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

读书评论:
  • missure
    02-07
    读书所学:1、1949,台湾农业的经济占比80%,讲经济问题基本上就是农业问题。2、农复会指的是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由美国援助,五个委员均由双方“总统”指派,中国占3个,美国2个。组织灵活,重要,解决农村土地、水利、肥料、农会改组、农村卫生等各类问题,上通政府下接人民,由专家组成,看了专家们的简历,各种常青藤神校的博士,包含着李X辉。3、土地改革,由于特殊的历史,权利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属于不同的利益集体。采取375减租,农村种地收租金,平均租金基本上是50%,375减租即变为37.5%。4、1965年之后,台湾农村劳动力加速外移,工资逐年上涨,农工关系平稳。5、教育的事情不能只讲理性,还需要爱心与耐心。6、1949年台湾每人每年粮食消费量为144公斤,1988年为70公斤。
  • 子不语
    01-28
    非常珍贵的史料,应结合台湾土改纪念馆的一些资料来对照阅读。
  • 格柏乌
    03-03
    真正对于“土改”本身的讲述太少。
  • 种瓜得瓜
    05-17
    台湾土改分三步走,一为三七五减租,二为公地放领,三为耕者有其田。当年农复会的骨干从各自经历出发,提供的口述史可以大致拼合当年农复会的运作状况。农复会得以成立,亦赖美国的援华政策与资金,农复会本身就是中美合作机构。但台湾土改之所以成功,实在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的条件,其它国家和地区,包括大陆,实际上都无法复制。
  • 心齋
    03-26
    翻过,主标题很容易让人误解这是本关于台湾土地改革的书。实际上,这只是一本记录农复会历史的书而已。
  • Caselnes
    11-30
    紧赶慢赶,总算在11月看完了一本书。有权、有钱、有技术的农复会,在迁台之后,组织、或协助政府开展了将农业改良、土地改革和农会改组相结合的台湾农村复兴,为台湾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除了“认真”之外,世界万事最怕“比较”二字。我觉得,知识、技术与制度,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 女青年研究中心
    05-11
    几个小时就可以很认真地读完。制度进步的很多knowhow在里边。
  • 已去世
    03-03
    里头有的文章是全英文的,但是很多问题都没有细致的讲。
  • turquoise
    11-20
    农复会的组织特点、台湾土改的步骤、农业涉及的科技、学术型支持对于经济的重要性,都是这本书里的亮点!口述史略显零散,但很易读。
  • Giracesc
    03-19
    没背景知识看着吃力。
  • 门卫
    10-23
    虽然讲到了援助,但闪烁其词,如果没有足够的金源和高效化肥,不可能实施土改的,也不可能做到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失的一方。这在别的地方,尤其是大陆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
  • 红韭不怕虫
    08-12
    台湾土改,台湾经验。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海峡两岸的某些思路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例如通过剥夺农民建设工业,只是对岸没有饿死那么多人。
  • 涒灘
    05-30
    其實么什麽內容。KMT敗走大陸后偏居一隅痛定思痛終於明白忽視了農村才是其被TG干翻的主要原因。如果農復會這種組織早20,30年弄的話說不定也沒TG什麽事了。。
  • 泛菊杯深
    04-28
    乙未年第8本。看来的一代知识分子是多么爱这个国家,虽然他们追随前政府去了台湾,但爱国与政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