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读书评论:
-
Latreia.Histor07-11理论虽然过时,但是本书仍然值得反复阅读。对于关中部落迁入有大致的勾画,可以说今日关中人多半为徙戎之后。所谓的“汉化”“民族融合”,本质上在基层社会是“编户齐民化”,是政治力量塑造的结果。(另外更加确认自己是 氐人后裔了....
-
Isaac01-13作者利用从前秦到隋朝的碑铭,对关中地区部族的官爵、姓氏和婚姻关系变化进行阐述,进而窥见当地阶级分化和汉胡部族融合的变迁。
-
江有香草目以兰09-22咱就是说,几十年了,还是觉得要是能写成这样就好了
-
非牛顿流体01-06以前没太关注到这套书,实在孤陋寡闻了,幸蒙杭侃老师提点。此书中诸篇简明扼要,功力深厚,论证精彩。
-
Poppy12-02非常厉害的一本书。前半部分讲前秦的,因为对着历史地图看过前秦载记,所以特别有感觉;后面的北魏部分,时间空间都不熟悉,就是不明觉厉了。羌人的演变那一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对官职、地理、年代的综合考证也很厉害……读完后对民族史更加感兴趣了。
-
冢虎12-18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
-
叶玄华10-17历史地理学真不是人做的(送上膝盖
-
西野鱼竿03-11经典之作,国内北朝造像记研究的先驱。尽管受限于时代、存在一些措辞硬伤,但瑕不掩瑜,开以碑铭治北方民族史之先河,堪称教科书级的史地考证。
-
翠湖心10-23辞实意赅,言之有物。
-
韧勉07-23中国民族史家第一代宗师遗著,《前秦<鄧太尉嗣碑>和<廣武將軍口產碑>所記的關中部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篇释读十六国时代碑铭文献分析的经典尝试,以小见大,从碑铭中见证前秦时期胡汉分治的尝试,马长寿指出前秦官制沿用汉制,户籍制度也以汉制编户为上层阶级,编户既包括氐、羌大姓、也包括汉族的世族,但是存留一些特殊工种,以及氐、羌、卢水、屠各诸胡为没有土地的下层杂户。这一长文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并不像后世非汉族政权,汉族地位不高的境况。前秦作为魏晋历史洪流中的一员,它的价值观是符合魏晋世家大族为主的,汉人占中上层,胡人占两头既有贵族,也有底层。前秦的民族政策是一种时代特色的尝试,这其中内容颇值得玩味,马长寿先生敏锐的眼光,以小见大,造就了这一出土文献研究的世纪名篇。
-
Tacher04-24作者通过碑铭所见的部族名号和姓名对各个时期的种族成分与聚居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所呈现社会发展形态与种族力量升降(融合),用二重证据的方法,与史书互证,模拟了关中地区的种族融合进程,即前秦时代氐羌民族的绝对优势;到北朝前期的汉羌为主,无新徙关外民族;到北朝后期北方民族题名的出现;到北周时期各部族的混居与隋唐时期羌民的最终被同化。在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羌族汉化的四个原因,把民族融合的进程做了微观细致的分析。但是,总觉得可能一些理念的保守,让作者的视野未能得到充分扩展,不乏一些套话在其中。作为一项可作为方法示范的书,本书还是很有启发的。对于自己来说,一年来的繁体字认读的确突飞猛进,半年前拿着这本书还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