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注意力做出理性决策

读书评论:
  • 已婚奥特曼
    08-15
    没什么大用处,都是个人抉择问题,并非一定要按照作者说的做。
  • HEEJUN-杉S
    03-03
    明明是想看另外那本美国人写的,不过也算有深度,以后还是要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
  • 灰烬~
    06-14
    记录一下,友谊出版公司,序占了全书的五分之一,分为四部分:笔记思维、故事思维、过程思维、减法思维;用笔记精炼,用故事传递,保留完整的思维路径。
  • 千域
    07-09
    一般般,日本人写书好啰嗦
  • 三二
    04-05
    笔记思维:现在用笔的人越来越少了,都是手机和计算机输入。以后估计都是语音输入。故事思维:KPI和绩效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冰冷的数字。会讲故事的人会越来越受欢迎。过程思维:功利的社会只关注结果。减法思维:追求GDP和增长率,加法思维天花板其实很低。
  • 03-07
    日本人真的是,神神叨叨的。
  • 沉默音符
    03-07
    作者一定是铅笔的爱好者,怪不得日本的铅笔那么贵
  • 熊戈
    05-19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 cengysl
    02-20
    与物的约定 的论证过程,论据牵强,有部分体悟过程有意思
  • chengduzhong
    03-25
    反正就是要人用铅笔不用电脑
  • greatabel
    03-17
    车轱辘话反复说,日本人写的书往往两极分化: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很不好
  • 是沈恺呀。
    02-14
    讲“与人的约定”和“与物的约定“还是很吸引我的,大部分观点也是合情合理的。概括来说就是一本中规中矩讲“思维“的书,能看下去也没什么惊喜。但是被最后太空笔的例子恶心到了,好感降到冰点。
  • 猫语猫寻
    08-24
    浪费了我100多分钟,这本书基本就看个目录就够了,有一半以上是倡导你用铅笔的自说自话,各种举例,讲的内容只有作者觉得有深度吧,作者是做人工智能的,做AI虽然是一个很高级的工作,但如果是整体策划向的,往往容易把思维方式推向某一个极端,那个极端可能是极端细致的,也可能是极端“低水平”的。作者的口吻也让人很不喜欢,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这可能是我读过的日本作家写出的最为自以为是的书,而且通篇读下来,你还Get不到作者自以为是的点,是推行了素数尺吗?还是推行了不便感的思考角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