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田赋刍论

读书评论:
  • 过期黄桃罐头
    02-24
    已经可以列入“年度十佳图书”,不愧是全汉昇先生的高徒!作者在不到两百页的篇幅里简洁清晰地介绍了清代的土地税制度及其变化,图表数据也很翔实,同时保持对历史记录中经济数字可信度的敏感。对任何想严肃讨论清代财政问题的人,这本书应该都是必读之作
  • 玛乃
    05-24
    经济学知识要过硬,数学要好,逻辑思维要强大,分析综合能力要能大能小。
  • 岚大爷本人。
    01-30
    用数据说话。轮廓斐然。薄薄两百页,却是个人读过的写清代税收财政最好的一本。对清朝的田赋管理的双重结构(法定制度与非法定制度),结合静止性预算,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不理解火耗归公什么意思的看下这本就会弄得很清楚了。对附加税的研究值得一读——非正式制度并没有某些历史学家或是经济史研究者说的那么痛心疾首。反而,是财政正常运转的必要补充手段。而田赋征收量、人口和耕地面积这三个变量导致了各地区承担赋税轻重的变化——如晚清时期,开发中区域的部分税收负担是转移到了已开发区域上的。
  • 步方
    05-09
    “利用历史上的数字资料(尤其是官方资料)研究问题时,首先必须明了产生那些数字的制度及其运作情况”,何其掷地有声!
  • 守卫和朋友们
    04-06
    第五章第六章高能……
  • 忘憂
    01-10
    據說有些“out of date”,但這方面的研究確實不多。
  • Q.E.D.
    02-01
    实际上清代的田赋一直处于极低的水平上,附加税才是主要盘剥点。
  • 狄狄
    04-15
    能让我们对帝国制度中的双重结构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法定制度不完备且僵硬,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动,于是便有了一种非正式管理体制——在编制外招募编外人员,在法定税额之外征收非法定的附加税。在18世纪初期,光是书吏,编制外的数量就已远超过正式的,公务繁忙的州县雇佣百名以上的编外书吏已不鲜见。随着人口的膨胀式增加,地方行政费用水涨船高,由于每个地方田赋的定额是很少变化的,于是只能通过增收附加税来解决问题。纸上的制度和实际实行的制度逐渐拉开了距离,集权的中央负责设立静态的目标,地方政府动态地实现目标,不管过程有多扭曲,二者就是这样神奇地合起来维持了公共行政的运转。此书的研究受益于《清代地方政府》和《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细致地解析了晚清的赋税为何不算沉重,税负中的不公平与清的覆亡并没有直接关系。
  • Holder Joe
    03-13
    #中图网打折欲购从速#很多话轻描淡写言简意赅,甚至连个注释都没有,但细一琢磨可真厉害啊
  • 笑完我就去睡觉
    04-23
    田赋的管理上,因为清代没有全国土地调查,严格的财政制度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一种非正式的财政管理成为有效的体系。而雍乾到清末的税收在结构上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变化:结构上,田赋比重不断降低;空间上,四川东北等地田赋收入增速最快。由于物价变动,清末的田赋负担实际是小于清中期的。作者尝试用经济学分析的方法阐释这些变化,不过读了曾小萍再来读这个就觉得没多少新鲜感。清初的耕地增长应该是顾诚的说法对,即加上了卫所屯田额,而不是短短几十年从600万顷“自然增长”到900万顷。
  • 黄金左脚撑小兵
    04-16
    说是神作有点过了,70年代的研究还比较初步,不过确实跟瞿同祖地方政府那书比较像,思路很是清晰明了,值得一读。前半部分介绍制度,指出清朝田赋附加税征收,并非如人们所想象那样任意,而是受到地方绅士等多方面限制。后半部分侧重数据分析,指出清朝灭亡并非是因为田赋横征暴敛,实际上因为物价上涨,人民这方面的负担反而有所降低。有趣的论点还有不少
  • Larene
    07-15
    我给老爸老妈这么介绍这本清代经济史的杰作:这本书终于让我明白了《雍正皇帝》里的那些“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
  • 黄小鱼皮
    06-17
    终于搞懂了什么是包税
  • Chopin J.F.YU
    03-26
    震撼!写得真好!小老头无敌了⋯⋯
  • 优雅骑士
    10-19
    清代僵化且不可更改的田赋征收严重削弱了国家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使得地方官员不得不从非正式渠道获取收入,也直接导致了中央财政控制能力有限,实际只能掌控帝国财富中的极少一部分。在传统的中国,所有税收都由皇帝处分,各省、地方政府就没有各自的税收来源,只能依靠税收中的留存部分度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人口增长了,又有通货膨胀,但清初确定的存留额几乎没有变化。地方官员必须要想办法凑钱应付地方政府的活动、维持其属僚的薪饷。结果征收附加税就成为地方财政的流行办法。高级政府机构也认为用规费和摊捐的办法解决问题更为方便,到了清末,清政府越来越依靠附加制和补助制这两种办法,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低税不仅导致政府正式财政收入的不足,还造成了士绅和百姓税负不均,实际得益者只有所谓的士绅阶层
  • 沈一贯
    05-27
    表面上看是一本纯粹的经济学著作,但我认为书里包涵作者更深层的观照。书中很多地方讲到了附加税,而附加税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古代政府与平民之间的对立何以形成、以及如何持续。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清朝,而是存在于帝制中国的任一时期。所以本书英文原名叫“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 1750-1911”,清朝只是作者截取的一个片段。比如作者论述到越是没有权势、没有财力的贫民,经济上承受的压迫也越严重。书中类似的论述很多,所以我说王先生有更深层的观照。虽然大多一带而过,没有展开,但读者切莫囫囵过去。至于说到经济学本身,吹毛求疵地说,反而书中有些计算可能是有问题的。
  • Tacher
    01-10
    对晚清经济并不熟悉前提下,本书的论述与结论对我而言可说是颠覆性的。作者分析了清朝财政的双重结构:法定制度与非法定制度。前者基本处于僵化状态,有清一代土地调查未全面开展,作为弥补的土地登记也成具文,在中央轻赋意识和地方考成压力的作用下,无法根据社会经济变迁进行调节。因此,增税的压力就落在附加税的征收上,而这种法定外的实际赋税比例亦体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另一方面,田赋在清朝财政虽长期处于重要位置,但比重下降,间接税的增长更加高效地弥补财政空缺。作者认为,清末田赋负担总体要低于清中叶,鉴于政府能够掌握田赋的比例,因此赋税负担分配的不公平能否成为清亡原因需要重新审视。就本书看,清朝田赋管理政策整体稳健和保守,亦体现出政府应对能力的薄弱,导致中央财政控制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协调压力大。
  • 白鹇
    07-17
    言简意赅,老先生甚是厚道,能一句话说清楚的道理,绝不说三句。是了解清代赋税制度的最佳入门书。