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
读书评论:
-
未遂网络暴民11-14那天编辑推介这本书结束后走到我旁边,我说:“你刚刚讲话听起来像是快要哭了。”其实是我自己快要哭了:她讲的那些细节,被作者捕捉到并记录下来,再又被她抓住与分享。假使有人像雷晓宇一样体察你作品中不起眼的小心思小情绪,会让你觉得值得,觉得自己总算没有白费力气。不提追求极致于是严苛的工作态度,我觉得李安和侯孝贤都是那种和和气气但又很有疏离感边界感的人。但这两篇文章里,侯孝贤要实一点,而李安则虚一点。写李安和写刘若英的两篇,作者投入和代入太多自我,情绪太满,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的是《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以及李静的序言。
-
真福气宝宝!12-04作者晓宇也是海胆呐。
-
untamedheart12-28这样顺畅的中文写作就是看不下去很多拙劣译作的原因
-
vigor绵绵熊12-03作者是一个好记者,对每一位采访人物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文章一气呵成,倒有点散文的味道在里面,读起来很痛快。我是朴树的粉丝,可能是自己对他太了解,所以写朴树那篇读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反而更加喜欢其他几篇。比较让人失望的是朴树写给作者的那封信,原以为和去年豆瓣日历送出的吴君如信一样是全文手写复印,结果只有签名部分和日期是手写,其余全是打印的。
-
we are12-22读得出用情最深是李安,朴树和阮经天的两篇我也喜欢。可能都是天蝎座。刘晓庆和秦怡的两篇对比着读比较有趣,海胆这个比喻很好,特写都写出了采访者的坚持和柔软。
-
叶小泷 (Luu)01-02用别人的眼泪熬一壶茶,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冒犯。
-
居无间03-173.5。从作者的提问能看出来,她沉溺在自己的一块精神世界里,采访别人也是自我探寻。也因为这份沉溺,让她有了足够的共情能力,李安、朴树、刘若英这三篇访谈能看出她挖掘受访者内心的天赋。她是真的太喜欢李安了,玉娇龙与俞秀莲(女人的一体两面)、老虎,这些意象,她也一直在用。
-
bird12-16特稿不等于好的纸质阅读物。
-
头人12-12我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里
-
vidania12-09三篇序写得比正文有趣。
-
April12-12比较翔实的人物访谈,可是为什么全书萦绕着卧虎藏龙的影子…每个女性都要或多或少扯上玉娇龙是什么错觉…
-
独活12-03这位作者也太喜欢研究星座了8
-
白猿12-05个人推测和感慨的部分太多了。从朴树的信中也能看出,推测得还不一定准确。
-
埃 爾 克01-01文艺且主观有时候甚至有点一厢情愿
-
是叔叔了呀12-20随便看了一部分李安和朴树的,很喜欢李安和朴树,但实在受不了这种对一个人过度解读而又矫情无比的文章,芸芸众生,就只是艺术家苦难抑郁不容易,真如一条短评里说的,完全是在自我陶醉。
-
很闪12-07读李安那篇是温柔的广阔感,朴树的是纠结得拧起来的湿毛巾,刘晓庆的是热烈的火红色,阮经天的是大脑紧绷箭在弦上的焦虑。总体来说书里的感情震耳欲聋。
-
twotwo11-27写的最好的还是李安那篇,看出来是真的共情了
-
danyboy12-013.5星。作者采访了十个人,目录里都有。十篇人物访问和特写保持了相似的水准,都没有关注八卦或“旧闻”,而是努力接近人物的心灵,理解人物的心路,一些问的问题很有趣。朴树、李娜两篇颇触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感悟。不过,读的时候总觉得有种感觉说不出,看了作者的跋,恍然大悟:作者对人物缺乏批判性的认识,她是通过与人物的交流来给自己“充能”,说的更准确点,给自己“补充人生意义”。所以,这些人物虽然经历殊异,但气质和“精气神”很相似,都具有丰满的人性和理想的人格,却宛如与社会和时代无关,兀自孤立在一个精神的舞台。此外,作者高度相似的语言风格也强化了对人物认知的缺乏批判性和完整性。但这未必是技术上导致的,而是基于作者“人物写作”的志业在其人生价值中的位置。
-
时间之葬11-26作者应该算是一流的记者,起码在国内算吧,看得出会对一个人物做足功课,且能够罕见地赢得被访者的信任,后一点尤为难得。但她依然是一个明显的电影外行,关于电影的部分时有纰漏。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始终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中的人,她写的一切人物,本质上都是她的想象,而且她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并且享受这一点。我只能说,能够自我陶醉的人,至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