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两问景:酷儿阅读攻略

读书评论:
  • 椰雨蕉风
    05-31
    “它不会树立明显可见的冲突意识。一方面,它并不用毁谤的方式命名「非常态」形构,而是故作无知,忽略漠视,只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甚至让自己相信,这是善意的无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持一种理性、自由派、非恐同的姿态,宣称自己的确可以在多元理性下接纳「酷儿」概念,但有问题的是眼前的酷儿主体,他/她无法达到真正理想的「酷儿」标准,比方说,他/她(们)太浮浅,或者有道德上的瑕疵等。这一类的批评否认酷儿主体的政治立场,而只从习惯的常态现状观点,使用「变态」、「流行耍酷」、「性暴力」等指控,而「变态」一语其实吊诡,因为并不是恐同地直接指控「同性恋」或「酷儿」是「变态」,而是暗示着另有「正常」的同性恋或酷儿,完全可以令人接受。”……所以不要试图区分“我们”,我不会接受这样的分割,也不想争取三个好通讯录名额。
  • TenzinBadain
    06-05
    《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这一篇就值得四颗星,它将在很多年内继续作为分析中国同性恋群体的重要方法论。比西方一神教背景下的肉体反同更可怕的是中国特有的“含蓄”“宽容”式恐同,前者尚能够留下那些越轨者的名字,后者连最无力的叹息都要吞噬掉,你是基佬蕾丝又怎样,还不是乖乖传宗接代,出柜只是一种胡闹,当不得真的胡闹。最后只剩下了自杀这唯一的反抗方式,而这也是无比“含蓄”的,就像一小片涟漪。“鬼”,特别是孤魂野鬼最适合作为中国同性恋的象征,他们永远享受不到香火,在黑暗中彼此缠绕着。
  • MrCondom
    04-08
    精华主要在《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一篇,和《掩饰》一书的意旨异曲同工。此外用“罔两问景”来比喻主体建构问题也挺巧妙的。p.s.真诚发问,脱离文学文本来看相关研究与评论是否可行?还是说这个事儿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 HicSuntLeones
    10-23
    《含蓄美学与酷儿政略》一章可算做是汉语学者在跨国酷儿运动去殖民化和酷儿论述本土化之间平衡取径路上的里程碑之作。在后法西斯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中,宽容含蓄的修辞与形式上的平等政治都是以主流美学-伦理价值的面貌获得合法性,从而让弱势者失去其发声位置的规训装置。看学者们揭发“ta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不重要,重要的是去表达自己内心爱的欲望”这类叙述背后的恐同机制可真令人拍手叫好。后续篇章都是以情境化的酷儿视角对一些性/别主题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在两性的性政治观点之外,既看见那不容易被看见的边缘人的自恨与受苦,又看见单一受害者形象无法框限的酷儿现形。书中因文本酷读而洋溢着的乐观情绪似乎无法感染我太久,但还是希望能记住那一瞬的激荡。
  • 咸浣熊
    02-26
    讲含蓄那个蛮有启发。含蓄算是一种意识形态策略,意在居高临下地表示高处的开明,你看,只要你不言不语,我就容忍你。这样的叙述让很多东西又隐身了,大家其乐融融,你一开口就是破坏气氛,就是不识相。真·儒雅随和。
  • Okthatsfine
    03-26
    学术性很强,有个case的分析还蛮激进的
  • 闭口不言的狗
    10-07
    主要读了前三篇和最后一篇,其他略翻过
  • 往来山人
    08-13
    文本很深,魍魉和景的比喻非常精妙。默言宽容意味着一个普世的放诸四海皆准的秩序,这种秩序是不需要诉诸暴力就可以压抑同志的社会秩序。曾经觉得文化中不谈论某个事情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回避也掐断了合法的生机。当下总是试图从历史中找到根据,比如认为中华文化在同性性事上默言宽容,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或许是专注于当下,而非解释历史。对逆女的文本分析着实让人看惊了。除了含蓄之外,还有龌龊感的三个层面:环境龌龊(“不龌龊”的环境并非人人都可能拥有的)、言语龌龊(粗俗的语言、性语言)、身体龌龊(又是通过视觉和言语呈现的)。
  • Thoth
    05-12
    需要一读再读的书。赛博格相关研究我也需要重视起来。希望自己有机会能读完书里提到的文本。
  • 黄圈圈o_O
    01-13
    罔两 这词 被借用得既美又具有力量感
  • 子因
    12-07
    序言写得很好,希望有不光光是文本分析的历史背景的分析。(PS.八月底要跟刘人鹏老师在一个组里发表,我真的是班门弄斧)
  • 江煙
    12-01
    罔两问景,重不在「景」对谁答(常不直面罔两)、答了什么,而在罔两真的发问了。问——发声,是对抗「默言宽容」最直接的途径。「含蓄式恐同」这个概念太有趣。几篇论文都稍显晦涩,结构也松散,若时间紧张可只读序、《含蓄美学与酷儿攻略》、《「別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暴力、洪凌科幻小说与酷儿文化批判》三篇。
  • 云何不乐
    09-30
    序言《含蓄美学与酷儿攻略》最有趣,提出“宽容默言”的异性恋霸权运作方式,和“魍魉问影”的酷儿抗争策略。前者出自《诗经》,后者出自《庄子》,算是知识界去殖民的尝试。但不确定是否足够原创。最近读的The Queer Art of Failure,提到主流社会刻意凸显成功案例(宽容默言),而那些失败个体往往能颠覆主流叙事,提供新知识和新路径(魍魉问影)。相比之下,本书不同之处,是否仅仅在于更关注家庭内部的压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