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与文明

读书评论:
  • 贺兰天马
    05-14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能量利用方式的改进密不可分,我们熟悉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导都和新的能量利用方式的开发有关。《能量与文明》则是一部出色的人类能量利用史,让我们关注人类生产力提升的幕后功臣——energy,我们一日三餐需要获得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糖、盐分所产生的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动物则间接获取太阳能。本书分为7章,首章简介了关于能量流动、存储和控制的相关概念。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它通行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可以从星际运转到热核反应,处处都有它的踪迹。然而关于什么是能量即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难以清晰地回答。我们对于能量是什么仍然有很多悬而未决的谜团需要解决。能量的流动则遵循着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既不会平白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突然消失,它只会不断转移。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熵
  • 李大米
    05-10
    看完这本书一个多月了,后劲儿真的非常大,它几乎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一切跨学科问题的角度。尤其是后面几章很受冲击,也许个体觉得这世界与我无关,但其实每个个体都逃不出自然法则的束缚,消费主义的虚假狂欢是一场阶级性的阴谋,每一个人都应该警惕。
  • danyboy
    05-21
    不难理解的一本书,以能量的使用为视角,把人类文明史重新说了一遍。人类对能量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就是文明演进的过程。书的特色主要是作者搞了一套衡量能量的指标体系,用了大量图表,案例也不少,仿佛建立了一个“能量学”学科,由此,我们对人类未来的发展理应保持乐观。
  • 扭腰客
    05-25
    以“能量”为切入点梳理历史,本质还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靠得住的历史唯物主义,脉络清晰,史料丰富,完全get到这本书,对知识面还是有不小的要求的
  • 毛毛
    06-10
    介于科普与学术之间,是我喜欢的大历史观作品,也是读过不多能正视中国发展的书。但过多的细节数据和文献引用读起来也不轻松。翻译有点谜,比如会把马赛人翻成马萨伊人不知道是什么操作。
  • 星尘
    05-18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时代,从木材和木炭到化石燃料和电的主导地位。能量转化的发展史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形成了一个高能文明,而能量则是构建这一高能文明所需基础设施的基石。能量让这个高能文明更稳定,同时人类文明对能量的过度依靠反而让不稳定性增加,这一悖论恰恰再次呼应了能量的双刃剑。
  • 薛定谔的猫
    05-09
    初中时读《战争风云》里面有一段讲莫斯科会战前亨利中校去苏联前线视察,有个坦克军官借着美国人到来的机会做动员,说了一段话,里面就有一句大意就是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内燃机的数量,当时就觉得这个视角很有意思。后来听吴军的课程,也讲了能量和信息的高效使用是发展的趋势。把这本《能量与文明》看完一遍,感觉至少自己有概念,很多事情的本质其实在能源的来源以及使用方式上,尤其是历史视角,比如为什么古代城市的规模受限等等。后面有机会再翻看几遍吧
  • 伯可伯托
    05-18
    读这本书时,一个动态的画面时时徘徊在我的脑海之中——这便是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的经典镜头:学会使用骨头作为工具的猿人,将骨头掷到天空,而下一个镜头则蒙太奇与骨头形状相仿的航空火箭飞行器。从史前文明时猿人逐渐学会工具使用,到现代社会人类利用高效率能源向外探索太空空间;从能量的开采、运输与转化,到能量的流动、储存和控制,人类对于能量的使用与掌控也在构建着自身的文明;从全体性的贫穷饥饿到“消费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着一边是过剩的产能,而另一边是倾斜天平下巨大的贫富差距.......本书资料丰富,详细的数据与案例诠解令我不断惊叹或许生活中忽视的细节,作者用精确的、量化的能量单位描绘出“空灵”的能量。而正是这种宏观鸟瞰地分析与微观上的详实论证,勾勒出了一幅人类的史图。
  • 白小树
    05-20
    从古猿进化成人,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机械收割、转基因作物的现代农业,从冷兵器时代到热武器时代,人类文明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都伴随了能源的迭代,且为了完成迭代,人类也支付了巨额的能量为代价;这本书不仅是阐述能量与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也是未来能源迭代与文明发展互为掣肘时,人类该如何选择的哲学命题。
  • 雾凇
    08-13
    从运用或者说消耗能量、转化能量及其转化效率的角度考察文明发展史,中间包含很多严谨的计算和估算过程,这很“物理”。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获取能源、掌控能量的能力可以说是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文明的进步始终以新能源和新源动力的采用与普及为基础,这一能量上的物理因素也从根本上支撑和改变着经济、社会和环境。从人力、畜力,到水力、风力、电力,从木材、牛粪等生物质燃料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再到威力更强大的核燃料,人类掌握的能量越来越庞大,能量转换效率越来越高,质量功率比在下降(即设备更小,功率更高),能量流动越来越快,同时能量失控的潜在危险后果也更加严重。当然,能量是解读文明史的一个侧面,可以提供理解文明史的不同角度,它也存在局限性,并非所有问题都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
  • 默扉
    05-17
    能量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而引入能量的新模式,控制能量的转换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适当的控制会让优秀的原动力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正如福克斯所说,“能量流动方式的每一次改进,结果都带来了文化机制的提升”,而如何平衡文明的发展与能量的来源和损耗,正是人类必须去思考、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 吴情
    05-09
    人类及其历史,都离不开能量这种真正通用的货币。然而,从能量的视角书写一部历史,显然难于上青天,因为很多相关的事实无法量化。不过,正因如此,本书更是难能可贵,因为能量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从农业技术进步、工业化的展开与推进,以及我们当下生活的基础。当然,能量无法解释的问题同样不少,比如从采集狩猎到定居农业的过渡。我们已经走上了使用能量的快车道,但这条路显然并不长久,而且极其脆弱,下一步该如何是好呢?
