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死因鉴证
读书评论:
-
浪漫主义接班人02-26用实证研究打破了清史研究有关光绪身死的建构,行文引用稍有啰嗦,瑕不掩瑜。
-
源氏10-23上至王大臣,下至内务府大臣,再下至太医和太监,其实心里都有数,但是没人敢说,也没人追究。真是大厦将倾末日气象
-
浅海11-17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求真相
-
没吃晚饭的澜澜11-11多角度全方位揭示了“光绪之死”这一历史谜案背后的真相。这本书最叫我佩服的一点是,通过大量资料的翻阅、多方引证,抽丝剥茧一一指出这个人的说法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假,出错的话又是因为什么(时间记混/只能接触外围表象/经由他人口中得知/出于美化历史人物的目的/博人眼球胡编乱造等等)。美中不足就是医学专业相关论证有点单薄,比如论证慈禧死于肺栓塞一节,仍有可商榷之处。
-
桶子12-07厚厚一本,有理有据,科学论证,可以想象作者翻烂了史料的样子,结论:十七日(光绪年)慈禧病重,五点晚膳下毒,并移光绪棺椁去乾清宫,此时光绪未毒发,准备以突然暴毙处理。结果光绪当晚虽两次急召太医但没死,接下来苟延残喘数日,慈禧应变,改按逐渐病亡处理。二十一日光绪薨,次日慈禧毙。
-
隐清08-29中国历史上此类宫廷大案委实不少,然而光绪有幸离现代较近,以科学检验为主证据,再辅之以文献佐证,此案成了唯一情节能以探案形式巨细无遗还原出真相的例子,慈禧之阴狠弑君毒计成为定论。
-
碑亭巷雜貨鋪.03-26明烛恍恍,人皇身后,照不尽瀛台晦暗;书史幽幽,疑谜百年,诉不完国势诡乱。
-
长日将尽03-06课题组实证研究可以,但不会写文章。看似广征博引,实则缺乏熔炼,故而读来颠三倒四,前后重复,主要就这么十多天的事,该书三分之一篇幅足矣。
-
礼馨05-07「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
春愁如雪不能消11-06想到马忠文最近还写篇从文献到文献的论文认为光绪不是被毒死的。。。
-
其来有自07-18能如此缜密的研究 太令人佩服 马勇之流估计没戏了吧
-
饮野客11-29上周读完 难得好书!各大电商均已断货 幸好实体书店还有 很久没有原价买书了 不过此书引人入胜 精彩至极 却也不枉七十八元
-
邝海炎03-20亮点是现代法医知识和统计方法。选取“惟朔望例不入值”和“夜间加诊”这两点对《清宫医案研究》里的光绪脉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光绪生平无大病的结论,“从《清宫医案研究》中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脉案,直至光绪砒霜中毒前,这两年的脉案中一次朔望加诊以及晚间加诊的记录都没有,光绪甚至有半年拒绝医生诊视,正说明他至少驾崩前身体无大病。”这点很精彩。但解释链条还是有些小缺口。(虽然不影响慈禧杀光绪的事实)
-
泠夏02-22因为拍摄纪录片的契机,央视导演钟里满前往清西陵取样光绪帝头发,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做中子活化检测,竟发现砷的含量远超致死量,而砷则来自于砒霜。于是物理学背景出身、从小有志于史学研究的导演开始了严谨细致的文献梳理,将光绪死因全面揭露:根据医生多年的诊治报告,光绪身体始终并无大恙,而他往往在自述的病原中称自己身体欠佳,是为了做戏给慈禧看。事实上,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也常对外称光绪疾病缠身,而将其软禁“休养”。光绪34年农历10月17日,慈禧突然肺栓塞加剧,濒死感强烈,于是在下午5时前在赐给光绪帝的饮食中加入砒霜,预想他当天便会毒发身亡,所以在乾清宫准备好棺椁以备光绪暴死,对于光绪召集医生的下令也不予批准。结果光绪又撑了4天,终于10月21日病逝。仅仅相隔20小时后,慈禧离世。
-
jbzl09-05作者以现代刑侦的手法加上不容质疑的证据推翻了史学界近一百年来的公论。得益于时代近相差一百年,光绪皇帝的死因尚还可以浮出水面,可却不得不让人深思,二十四史中会不会还有皇帝是被人“正常死亡”的?
-
古籍萌主10-28看到这本书这么厚本来想就随便看下主要结论,没想到写的非常精彩。除了验尸,还对事件前后各方的动态,反应做了详细的梳理。还有变法后围绕光绪所谓病的各种斗争。想不到档案记录实在太假,当事人多年后的回忆也会出错。对研究其他历史和现实问题感觉也有很大启发。不过其实主要史料不算太多,可以写的再薄不少的。现在再想想那些宫斗胜出者的心理。。怕是都已经极为扭曲了
-
Tradition04-01值得一看,考证很细。西后钦定光绪病症,光绪帝借假病欲让西后生日出丑,西后借力打力让光绪在祝寿上丧失威严,西后病重,砒霜毒杀光绪
-
君复予文04-10不忍卒读的一本书,去年年底用四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想起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里对光绪瀛台岁月的描写:「一个人坐在孤岛的水边,也不等待夕阳。他年纪轻轻,却满脸病容,有什么夕阳可等待呢?他自己就是夕阳。」夕阳已经错过,代夕阳看太液池解冻,见所有被刻意遮蔽的真相浮出水面,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