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斯万家那边

读书评论:
  • 年糕·乔治娜
    04-11
    终于开始看了!多么的纤丽柔美又细腻敏感~每一丝气味每一句话语都能牵出千千万的描述,太适合春风明媚的时候慢悠悠地看了。美而略显悲伤的东西太妙。
  • 夜第七章
    02-10
    1月17日晚看完。人都在为黑茫茫的夜色中的一小片光亮而活着,有许多原以为会永久存下去的东西,早就毁于一旦,而许多新的东西耸立在那儿,衍生出无法预期的忧愁和欢乐。《斯万的爱情》这部分,我很喜欢,它是关于理想事物的不可企及和幸福的平庸。普鲁斯特这样写斯万:他的恨和他的爱一样,需要有所表现,有所行动,他喜欢让自己恶意的想象信马由缰地愈走愈远。
  • drowser
    10-05
    你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抒情诗,小说,心理学,还是某种哲学?第二部分关于浪漫爱情的心理分析,还有谁能比普鲁斯特批判得更彻底,同时又不乏同情和诗意?
  • 晓晓晓YU
    08-26
    昨天我对他说:乐观是多好的能力啊,可在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你对文学的理解力。你能90%以上理解马塞尔吗?他说不能。我说我能啊。遇见一个心仪的作家是困难的。人人都说《追忆》难读,然而我如获至宝。如果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想对普鲁斯特说:“你笔下的感受,那些细腻的情绪,瞬息即逝又层出不穷的爱与嫉妒,对某个场景的回忆、对那个时刻的惋惜与惆怅,我全都有过,全都明白。”以至于,以至于我差点觉得,这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 布卤
    06-03
    比《百年孤独》和《尤利西斯》易读多了,所以我不大理解为啥有人会看不下去,或者说很难读完。和《追忆似水年华》那个版本比较的话,还是这个版本更易读一些。我不懂外语,仅仅是从中文阅读习惯来看,周克希的翻译更顺一些。可是两个版本有很大不同在于亲缘关系的大相径庭,一个是姑,一个是姨,也就是一个是奶奶家那边的关系,一个是姥姥家那边的关系,我找了一些资料,觉得还是《追忆似水年华》搞对了,周克希老爷子搞错了。这种错误其实挺要命的,因为人物关系完全变了,乱了。也不该在这上面出错,不知为何会这样。
  • 安东妮
    04-30
    在今年最身不由己的十几天里,沉浸式把第一卷又读了一遍。今年我会把七卷看完!
  • 小熙
    10-05
    时光的列车,随着岁月送走了匆匆过客,静静来往另一片森林,深情的目光望去,依稀浮现着自己曾经的模样,远方的期许固然美好,而列车短暂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渐行渐远的车辙默默带走了城市的喧嚣,却指引着一路跟随的人们去追寻那段逝去的时光。普鲁斯特绝不是单凭几个简单的句子就能介绍完的作家。人生很短,但普鲁斯特很长。希望能有一个一起读《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女孩和我一同品味着普鲁斯特笔下法式生活的甜蜜。(PS:周克希老师的翻译实在是太甜美啦)
  • 飘飘de陆钓雪
    05-15
    普鲁斯特于我如贝戈特于马塞尔:“我相信我所有的想法,在这位完美无缺的聪明人看来,都不过是蠢货一堆,所以我就干脆把这些想法全都甩到了一边,结果呢,当我偶尔在他的某本书里,碰巧看到一个我也曾经有过的想法时,我的心里就会洋溢起欢乐,仿佛有位神祇可怜见我,把它归还给我,还宣布了它是正当的、美好的。”换言之,如果书中有我读不懂的地方, 一定是因为我还不具备相应的智慧。如果是以前的我阅读普鲁斯特,或许只能共鸣于他的文笔,自以为文青式的多愁善感以及那些引起同样感受的回忆瞬间。然而现在庆幸自己已经可以读懂一些他写的关于生活的真相与真理。他明明是一个智力型作家,而非他自己谦逊的说法那样。他知道生活所有的秘密,我在阅读中得以窥见它们时,他的意识流于我“产生出一种厚度感,一种立体感,使我的思想境界也随之升高”。
