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与重生
读书评论:
-
南烛11-07这本书放了挺久一直没读,以为是普通解析汉代墓葬构造反映精神世界的。读了才发现里面更多的讲的是神鬼道教。第三章的镇墓解注和第五章的尸解成仙挺有意思。/“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诸鬼邪为害也。”
-
提灯看浮云11-30总结的不错,清晰易懂,入门足够。架构也清楚,没有细分太多的分支,也没有莫名其妙的表格,整体有收获。没找到太多实物镇墓兽的内容,想来两汉还是以墓葬壁画和墓室结构、物品摆放为主。
-
棉花小球11-22下次再逛汉墓就知道看啥&怎么看了……但是我啥时候还能出去逛汉墓???
-
张多萸11-18条理清晰好读,粗粗了解了汉代生死观。黄泉蕴藏阳气,黄色天门的意义,月亮的死育都很有趣
-
云隐05-28非常大胆、丝滑地使用了泰勒、列维-布留尔、米尔恰.伊利亚德等人的理论。
-
芥子书屋11-17道教在汉代由黄老道发展,到了汉末,已经出现了如张陵的五斗米和张角的黄巾军等大规模的组织。现在的道教,就是从五斗米教(正一教)发展来的。汉代墓葬与道教密不可分。本书对墓葬器物的描写和解释,实在可以当作盗墓类小说写作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些盗墓小说的描写确实是言之有据的。
-
马一10-17不太适应这种先泛泛立论再拿史料支撑,最后以考古证据补充的行文逻辑,尤其立论部分是无甚新意的综述,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结合得也很生硬,感觉都不如一篇博士论文。类似的选题,看看人家《长安与河北之间》的研究方法……
-
郁则12-16整合性著作,作者引文都是大部头名作,也可见其用心。不过,凭个人直觉而言似乎忽略了一些年轻学者的成果,显得四平八稳,些微陈旧。章节结构与取名颇有讲究,就内容而言启发不多。
-
避秦者言03-31基于物质文化的汉代生死观研究。
-
殷顽民04-03把握汉代民间信仰与后世道教的源流关系,在教团道教诞生后形成的文献中爬梳,上溯汉墓丧葬观念,寻找阐释后者的锁钥是个正确的方向,比不懂道教文献的很多汉代墓葬艺术研究者仅靠东周两汉子书礼书中的只言片语搞射覆猜谜靠谱多了。但正如另一位豆友所言,本书揭示了诸多的面向,但整体感觉阐释不够充分,作为博论,20万字的篇幅还是恨短,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憾。此外,根据文献对汉画人物身份的辨识有一两处稍嫌武断,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期待作者日后在该主题上带来更多佳作。PS:后记写的真挚可感
-
韧勉12-19本书是一部典型的宗教文化角度研究汉代墓葬的博论,作者对于20世纪以来所见各类汉墓相关壁画的资料爬梳精细,对于目前研究成果,尤其是散落在各种辑刊、会议论文集当中的港台学者与汉学研究成果综述分析详实,例如关于嘉峪关M1汉墓棺材内部壁画的考量,让人眼前一亮。此外,作者尽可能地可以反应汉代彼时思潮的思想文献、墓葬中的文字资料、墓葬壁画、墓葬形态等具有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的材料结合论证恰到好处。墓葬作为连接汉人生死的空间,作者的独创性强调其中处于灵界点的墓门更是一个将生与死、仙与凡分隔开的界线,那么启门图像正好处于这两个世界之间。图像在门的前后左右空间展开,人物与物象围绕门活动,开启的贯通了两个世界,通过门可以展示更为幽远的空间。一切死亡、再生的宗教特性、建筑构造与墓葬艺术特点均浓缩至此内涵深远。
-
纳西小伙07-25实话实说感觉写得比较一般,原来以为会讲很多重生的具体理论和操作性仪式,结果大多数只是罗列他人考古学的基本成果,然后辅以简单的分类概括,尤其让我有点厌倦的是没有太大价值的自行分析喜欢车轱辘话反复说好几遍。但里面还是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文献线索,所以也算是有所收获吧。
-
三清喵08-28李虹女史的博论,主要从汉代墓葬探讨时人的宗教信仰。其认为解除是圣洁身体的重要法术,墓葬是生死之间的中介场所,尸解是死后复生的转化方式。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的知识信手拈来,西方理论与东方实证结合得相当完美。比较奇怪的,每章没有小结,引用《太平经》《抱朴子》等古籍居然没注页码,讨论汉代“形销解化”时忽略了刘屹博论的反证。“死而复生”是先秦神话的重要母题,颇疑道教尸解滥觞于此。东西“回首复死”的故事模板,似也值得深入探究。倘若结合姜生先生的《汉鬼考》一书,启迪无疑更多。
-
ly的读享生活09-22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思想史、文化史著作。在蒐集考古证据、梳理典籍记载和吸收杨树达、余英时、巫鸿、郑岩等学者专项研究的基础上,汇总和拓展的学术作品。作者认为,研究墓葬信仰的出发点,就是必须将之与墓葬结构、随葬品、地上建筑结合起来进行论证,打破内容与形式的绝对分割,使之在内部得以贯通,发现墓葬设计、陈设和随葬品中隐含的逻辑。汉代之前的“仙”的观念是建立在逃避死亡的愿望之上的,然而,到了汉代,死生观念发生了变化,死后可以成仙,活着时也可以修仙。与人们头脑里四季轮换的自然循环观相适应,死与生也构成一种循环,死亡是人世生活的延续,人死可以复生,亡者可以归来。墓葬的格局、设施、葬品、人俑等,既是逝者死前生活的镜像,也是生者对于死后世界理想的预先塑造。
-
danyboy09-05大概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近两年颇见文史社科博士论文修订为较为通俗的版本出版的现象。这本书讲两汉墓葬,以考古和前人研究为基础,尝试建立起汉代先民通过丧葬制度,来表达对死亡、重生之观念的过程。书的启发主要是一种动态的、鲜活的信仰的描绘。书中提到的一些文献也颇感兴趣,去多抓鱼上去搜,发现有不少就是本书作者卖的,哈哈。
-
王小刀08-20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做系统性的梳理与阐释,并且对汉代墓葬和信仰做了结构性分析,挺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