  • 碧月清风
    05-07
    这本书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类的文明史。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走向和能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量虽不能左右人类的文明史,但它却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正确理解能量与文明的关系,先要了解能量是如何伴随人类成长的,人类由简单的捕食到如今的高能社会,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很精彩的一部书,打破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类文明史。
  • 伊卡洛斯
    06-07
    学科交叉总能产生惊喜,身兼科学家与历史学家的瓦茨拉夫·斯米尔以能量作为视角,提供一种思考人类文明史的新路径。这大概也是历史学科的迷人之处:攫取一个新的线索,使其还原出历史的另一幅面貌。书中对能量阐释历史的局限部分虽然陈述不多,我却认为值得展开为一个新议题:能量几乎无法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中人群的基本经济状况或精神状况 / 那些普遍且长久的道德规范大多都是在低能量社会中指定的,这些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其中的多数人只专注于基本生存。/ 艺术的发展也没有显示出任何与能量时代相称的特征。
  • 宝木笑
    05-17
    可以从两个维度阅读Vaclav Smil这本书。这是大历史观视角的文明史,切入点比较新,这类著作近年佳作不少,比如《棉花帝国》《海洋与文明》等等。另一个维度更值得我们深思,或者说是某种弦外之音。Vaclav Smil在书中虽未明确指出,但全书决绝地停笔于化石燃料文明,或多或少涉及了一些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作为这种文明的延伸。这实际上将读者引向了一个不得不思索的终极问题:人类能否拥有颠覆式的未来?按照尼古拉-卡尔达肖夫对宇宙文明等级的划分,现在人类还未掌控可控核聚变,文明等级仅处于K0.72(一级文明的72%)。但K2级就需要能够利用整个恒星系的能量,比如布控“戴森球”。所以,就目前地球生态和国际形势而言,人类文明的未来真的会一片光明么?而这就是Vaclav Smil留给我们的开放式结局。
  • 后浪
    06-07
    【比尔·盖茨2017年度书单图书】从远古采集社会到化石能源时代,全景展现能量利用与文明进化互相交织的历史;以能量为标尺,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进行的一次有文化的、精确的分析。
  • 看书的人何必知
    05-09
    写了长评。总而言之,值得一看,但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在
  • 伲凹
    05-14
    这一次,作者以全新的视角来思考文明发展的进程——他深入而广泛地解释了人类将能量转化为热,光和运动的能力的创新如何成为过去一万年来我们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推动力——实质上它是对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能源使用和相关技术创新的一次相对完整的重新叙述,而这一切你或许并不会在典型的历史书上看到,甚至会有些枯燥,可它里面却包含了更广博的天地。
  • 一叶飘零
    05-09
    整个地球的发展史,或者说作为造物主宠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类获取、控制、利用能量的演化史。能量是贯穿宇宙运行、文明演进、社会建构、产业创新的通行货币。
  • ly的读享生活
    05-11
    以热力学定律为指导的历史解释学,一份较完整的人类熵账单。大历史的典型写法,只要有个篓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放。我们在这里面可以获取各种已经知道的,或者现在引起注意的各种元素。以“能量”为篓子,创意新鲜,作者的编织手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