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到深处

读书评论:
  • 小花
    12-06
    季羡林,童年,母亲,求学,清华,留学,印度,做老师。各种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出了独自的孤独,可能是六岁离开母亲,也可能是他敏感细腻的,不能说是天生就有,但也不能说全部都是后天形成~可能人就是这样,认识了完整的自己,就会发现,自己本就是一个人,可能会悲伤,可能会孤独,但是人生来就是自己一个呱呱坠地,什么也没带着来,死去的时候又什么都带不走,能带走的还是只有自己,人嘛!本就孤独,这才是常态,但是享受孤独,才是人生的正解。来是当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吧。
  • 夷则
    01-05
    在异乡害怕孤独和享受孤独反复交缠的第四个月
  • 明月松间照
    12-21
    收录的文章横跨作者青年到老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各年龄段心态的不同。本书收录的作者早年文章,多为伤春悲秋,中年以平铺直叙为主,到了老年多用排比句、反问句及感叹句,显示其对青春的赞美,不知道是人年纪大了都絮叨且向往青春年华,对未来有期许,还是和作者个人经历有关系。孤独是贯穿作者一生的要素,也许这是书名的来历。
  • CMYK
    12-16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
  • 空腹不能吃饭
    12-29
    重复内容不少,整体也比较平淡
  • 禅智内供
    10-25
    童年跟读书的青少年时期,都很有趣。
  • 喝露水长大
    02-11
    回到小学阅读语文课本的阅读体验,确实我是在这种真挚平实,充满对万物生灵的热爱与尊重的中文环境里长大的。
  • 正经人r
    02-07
    浅读过几本季羡林的作品,作者对于人和事的细节捕捉的很细腻,用词考究且犀利。除了略显时代感,前两大章节整体阅读感受挺有代入感的。但是,作者这回忆式的散文作品总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是时代所留下的痕迹吗?按照每篇文章所标注的年份看,作者对于问题的看法与其经历,以及杂记一书的看法是有对冲的。该说问题时说不透,有些桥段是否还夹杂了隐喻?如秋红、古藤般,是否暗示了传承?是揣度?抑或是过度解读?弄得谁也说不清了。总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好评算不上,中评确实也不至于,差评更谈不上。因此,自觉这个评分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权当图个乐吧。
  • 巨蟹座的闲凉妻
    12-22
    享受孤独,爱一草一木,猫猫狗狗,在孤独中剖析自己,季老绝对的 I 人。敦煌那一篇季老估计是看了大部分敦煌的洞窟,才能描写的如此细致,我心归处是敦煌。
  • 豆友32453819
    01-25
    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需要自渡
  • 兔思子
    01-21
    季羡林妥妥的INFP
  • 青禾
    11-03
    真诚、豁达,这是我读季老散文的最大感受。但凡能走过纷争岁月还能有所作为的,几乎都有着豁达的心态。
  • nuo
    01-11
    先写从小至长大的一些经历,生活的艰难,求学的不易,独在异乡,受到些许冷落,对父母更是无处诉说的思念。那篇母与子,看的真是莫名悲伤,孤独至深处,那位老太一遍一遍的诉说着自己的儿子,却在无法相见,作者怎能不会想到自己母亲呢,也必是在孤独失落中无比想念儿子,直到眼泪干涸,生命结束。
  • 時代のSlow豆腐
    01-13
    作为一个济南人,对儒雅睿智的季老表示喜欢。
  • 凤凰池里
    12-27
    最后一篇读来很是感动
  • 水如天
    11-14
    一年四季,季季皆春。多么朴素的愿望。心装万物,自在独行。多么博大的胸怀。
  • 芳心纵火范先生
    02-17
    大师的孤独自然与众不同。而我,今天上班,明天上班,后天不用上班。
  • 宸妈
    10-11
    孤独不是必须要容忍的结果,而是一种忠于自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