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评论:
  • 野人参
    03-17
    批评的既有观点:集体获益后有持续扩大趋势。观点1:假设:个人付出=集体收益,由于集体收益的公共性,其成员会要求收益均分。那么“经纪人”会有“搭便车”思维,不愿意承担个人付出成本。解决办法:使用选择性激励机制(selective incentives),在集团内部形成“赏罚分明”的动力机制。但是该机制又需要成本,因此执行困难。观点2:集体利益可以分为相容性利益和排他性利益,相容性利益更像做蛋糕问题,后者更像分蛋糕问题;相比之下,相容性集团更容易合作。结论:在组织集体行动时,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有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比没有的更容易。
  • 冷焰火
    05-22
    你特么,作者哪来那么多“换句话说”,一句话能说明白偏得说好几遍,换来换去,话有什么好换的,看的心烦。内容还好,叙述受不了!
  • luminary clock
    11-01
    一句话概括:“自利的理性个体”不能直接逻辑地推出“出于促进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非常简单的微观的效用-成本核算,比较有意思的是市场与公共领域的不断的平行对照【毕竟理性范式的代表作】,及特别考虑公共物品的特殊性——非排他性和可扩展性——从而论证最优状态的不可能性)。区分排外性集团和相容性集团,(根据规模和利益关系)区分三种集体(特权集团、中间集团和大集团,各自有对应的市场状态),小集团可以提供公共物品而大/潜在集团则不可以,除非提供选择性激励(如社会压力,但必须配合以“联邦制”才能生效)。前两章理论,后面应用以解释各种现象和批评其它理论。对马克思的批评部分有效,可以部分解释无产者联盟的困难;但不适用于资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其实是一个中间集团甚至小集团(关键不是规模而是利益关系)。
  • 伤心哲别
    06-01
    一阅,22 5/31
  • Sawyer.H
    01-20
    内容好枯燥难懂,硬着头皮读完了。 1.. 从实现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看,小集团优于大集团,因此,我们要学会并善于使用和造就小集团的力量。2.公共的服务通过强制才能实现,从工会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为了保护工人,在强制加入前,其发展也是很慢的。3.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功利主义的个人行为之上的,这与集体的阶级斗争理论相矛盾。
  • 明天的记忆
    12-26
    对于非经济学的读者简直就是机器人一样的翻译,将一本十分难懂的书翻译成了一百分难读的书,每个句子都读懂了,整本书读了个寂寞,还不如只看译者的话: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 政治学小辣鸡
    12-11
    精华在导论和1、2章
  • 藜麦鹰嘴豆
    02-21
    “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 泛流
    12-23
    两年读书会经历中曾经困扰我的群体行为在本书中得到了解释,我也释然,不再那么纠结了,这或许就是当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平静从容。另外还有一点也令我很开心,未看这本书之前我也通过实践自发认识到了:规模是核心问题所在;个体会倾向于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除非有合适的激励。&书比较薄,但干货很多,大大拓展了视野,但也比较烧脑,也有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话比较绕,需要慢读和反复读,当然有些地方实在看不懂就算了,核心论点都在前面几章,后面各章都是具体案例。(参考文献就占了大概三分之一篇幅)(集团分类,强制工会及自由主义,马克思与理性行为,压力集团与多元论,副产品理论)
  • 赫卡忒
    03-16
    我承认我是在看了书评后才大致知道他在讲什么……再吐槽下作者说的是真啰嗦。
  • 盖尔加宁
    11-24
    看完了一本安迪喜欢的作家写的书。
  • 林中路
    11-22
    一般 翻译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 不过行文十分之无聊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批评个人认为不成立
  • 如电。
    11-22
    真烦这种晦涩的书虽然道理说的真tm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