  • 散步之年
    08-09
    周克希的译本真是晶莹剔透,感动
  • 贾布的苏克雷
    10-02
    【2017088】普鲁斯特真的有颗玻璃心,话说恋爱中的斯万也一样是玻璃心,咳咳。日常中无比繁琐的鸡毛蒜皮,经普鲁斯特的描写,瞬间觉得诗意盎然,看来生活中真的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觉得周克希的译文无比优美。如诗般的语言,让人不忍读完。
  • 澡雪
    02-20
    普鲁斯特果然是那类很细腻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类放弃了智力的作家,但有些地方,对我来说还是过于的繁琐了
  • 07-29
    Longtemps,je me suis couch,de bonne heure.她扔进他的马车、他放在唇边的那朵菊花雪白、卷曲的花瓣——那张有金色餐厅凸印笺头的信纸,上面写着“我的朋友,我的手抖得这么厉害”——她以央求的语气说“您不会隔很久才和我联系吧”时微蹙的双眉;那年春天经常下雷雨,在月色清明的夜晚冷得发抖地坐着马车回家的路上。在茶里浸过的小玛德莱娜蛋糕。于是他百无聊赖地缩在一个角落里,好似一个旅途委顿的乘客拉下帽檐遮在眼睛上,打算在车厢里睡上一觉,在睡意朦胧中他依稀感到列车越开越快,载着他远离他曾长期生活于此,而且暗自许过愿在离开它之前一定要向它最后说一声再见的国家。他感到遗憾的只是它离他而去的那一刻,居然没有提醒他一下。还在第一次吻奥黛特之前,他就想要把这个脸庞铭刻在记忆之中。
  • Mélissandre
    03-02
    周克希是位认真的译者
  • 之然
    09-14
    文学史体积最大的山。感知能力的极限。无远弗届。空无一物。语言破碎之处。
  • 谷草
    12-23
    我相信我所有的想法,在这位完美无缺的聪明人看来,都不过是蠢货一堆,所以我就干脆把这些想法全都甩到了一边,结果呢,当我偶然在他的书里,碰巧看到一个我曾经有过的想法时,我的心里就会洋溢起欢乐,仿佛有位神祗可怜见我,把它归还给我,还宣布了它是正当的、美好的。
  • 知度濟。
    04-17
    人最大的限度和语言的最大限度一样,都是拒斥自己,因而不理解也不想理解自己。这就是我们懦弱的生活。请不必为普鲁斯特的早逝而哀叹,他没有拒斥自己,而是在解析自己。迷宫式的写法卸除了作者以及文字的拒斥,拿掉了一切的限度。灵魂自由,肉体消解。这迷宫困住了读者,像肉体困住灵魂,世界困住我们。然而困不住的,是普鲁斯特。为他流泪,不是欢喜,不是伤悲。五星给普鲁斯特,为其才华倾倒迷狂。四星给周老先生,翻译不易,守诺更难,更何况对一个灵魂已有一茎白发的老人。三星给校对者,一些标点点得让人哭笑不得,不知所措。
  • 风铃惹风急
    07-15
    平凡生活的流水账,让人读20遍也不厌倦的只有普鲁斯特。他叙述的记忆比我经历的生活更真实、更精微、更深刻、更恒远。就好像……你通过粼粼的水面看着鹅卵石躺在河床之上熠熠生辉,如此真实。生活本身是鹅卵石,而普鲁斯特是其上的河流。
  • 亞歷山大裡亞
    04-21
    法语翻译可以说是如今翻译界的主要代表,而且向来盛产大师。周克希的译文简直天衣无缝,不仅能让人通过译文触摸到原作的纹理,而且部分段落在比对原文后甚至让人觉得中文表达更加适意美妙。在《追忆》中,回忆的某种特质——瞬间的涌现被普鲁斯特把握得恰到好处,苹果花的芬芳、玛德琳纳的甘甜、阳光普照投下的暗影……在叙事时间几近停止的描写中形成了一种持续永在的氛围,由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所统摄,场景是内在体验的放映,相互之间并无逻辑关联,但是却存在着一种能被人所理解的自由联想所形成的联系。记忆的平面相互层叠累积从而构成了人理解当下现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