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
读书评论:
-
沙木墕少年03-14简单的故事,过于牛逼的写法。还好有人物关系表
-
月野02-20我的母亲是一条鱼。同学们竟然根据人物关系画出了五行图。
-
某四03-08【2022018】重读着实被牛哔到了,早二十年我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喂】摘引41章的一段,来自艾迪(弥留之际的“我”本人)的独白:“……这个时候我明白了话语是最没有价值的;人正说话间那意思就已经走样了。卡什出生时我就知道‘母性’这个词儿是需要有这么一个词儿的人发明出来的,因为生孩子的人并不在乎有没有这么一个词儿。我知道恐惧是压根儿不知恐惧为何物的人发明的;‘骄傲’这个词儿也是这样。我知道生活是可怕的,并非因为他们拖鼻涕,而是因为我们必须通过言辞来互相利用,就像蜘蛛们依靠嘴巴吐丝从一根梁桁上悬垂下来,摆荡,旋转,彼此却从不接触,只有通过鞭子的抽挥才能使我的血与他们的血流在一根脉管里。”妇女节,祝大家远离语词的陷阱,锚准自己的方位。最后表示李文俊老师的序言其实更适合作为后记出现(*/ω\*)
-
不知舟03-26太苦了,短期内很难看第二遍,背负着永不能放下的石头上山的受苦体验,因为高超的叙述,和神如希腊雕塑的语言,把苦难感凝置的语言,看着心里直疼。可怜可叹可悲可恨,行动越滑稽绝望越深。朱厄尔的母亲的确是一匹马,他狂怒、飞扬,却披着崇高使命的卑鄙的行径出卖,献祭了他的马。而达尔,谁能说疯掉的是达尔呢?“这个世界不是他的;这种生活也不是他该过的。”“生活是可怕的”“话语是最没有价值的”“而行动却如何沉重地在地上爬行”“我们的生命怎么就悄然化为一些无风、无声、疲惫地重复着的疲惫的姿态;化为没有手在没有弦上拨动的古老的振响的回声。”“所有的一切,气候以及别的一切,都拖延得太长了”“扩张的骨架的痛苦与失望,那个硬硬的骨盆带里面卧着事情的被蹂躏的内脏”没有办法“解脱出来进入时间”。是啊,就是这么好笑。
-
石榴子03-27不用这种徒有其表的花里胡哨写法,也许会好很多
-
awingdc03-24补标1.19-1.25“活在世上的理由仅仅是为长久的死亡做准备”
-
Iris Hua03-24采用“多声部复调写作”,营造出了一种“众声喧哗”的氛围。整体阅读难度比《喧哗与骚动》要低,各个视角用印象、回忆、梦境等相结合,配合人物外部行为巧妙推动故事情节。故事像一出黑色喜剧。看起来团结一致的一家人在送葬途中却内心疏离,遭遇了水、火、秃鹫,大儿子腿被压断,二儿子被送到了疯人院,三儿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怀孕打胎未遂。讽刺的是,艾迪·本德伦的丈夫因为借挖坟工具,最终娶到了新妻子。二儿子达尔身世有着谜团,在整个荒诞之旅中也保持着局外人视角。放火烧棺失败后被送进精神病院,他的独白带着癫狂和撕裂,读起来浑身战栗。达尔押送到精神病院的路上时已经精神分裂,他说“达尔到杰克逊去了”而非“我”到杰克逊去了;接下来是“我”和“达尔”的问答,“达尔”哈哈大笑,一连说了五个“是啊”,狂躁又不安,人间荒谬。
-
蘑菇蘑菇07-26前面部分是强忍着混沌难懂读下来的,读到二分之一厘清人物关系就开始觉得精彩了。一场家族式的戏剧性旅程,把丑恶和愚昧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是喜剧又是悲剧
-
闻夕felicity11-17we miserable people endure; they happy go luck
-
路易大叔09-16从短篇入门,再来读福克纳的长篇,难度降低了不少,本德伦一家人集中了人间所有的苦难和虚伪,从任何一个人物的角度都无法表达清楚,这种多视角的转换实在是太聪明的安排了。
-
祥林嫂03-11高晓松说的,写作细腻的作家一定是在乡下,小镇里生活的,因为这样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观察“人”,福克纳就是这样的作家吧?太难读了这本书,但是可算是读完了一本福克纳/意识流的了,checked
-
不全11-07读这本的体验就像用手去抠一块破破烂烂的铁皮,我感到身上落满了红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