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

读书评论:
  • 卷心菜菜
    11-26
    阎老师的翻译真的太舒畅了,就好像我在现场听讲座一样,我老是要提醒自己这可是一百年前讲座,韦伯说的年轻一代对我来说已经是上上上辈的人,而这个年轻一代仍适用于我们。看这两篇我总是能想到罗校长在入学时将近五个小时的讲话,我感受到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 无粮人
    10-30
    从德文直译的新译本。原文译本可能最信实,但不一定最有可读性。附文打开了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新大门。
  • 临川归客
    12-28
    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
  • 友谊地久天长
    10-02
    是很顺滑的德翻中,收录了一篇社会科学哲学论文,是其他译本没有的。
  • 月亮是我扯圆的
    11-05
    我以为那些短评说看哭了是矫情,自己翻了正文的前三十页已经擦了五六次眼泪。政治部分对李鸿章的评价是不客观的,韦伯说的只是现象,不是事实。
  • dymaxwell
    11-15
    翻译自德文原版,语言流畅清楚,很好的译本,个人认为比钱永祥译本好
  • 愚人船
    11-14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什么是时代精神啊?
  • 木南明朔
    11-10
    虽然韦伯一直在说教师没有权利在课堂上对任何立场表达态度,但这其实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自由主义态度。不过,韦伯自己对此十分清楚,却也只能野蛮地坚守这一独断地立场,他无可奈何;他生在一个公共性在理论上彻底崩溃的时代,只能绝望地利用自由主义构建的公共法权艰难地维持社会诸领域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之下,一切规范都只是权宜之计。在这个意义上,韦伯并不是一个极深刻的哲学家,一个极深刻的哲学家是不会在乎这些尘世问题的,但韦伯是一个勇敢的人,他用最清晰地语言揭示了西方现代性危机之下人类的普遍命运;即使韦伯反对“用事实说话”,因为这是先知才会使用的煽动方法,但对于命运事实的揭露,韦伯的思想也足以震撼人心。
  • 你看到我了
    01-22
    《以学术为天职》应该在上研究生之前看
  • 管管理理员员
    02-06
    浅薄无知 有的部分真的看不懂
  • 实践出真知
    03-04
    “社会实在”是历史的、混沌的、不确定的,因此人类难以达到对社会的总体性认知,而体系化的宏大叙事也往往是空洞且无意义的。有限的人类精神对无限现实的进行思考认识,每每只能将某个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于是,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来自于我们对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需求的捕捉:基于既定对象、预设前提、确定目标、运用与之相关的手段,使其发生关联,并针对这种关联做实用性描述。韦伯基于此方法论展开学术与政治的研究,为世人所处的文明时代正经历的“无休止意义”困境提供见解。混沌的世界如何寻找意义?它们与“天职”的义务相关,如学术的意义在于研究与教学,政治的意义在于信念与责任。世界上不同的价值体系间有着不可消解的冲突,面对必然的质疑与指责,我们需要具备超凡勇气、能力与担当,以身做责地影响身边人:“在特定的场合,做你应该做的事。”
  • 进入漫长白天
    10-09
    大白话翻译,用来和钱译对比阅读。
  • 陆钓雪de飘飘
    08-22
    韦伯关于意义、价值、信念、世界观这类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总的判断,就是基于宗教信仰统一性的价值体系解体,万事万物都进入了“除魅”的时代。现代社会,上帝死了,诸神大战,人应该侍奉哪一个“神”的意志,不再可能定于一尊。人和人,各有各的意义认知,彼此或一致或差异甚至对立,再也没有一个强大的信仰系统可以提供内在一致性的价值依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理解自身,理解他人和社会,就需要有十分清明的认识。韦伯将这种清明的认识的意向,称为“客观性”,并赋予很大的期望。“客观性”思想是一条可以串起本书三篇文章的主线。韦伯在学术和政治这两篇演讲中,多次用到了“客观性”这个概念。尤其是在“以政治为天职”的演讲中,他认为政治家应具有客观性的意识,并因此而保持一定的“超然”的处事态度,职业政治家和学者最重要的道德素质
  • 死透气了
    09-07
    最新译本,也是相当优秀的译本。事实上,已有的几个主流译本都不错。就“读感”来说,个人最喜欢钱永祥等人的版本(而且我的感觉是阎本在一些处理上对钱本有所借鉴)。我也简单做了一点对比,好几处读阎译本略困难,换成钱译本就迎刃而解了(有学生跟我说李康的译文也很好,我未做对比)。但无论如何,阎老师的工作令人敬佩,而且有的地方也处理得略好于钱本。书本身不用说了。
  • 若泽·恩里克斯
    08-20
    按德文原本翻译。两篇演讲早已成为经典,不仅直接启发治学、为政,而且对我们从事日常工作,理解世事都颇多助益。韦伯对待一生两大事业是一种虚无主义世界图景之下的英雄悲剧主义式态度。他的演讲似冰冷的水,让人完全冷静下来。不过韦伯在冷静之后能精神起来,以客观、合目的以及一种高贵的坦然继续自己的追求;若内心没有他这般“坚韧持久”的激情,那可能会被这盆水击得近乎沮丧与虚无。最后,韦伯较大多知识分子类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理想主义式的,他没有过分夸张、过分敏感的兴奋或沮丧、颂扬或叱骂。想在错综、困难的复杂处境之下,真正能产生一些持久的实际效果,只有义愤与冲动是不够的。剧烈的冲动总会伴随剧烈的失落。“政治就相当于坚定而从容地钻透硬木板”这个极精妙的比喻,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 Ted Fan
    08-30
    作为翻译校对小组成员,有幸付印前读完。当初因为韦伯的新教伦理对社会学产生好感,现在因为这本书对克里斯玛本玛产生好感。学者的那一点社会责任感跟研究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