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退德黑兰
读书评论:
-
henry05-16作者用方法论的历史类比,认知心理等来回顾与剖析历时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本想三星,对这个事件本身的兴趣加了一星。想了想,还是三星吧。不能再多了。
-
狗厅03-21翻译文笔属实扣分,感觉在复盘我大学时代的翻译课作业
-
木偶师03-25用心理学及类比的方法分析了当时的状况和决策的经过
-
客场不负06-05副标题应该叫做“类比法在伊朗人质危机期间的应用”
-
maclane06-14个人感觉枉费气力,类比是最自然的方式,受每个人经历,信仰,性格,也许还有很大偶然性的因素,以这个为专题进行科学分析?窃以为不科学,难道还要搞个社会心理学的数据模型。。。
-
栗子有毒11-15努力了444天,死了8个救援队友,在自己卸任的当天人质被放回来了,为里根的伟业开了个好头,但是卡特还在续。。。
-
千无千02-17从类比推理的角度来研究复杂条件下的外交决策过程,作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即在决策者面临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时,往往会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来寻找新旧情况间的相似点,以此来选择不同选项,但这种类比推理并非简单的对比,其中掺杂着官僚政治、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动、个人信仰因素,这些因素在决策时会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来体现,不过正如作者所言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但只针对伊朗人质危机的分析,未免显得说服力不足,这种个人决策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也似乎一直被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所压制,一方面是人的决策本来就异常复杂,另一方面则是无法获得决策过程中的所有信息。
-
小包子05-31"决策者在面对一个前所未见的问题时一般是如何思考的。""在环境高度不透明、确切信息较少的情况下,决策者存在固化心理倾向的概率更大... 之前的类似事件会增强人们的认知,并且使人们容易根据这些事件得出类似结论""在可对比的条件下,决策者们在实践中似乎更致力于寻找类似事件的共同点,而不是去分析事件的异常性。" 一周看完,很有意思的一本。围绕某一事件,从某国视角,按决策分析的方法去剖析了前因后果。如果只把这本当伊朗人质事件的故事来读,那是读浅了。1979人质危机、1975马亚圭斯号事件、1968 USS Pueblo危机...近代极有争议性多起事件,书里都反复提及并有分析比较。如果开云端视角,这本书确有短板,主事另一国资料过简。不过情有可原,已经很难得了。推荐!
-
冷月无声11-17翻译极为蹩脚,让人感觉仿佛在阅读某个大一新生质量糟糕的翻译作业。出版社这么缺请一个正常翻译的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