云爱人》还是陈拿手的GAME布局,把情情爱爱撕得粉碎。《人生算法》里玩人生遥控器不新鲜,但“人类算法”的写法与西部世界第二季结尾倒是异曲同工,而且这个点子往上走可以摸到宿命论宇宙的边缘,最惊悚不过如此,毛发倒竖。《恐惧机器》的亮点无疑是用AI写对白,谜底对于才读过保罗麦考利的《修正者》来说倒是挺平淡。话说这个集子的宣传点踩得还不错,但卖价是真的贵。(笑哭)
-
三丰SF03-01《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还是最牛的,其他中国作者写不出来的牛!同名《人生算法》看出了在地感和史诗感,就是稍微冗长了些。《云爱人》设定不错,完成度稍有欠缺。《恐惧机器》在写实和象征之间来回找平衡,可能是为了在《科幻世界》发表做了妥协。近年最重要的本土科幻创作之一。
-
小陀螺04-26看到第二篇美丽新世界的孤儿就看不下去了,第一篇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也不喜欢。虽然我热爱对白,但光看剧本真的没什么意思。以前我觉得描写又长又无聊(主要是没什么记忆点),但仿剧本的写作方式让我意识到了描写的重要性,对白再有意思没有描写也不行啊…这种感觉就像吃豆腐脑,豆腐脑本身平平无奇,加上可口的佐料才变成一道美味,但直接把豆腐脑去掉让你吃佐料,就很奇怪了。
-
cobblest05-19喜欢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 云爱人,陈老师还是女权的好朋友的。有两篇和另一本重复了...
-
慕明02-26最喜欢《造像者》和《云爱人》。前者尤佳。陈老师不愧是华语作者里最有国际范儿的,看得出来各种方向的尝试和思考,视野很好,不过有的时候才气太足,还是有点儿飞了,可以试试更慢一点儿,扎实点儿。我觉得潜力还有。很期待新长篇。
-
lisa|离04-27最后,ai写的对白赢了,成为更癫狂更黑暗更有诗意的陈楸帆2.0了。虽然陈老师是我从小就喜欢的科幻作家,但是不得不说,他并不属于创意性十分颠覆的科幻作家,他属于文笔好的,如有通感的,邪典的和有小聪明的那类人。而且他这类的偏偏又不太“玄”,还很有人类的温度(感觉调整一下算法,更诡异创意更强以及更冷漠的就变成韩松老师了)。正因如此,这几个故事对于在科技行业浸淫多年的他来说感觉想法上算是中规中矩。不过这不是不好看的理由啊,当然还是很好看的,不过他的作品我个人最喜欢的巅峰还是荒潮啊,潮汕文化,土语,草根和末世情节,大概即使是对作家来说,熟悉的文化背景还是更能给他擅长的通感式的叫毛骨悚然风格加分吧。
-
张震老婆(V)03-05非常独特,有文本实验的勇气,与《荒潮》比似乎刻意收敛了语言的华丽感、歌剧感,增加了电影的镜头感,《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干脆以电影剧本的格式出现。最喜欢《云爱人》和《人生算法》,我还是最专注于情感。缺点也很明显,香水写的情感走向过于清晰,几乎都在意料之中,而现实中,人的情感往往是拧巴矛盾的,当然这和科幻题材有关,人物往往成为理念的载体。
-
SomeoneElse05-06国内科幻作品的通病:想象力很好,小说写作能力不足。结果就是出现很多仅靠奇思怪想支撑起来的短篇。
-
掉线08-02从脑洞,文笔,情感,到思想都没什么短板,但也没什么突出的,像一个门门都考75的学生,不差但很无聊。
-
一匹马赛克07-20最喜欢《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让人眼前一亮,颇为回味。书名其实应该以这篇为主。整体上还是偏晦涩和理论,文笔和故事还是太生硬,若不是对科幻着迷的人真的很难读下去,依旧是用一个不切实际的故事去阐释作者的理论,什么时候文章里叙述理论阐释的东西少于正常叙事文字且还能达到最终效果,那才是作者最成功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后两篇干脆看了几页就放弃了。概念和视角还是很好的,如果故事背景尽量不架空的那么飞,不要什么都涉及到政府全球等等这些大概念,我想会更好的。
-
蛸齿05-17文字上读起来比之前的作品好看了不少,应该是陈老师的文笔又精进了吧。纪录片脚本体的开篇很适合这个题材;第二篇比原本的那篇《过时之人》确实成熟了很多;《云爱人》和《造像者》(完全没印象在《未来病史》看过了)从象征角度来看比故事本身更精彩,因为如果去推敲技术的话会觉得提出的更像是伪问题;《人生算法》最吸引人的果然还是潮汕风味,人生重来型的故事当然也很浪漫但似乎又有些老套;《恐惧机器》感觉风格上是最不陈楸帆的一篇但也是我觉得最适合陈楸帆的一篇(有点《造像者》的那张模特照的意味),象征,隐喻,莫比斯漫画中的那种怪诞感远比他不擅长的技术细节更吸引人,点子本身感觉也比以往更有新意,或许是他以往很少像其他科幻小说那样为点子铺垫很多吧,毕竟不是他的长处和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序言确实很好看,言之有物又不剧透。
-
万户01-27香水老师的中篇越来越好看了。关注人之为人的根本,关于另外一种可能。从基因、进化到机器学习到虚拟体验,一本很棒的中篇合集。再来一本长篇吧!
-
季蒹葭02-26与AI写作差不多了。
-
broken02-02不是science fiction,是fictional science。堆砌自造术语,没有可读性。
-
annie_L12-27看《云爱人》的时候,想到《黑镜》里的一集,女主在丈夫车祸去世之后定制了一个完美的AI男友,TA完美得让人害怕,又完美得让人欲罢不能…《云爱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对女性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准确hhh)。其实,《云爱人》《美丽新世界的孤儿》《恐惧机器》这些篇目,让人不禁思考:当下AI已初现在脑力上取代我们的迹象,而当TA们在情感上也足以取代我们之时呢?到那时,到底是AI取代了我们,还是我们已不知不觉成为了AI?科学不仅关乎技术,也关乎人伦;科幻也不只假想技术的可能,更关乎现实的可能,探讨可能的真实。它把人抛入模拟的现实场景,或者说,实验,通过控制某些变量,迫使我们直面,那些在某一天我们将不得不直面的道德、伦理、哲学拷问。P.S.陈老师是真的帅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